文娛

「天人合一」|《CHINESE STORIES》哲學特輯上線解密「天人合一」中華智慧

《CHINESE STORIES》最新一集「天人合一」全球上線,闡釋中國人「人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理念:人類作為自然組成部分,需通過建築融合(創造舒適空間)、風水布局(巧妙安排陳設)、藝術創作(自然激發靈感)、以及四季調養(順時飲茶進食)實現與自然共生。全片三語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好戲在後頭|《你好,冥王星》:這麼近,那麼遠

日本東京一個因疫情封閉的摩天大樓天台,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個來自內地的作者,一班香港的創作團隊;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元素共同組成了香港話劇團「風箏計劃」中第一個以「文本特區」形式演出的作品《你好,冥王星》。

《CHINESE STORIES》衣冠解碼 從深衣製到國潮美學

《CHINESE STORIES》「中國服飾」全球同步上線,以考古實證與時尚演進雙線還原服飾文明。全新劇集已登陸點新聞APP,附中英法三語版本。
CHINESE STORIES

「天人合一」|《CHINESE STORIES》哲學特輯上線解密「天人合一」中華智慧

《CHINESE STORIES》最新一集「天人合一」全球上線,闡釋中國人「人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理念:人類作為自然組成部分,需通過建築融合(創造舒適空間)、風水布局(巧妙安排陳設)、藝術創作(自然激發靈感)、以及四季調養(順時飲茶進食)實現與自然共生。全片三語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CHINESE STORIES》衣冠解碼 從深衣製到國潮美學

《CHINESE STORIES》「中國服飾」全球同步上線,以考古實證與時尚演進雙線還原服飾文明。全新劇集已登陸點新聞APP,附中英法三語版本。

《CHINESE STORIES》非遺特輯上線 解密七千年布帛的東方密碼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刺繡與扎染」今日上線。中國扎染工藝可追溯至東晉時期(公元317-420年),通過捆紮布料防染形成獨特紋樣;刺繡發展史超兩千年,因採用蠶絲線編織又名「絲綉」,古代精品需每平方厘米70針以上精密工藝。

《CHINESE STORIES》聚焦中華母親河 溯源水脈與文明搖籃

《CHINESE STORIES》——「黃河和長江」今日全球同步上線。崑崙山脈孕育雅魯藏布江等河流源頭;黃河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沿岸誕生多座古代都城;長江作為亞洲第一長河,因地理天險曾為南北分界線,其水資源貫穿灌溉、運輸、戰爭等多重歷史功能。
Hello Pandas

大熊貓龍鳳胎周歲慶!留言生日祝福 免費領門票

備受全城矚目的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加加」和「得得」即將滿周歲,海洋公園今日(3日)在社交專頁推出「留言創意生日祝福,贏2張入場門票」的有獎遊戲。歡迎各位市民遊客踴躍留言,一起慶祝「加加」「得得」的1歲生日!

「熊貓經濟」掀商機 海洋公園入場人次升19%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書面答覆時提到,海洋公園至今入場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9%,文體旅局接下來將聯同旅發局和海洋公園,推出新一浪的大熊貓宣傳活動。

(多圖)大熊貓家族食「糉」慶端午 得得鍾意龍舟裝置

海洋公園大熊貓家族今日(31日)一同歡度端午佳節。

(有片)定了!「家姐」新名字「加加」 「細佬」新名字「得得」

海洋公園今日(27日)公布一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的新名字!「家姐」新名字為「加加」,是加油打氣的意思,寓意家國騰飛、人民幸福;「細佬」新名字為「得得」,寓意香港事事都得。
高萌動物誌

高萌動物誌|治癒系萌寶 潦草小熊「軍軍」可愛瞬間大放送

因可愛且「潦草」的外貌和活潑好動的個性,上海動物園的小熊「軍軍」吸引了無數遊客和網友關注。近日記者來到上海動物園,見到了被稱為「潦草小熊」的「軍軍」,牠活潑好動、愛玩輪胎...據上海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軍軍」如今已經滿一歲,正逐漸高大強壯,不過,牠貪玩的性格還是沒有改變,一如既往的活潑好動。

高萌動物誌|滬上人氣「萌」獸 老虎「紅糖」成遊客心頭寶

毛茸茸的大腦袋,水靈靈的大眼睛,在上海動物園內,有隻名叫「紅糖」的老虎寶寶。

高萌動物誌|雪山大喵登場!青藏高原實拍猞猁超萌「幹飯」秀

兩隻猞猁剛剛獵殺完一隻藏狐,攝影師突然的到來讓牠們不得不暫時放下獵物逃走……

高萌動物誌|濟南四門塔變身「貓貓寺」? 喵星人守護千年古剎

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的四門塔景區,因聚集了眾多流浪貓而被網友親切地稱之為「貓貓寺」。園區內部,在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歡快身影。
中國味

中國味·馬來西亞篇|海南八音與粵劇 傳統戲曲的海外困境與突圍之路

吉隆坡富都路一個「隱秘」的角落,入夜八時許,陸續就位的樂手們正為即將開演的海南八音進行最後的綵排。 祖籍海南、瓊劇打鼓師傅出身的麥英是這次演出背後的總策劃。多年來,她致力在馬來西亞及海外恢復和推廣瓊劇等海南音樂。她強調,自己最注重的,就是希望把祖輩那些快要被遺忘的海南方言、口頭禪等融入到作品中,以作品保存祖輩的聲音和故事。

波蘭娃的重慶7日 沉浸式體驗中式教育

學習中文平均超過3年的波蘭小朋友、跨越萬里來到中國重慶、用7天時間與中國學生朝夕相處,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華商在世界|台商加拿大開店 最大中餐自助Mandarin俘獲外國胃

文華餐廳(Mandarin Restaurant)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中餐自助連鎖店,由華裔加拿大人邱映明(James Chiu)、邱鴻明(George Chiu)、周如鳳(Diana Chiu)和張焜築(K.C.Chang)於1979年創立,至今已扎根加拿大安大略省逾45年。

中國味·美國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藥師經變》背後的故事 國寶何時能歸家

走進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層的亞洲藝術館,抬眸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佔滿整個主牆牆面的彩色巨幅壁畫——《藥師經變》,它來自中國山西廣勝寺,該寺也是《黑神話·悟空》取景地。壁畫畫面無比震撼,讓人駐足忘返,也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它會漂洋過海,來到美國這座博物館?這背後,有個令人悲嘆的故事。
非遺所思

非遺所思|「調色盤」南音 後生創作者打破框架演繹藝術交融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 電影《破·地獄》中,主人公多次演唱南音作品《客途秋恨》的歌詞,道出人生無常與思緒萬千,也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到南音這一非遺表演藝術。 江駿傑(Jason),正是一名戲劇和南音的創作人。他近年專注劇本及音樂創作,尤其熱衷新創南音說唱及說書。

非遺所思|一生只做一事 雄獅樓東主許嘉雄盼做「紮作界葉問」

「我叫許嘉雄,是一位從事紮作30多年的師傅,從小到大只有紮作一件事。」6歲動手拆掉武館淘汰的舊獅頭,11歲紮出人生中第一個獅頭,13歲入行殯葬紮作,後來搖身一變成為紮作藝術家——滙豐銀行仿真銅獅、澳洲百米大金龍......一切不可能隨着熱愛與堅持成為現實,而雄獅樓東主許嘉雄亦用「紮作」二字概括其近乎前半生。

(有片)港式奶茶年售10億杯 「金茶王」開班傳承「香港精神」

「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很重要的文化之一,香港差不多每一年飲成十億杯的奶茶,是港人很重要的生活產品。」香港咖啡紅茶協會副主席黃浩鈞提起港式奶茶,臉上滿是自豪,「奶茶對香港很重要,很多遊客來香港,第一件事都要飲一杯奶茶。」

非遺所思|一杯港式奶茶 細味獅子山精神 金茶王梁海慶把愛「撞入」奶茶中

一件奶油多士,一杯港式奶茶,這是香港茶餐廳最常見的套餐,也是很多人提到香港就會想起的香港味道。在2019年大灣區金茶王香港冠軍梁海慶眼中,港式奶茶對港人是一種情懷,也是港人每日的精神支柱——喝一杯奶茶,就能提神醒腦,精神爽利,可以繼續拚搏,是獅子山精神的一個體現。
文藝香港

好戲在後頭|《你好,冥王星》:這麼近,那麼遠

日本東京一個因疫情封閉的摩天大樓天台,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個來自內地的作者,一班香港的創作團隊;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元素共同組成了香港話劇團「風箏計劃」中第一個以「文本特區」形式演出的作品《你好,冥王星》。

好戲在後頭|中英劇團《代父重婚》將演 以穿越喜劇解畫家庭關係本質

2025/26劇季,中英劇團首個演出《代父重婚》將於6月20至22日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上演,該劇由新晉編劇許晉邦打造原創劇本,中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盧智燊執導。故事講述單親青年成桂賢意外穿越回父親的新婚之夜,被迫以父親身份與年輕時的母親相處,在「兒子變丈夫」的荒誕處境中鬧出連串笑話。

汲取力量創新創融!香港新聞聯組團參觀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正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展覽吸引香港各界廣泛關注。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今日(28日)帶領香港新聞聯成員前往觀展,在導賞員的講解中,感受百年來嶺南美術作品的獨特魅力。

(有片)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開幕 觀眾交口稱讚 傳承文化傳統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22日正式揭幕。今次展覽展出高劍父、高奇峰、關山月、黎雄才等嶺南名家的百餘件經典作品,展示一百多年間廣東美術的重要成就。點新聞記者直擊展覽現場,訪問前來觀展的藝術愛好者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