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

(有片)十年後Callback!陳小春應采兒再現《相依為命》高甜場面

昨日(13日)陳小春北京演唱會上,當《相依為命》響起,導播精準將鏡頭切向觀眾席上的應采兒,二人重現2015年友情歲月演唱會的高甜名場面。

《CHINESE STORIES》猴王智鬥天宮 金雞破曉舞劍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上線「猴王鬧天宮與金雞報曉」,解碼兩大生肖的文武之道:靈猴化身《西遊記》齊天大聖,騰雲駕霧七十二變,大鬧天庭終被佛祖降伏,成就"無法無天"的東方英雄圖騰;金雞則牽引「聞雞起舞」典故——晉將祖逖夜聞雞鳴即起練劍,鑄就發奮圖強的精神符號,更因「雞=吉」諧音成為民間藝術寵兒。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女駙馬》來港再掀「凡爾賽」熱潮 主演韓再芬:樂見戲曲受眾年輕化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這句經典黃梅戲《女駙馬》中的唱詞,一度被譽為最強「凡爾賽」,引發諸多年輕觀眾的討論與共鳴。11日晚,這句朗朗上口的唱詞再度響徹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中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一開口便喚起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獲得台下熱烈反響。9月10日至11日,「國風國韻飄香江」品牌項目為本港觀眾帶來經典黃梅戲《羅帕記》及《女駙馬》,此次訪演由韓再芬帶隊,攜劇院眾多優秀藝術家呈現戲曲經典。 點新聞記者在《女駙馬》演出現場所見,劇場內不止有老一輩觀眾來重溫兒時記憶,更有大批90後、00後青年前來觀賞,他們對劇中笑點的反應尤其敏銳,謝幕時的掌聲更持久不斷,可見黃梅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受眾群體正逐步年輕化。韓再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亦就此暢談黃梅戲發展的守正創新,指與時俱進的表達方式可拉近戲曲與觀眾的距離,而劇目中對「大女主」馮素珍的深入刻畫,更能以深刻而生動的方式,為女性觀眾帶來啟迪。
好好體

好好體EP4|香港佩劍隊接續鋒芒出擊 劍指全運冀圓金牌夢

點新聞《好好體》第四期中,邀請到香港女子佩劍新生力量「薛氏姊妹」——薛雅齊(Fay)、薛雅致(Jane),以及香港劍擊隊領隊、前「香港軍刀一哥」林衍聰,與《好好體》特約總策劃、資深體育人朱兆麟教授一起,暢談成為劍擊運動員的心路歷程,並展望即將到來的粵港澳全運會,期盼港隊取得佳績。

好好體EP3|保齡球前港隊女將出戰全運會 期望再創歷史踏上頒獎台

在點新聞《好好體》第三期中,4位全運會群眾比賽保齡球項目香港女子隊代表成員——梁芝榕、譚舜而、李詠茵和吳紫燕受邀來訪,與《好好體》特約總策劃、資深體育人朱兆麟教授一起,向大家分享她們從港隊退役後,時隔多年再度攜手比賽的故事,以及對即將到來的全運會的展望。

好好體EP2|專訪桌球天王奧蘇利雲:最愛行山食點心 香港是「第二故鄉」

一面是桌球界傳奇巨星、七度問鼎世界錦標賽的「火箭」,一面是喜歡吃港式點心、得閒就去行山的「新港人」,綽號「火箭」的世界桌球天王朗尼·奧蘇利雲(Ronnie O'Sullivan),去年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成為香港居民,今年更在港入股桌球俱樂部,為傳奇生涯多添一抹東方色彩。

好好體EP1|專訪港乒總教練李靜:幽默V.S.嚴格 雙面教練的傳承與挑戰

在點新聞推出的全新體育運動訪談節目《好好體》中,身為香港乒乓球隊總教練的李靜作為首期嘉賓,展現了「雙面教練」的獨特風格——場下幽默親和,場上嚴格專注,更分享了香港乒乓球從「舊館歲月」到新生代崛起的傳承故事。
好戲在後頭

好戲在後頭|《大狀王》回歸香港舞台 雙版本卡司帶來多元體驗

由西九文化區委約創作、香港話劇團製作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8月14日起於於西九戲曲中心一連上演30場。這也是此前內地巡演結束後,雙卡司版本首次在香港演出。

好戲在後頭|《大展鴻圖》海外爆火帶旺粵劇《帝女花》 傳統戲曲不悶的!

已傳唱68載的經典粵劇《帝女花》,近期因被運用在饒舌歌手攬佬的新作《大展鴻圖》中,而再次走紅社交網絡。

好戲在後頭|《你好,冥王星》:這麼近,那麼遠

日本東京一個因疫情封閉的摩天大樓天台,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個來自內地的作者,一班香港的創作團隊;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元素共同組成了香港話劇團「風箏計劃」中第一個以「文本特區」形式演出的作品《你好,冥王星》。

好戲在後頭|中英劇團《代父重婚》將演 以穿越喜劇解畫家庭關係本質

2025/26劇季,中英劇團首個演出《代父重婚》將於6月20至22日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上演,該劇由新晉編劇許晉邦打造原創劇本,中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盧智燊執導。故事講述單親青年成桂賢意外穿越回父親的新婚之夜,被迫以父親身份與年輕時的母親相處,在「兒子變丈夫」的荒誕處境中鬧出連串笑話。
CHINESE STORIES

《CHINESE STORIES》猴王智鬥天宮 金雞破曉舞劍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上線「猴王鬧天宮與金雞報曉」,解碼兩大生肖的文武之道:靈猴化身《西遊記》齊天大聖,騰雲駕霧七十二變,大鬧天庭終被佛祖降伏,成就"無法無天"的東方英雄圖騰;金雞則牽引「聞雞起舞」典故——晉將祖逖夜聞雞鳴即起練劍,鑄就發奮圖強的精神符號,更因「雞=吉」諧音成為民間藝術寵兒。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CHINESE STORIES》駿馬奔騰與溫順山羊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推出「駿馬奔騰與溫順山羊」,溯源農耕文明基因:駿馬作為農業、運輸與軍事的忠誠夥伴,催生「千里馬」喻英才、「龍馬精神」寓健康活力的文化符號;仁羊則化身穀神——天降凡間見人間疾苦,盜取五穀授農耕之法,更成就廣州「五羊城」美譽。馬之奮進與羊之慈憫,共鑄中華生存智慧的雙翼。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CHINESE STORIES》神龍降福與靈蛇智慧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推出「神龍降福與靈蛇智慧」,解碼兩大靈獸的文化基因:中華神龍集鹿角、蛇尾、魚鱗於一身,騰雲駕霧法力超凡,自古為帝王「神龍轉世」的至尊象徵,今仍活躍於端午龍舟與春節舞龍,寄寓吉祥;靈蛇則化身創世神祇——女媧伏羲蛇身交纏,在古籍中被尊為智慧與治癒之神。雙獸剛柔相濟,共鑄中華文明的精神符碼。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CHINESE STORIES》虎嘯山林與月宮玉兔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推出「虎嘯山林與月宮玉兔」,揭示兩大生肖的深邃文化:猛虎自古象徵無上威權與力量,古代名將常獲「虎將」尊稱,成語「虎父無犬子」更凝練傳承血脈榮光的東方智慧;而月宮玉兔實為嫦娥丈夫后羿化身——當嫦娥飛升後,孤守人間的后羿化作雪兔奔赴月宮,成就「玉兔搗藥」的凄美傳說。虎之勇毅與兔之聰敏在此交融,詮釋屬虎者的英勇果敢與屬兔者的純善機敏。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平台。
Hello Pandas

(有片)大熊貓龍鳳胎滿周歲喇!生日Party&慶祝活動搶先睇

這個星期五(8月15日),首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將迎來一周歲生日,牠們的生日活動被列為「香港盛夏派對」的重要主題活動之一。今年5月27日,海洋公園舉行發布會,公布了第一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的正式名字:「家姐」新名字為「加加」,而「細佬」則叫「得得」。這個夏天,一起見證牠們的成長時刻吧!

大熊貓龍鳳胎1歲生日Party!萌照/慶祝活動/趣味打卡點一文睇

今年5月27日,海洋公園舉行發布會,公布了第一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的正式名字:「家姐」新名字為「加加」,而「細佬」則叫「得得」。8月15日,這對可愛的龍鳳胎熊貓寶寶將迎來一周歲生日,牠們的生日活動被列為「香港盛夏派對」的重要主題活動之一。這個夏天,一起見證牠們的成長時刻吧!

大熊貓龍鳳胎將迎1周歲 香港郵政推「加加」「得得」特別郵票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加加」「得得」將迎來一周歲生日,香港郵政今日(31日)宣布,以「大熊貓龍鳳胎寶寶」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郵品將於8月15日(星期五)推出發售。

大熊貓龍鳳胎周歲慶!留言生日祝福 免費領門票

備受全城矚目的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加加」和「得得」即將滿周歲,海洋公園今日(3日)在社交專頁推出「留言創意生日祝福,贏2張入場門票」的有獎遊戲。歡迎各位市民遊客踴躍留言,一起慶祝「加加」「得得」的1歲生日!
高萌動物誌

高萌動物誌|被幾百隻貓包圍是種什麼體驗? 上海喵星人快樂老家藏不住了

在上海寶山區顧村,一片原本不起眼的城市空間,如今悄然「生長」出一座承載愛心與教育的「城市貓島」。

高萌動物誌|導盲犬阿爾法 盲人博主寶哥走遍全國的「眼」

出生於2017年1月的阿爾法,是一隻淺黃色的拉布拉多犬,自兩歲從廣州的導盲犬學校畢業後,牠已經以工作犬的身份陪伴寶哥6年時間。 目前專業導盲犬大多以拉布拉多犬為主,但也並非所有拉布拉多都有資格成為一隻合格的導盲犬。「前期篩選時,就要優先從有導盲犬血統的犬隻後代中去選擇。其次,一隻狗的性格、喜好、身體素質也都需要達標。」寶哥坦言,在通過了這些項目後,一隻合格的拉布拉多犬要從一歲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導盲犬指令訓練,成功學會所有指令後,這隻導盲犬才算是正式畢業。即便如此,當有人申請導盲犬時,雙方仍要進行至少一個月的匹配訓練,而在匹配成功後,每隔3個月,導盲犬還需要在指定醫院進行骨骼、牙齒、眼睛等身體部位的專業體檢,確保其仍能正常擔任導盲工作。

高萌動物誌|治癒系萌寶 潦草小熊「軍軍」可愛瞬間大放送

因可愛且「潦草」的外貌和活潑好動的個性,上海動物園的小熊「軍軍」吸引了無數遊客和網友關注。近日記者來到上海動物園,見到了被稱為「潦草小熊」的「軍軍」,牠活潑好動、愛玩輪胎...據上海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軍軍」如今已經滿一歲,正逐漸高大強壯,不過,牠貪玩的性格還是沒有改變,一如既往的活潑好動。

高萌動物誌|滬上人氣「萌」獸 老虎「紅糖」成遊客心頭寶

毛茸茸的大腦袋,水靈靈的大眼睛,在上海動物園內,有隻名叫「紅糖」的老虎寶寶。
中國味

中國味·波蘭篇|波蘭娃的山城日記 跨越八千公里開啟別樣中文之旅

從中東歐國家波蘭,到東方華夏大地,經歷20小時的飛行,橫跨8000多公里的距離,44位來自波蘭華沙國際三語學校的波蘭孩子,來到中國重慶開啟為期7天的「中波文化交流周」活動。7天的朝夕相處,波蘭娃與中國家庭發生了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中國味·德國篇|樊振東德甲首秀在即 中國乒乓熱潮吹進德國?

中國乒乓名將、世界冠軍樊振東正式加盟德國薩爾布呂肯俱樂部。31日,樊振東將於德甲首輪對陣貝格諾伊施塔特俱樂部的比賽中完成旅歐首秀。 「樊振東效應」帶旺薩爾布呂肯俱樂部新賽季門票銷情,場館內原本的三面看台門票短時間被搶購一空,俱樂部為此在大廳增設了新的看台,以滿足更多觀眾需求。俱樂部球隊經理Nicolas Barrois接受點新聞訪問時表示,前三個比賽日的門票尤為搶手,「門票售出的數量幾乎是平時的4倍。」據了解,有樊振東出戰的兩個客場比賽門票也迅速售罄。

中國味·馬來西亞篇|海南八音與粵劇 傳統戲曲的海外困境與突圍之路

吉隆坡富都路一個「隱秘」的角落,入夜八時許,陸續就位的樂手們正為即將開演的海南八音進行最後的綵排。 祖籍海南、瓊劇打鼓師傅出身的麥英是這次演出背後的總策劃。多年來,她致力在馬來西亞及海外恢復和推廣瓊劇等海南音樂。她強調,自己最注重的,就是希望把祖輩那些快要被遺忘的海南方言、口頭禪等融入到作品中,以作品保存祖輩的聲音和故事。

波蘭娃的重慶7日 沉浸式體驗中式教育

學習中文平均超過3年的波蘭小朋友、跨越萬里來到中國重慶、用7天時間與中國學生朝夕相處,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非遺所思

非遺所思|「調色盤」南音 後生創作者打破框架演繹藝術交融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 電影《破·地獄》中,主人公多次演唱南音作品《客途秋恨》的歌詞,道出人生無常與思緒萬千,也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到南音這一非遺表演藝術。 江駿傑(Jason),正是一名戲劇和南音的創作人。他近年專注劇本及音樂創作,尤其熱衷新創南音說唱及說書。

非遺所思|一生只做一事 雄獅樓東主許嘉雄盼做「紮作界葉問」

「我叫許嘉雄,是一位從事紮作30多年的師傅,從小到大只有紮作一件事。」6歲動手拆掉武館淘汰的舊獅頭,11歲紮出人生中第一個獅頭,13歲入行殯葬紮作,後來搖身一變成為紮作藝術家——滙豐銀行仿真銅獅、澳洲百米大金龍......一切不可能隨着熱愛與堅持成為現實,而雄獅樓東主許嘉雄亦用「紮作」二字概括其近乎前半生。

(有片)港式奶茶年售10億杯 「金茶王」開班傳承「香港精神」

「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很重要的文化之一,香港差不多每一年飲成十億杯的奶茶,是港人很重要的生活產品。」香港咖啡紅茶協會副主席黃浩鈞提起港式奶茶,臉上滿是自豪,「奶茶對香港很重要,很多遊客來香港,第一件事都要飲一杯奶茶。」

非遺所思|一杯港式奶茶 細味獅子山精神 金茶王梁海慶把愛「撞入」奶茶中

一件奶油多士,一杯港式奶茶,這是香港茶餐廳最常見的套餐,也是很多人提到香港就會想起的香港味道。在2019年大灣區金茶王香港冠軍梁海慶眼中,港式奶茶對港人是一種情懷,也是港人每日的精神支柱——喝一杯奶茶,就能提神醒腦,精神爽利,可以繼續拚搏,是獅子山精神的一個體現。
文藝香港

《女駙馬》來港再掀「凡爾賽」熱潮 主演韓再芬:樂見戲曲受眾年輕化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這句經典黃梅戲《女駙馬》中的唱詞,一度被譽為最強「凡爾賽」,引發諸多年輕觀眾的討論與共鳴。11日晚,這句朗朗上口的唱詞再度響徹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中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一開口便喚起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獲得台下熱烈反響。9月10日至11日,「國風國韻飄香江」品牌項目為本港觀眾帶來經典黃梅戲《羅帕記》及《女駙馬》,此次訪演由韓再芬帶隊,攜劇院眾多優秀藝術家呈現戲曲經典。 點新聞記者在《女駙馬》演出現場所見,劇場內不止有老一輩觀眾來重溫兒時記憶,更有大批90後、00後青年前來觀賞,他們對劇中笑點的反應尤其敏銳,謝幕時的掌聲更持久不斷,可見黃梅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受眾群體正逐步年輕化。韓再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亦就此暢談黃梅戲發展的守正創新,指與時俱進的表達方式可拉近戲曲與觀眾的距離,而劇目中對「大女主」馮素珍的深入刻畫,更能以深刻而生動的方式,為女性觀眾帶來啟迪。

好戲在後頭|《大展鴻圖》海外爆火帶旺粵劇《帝女花》 傳統戲曲不悶的!

已傳唱68載的經典粵劇《帝女花》,近期因被運用在饒舌歌手攬佬的新作《大展鴻圖》中,而再次走紅社交網絡。

好戲在後頭|《你好,冥王星》:這麼近,那麼遠

日本東京一個因疫情封閉的摩天大樓天台,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個來自內地的作者,一班香港的創作團隊;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元素共同組成了香港話劇團「風箏計劃」中第一個以「文本特區」形式演出的作品《你好,冥王星》。

好戲在後頭|中英劇團《代父重婚》將演 以穿越喜劇解畫家庭關係本質

2025/26劇季,中英劇團首個演出《代父重婚》將於6月20至22日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上演,該劇由新晉編劇許晉邦打造原創劇本,中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盧智燊執導。故事講述單親青年成桂賢意外穿越回父親的新婚之夜,被迫以父親身份與年輕時的母親相處,在「兒子變丈夫」的荒誕處境中鬧出連串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