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

(有片)立法會選舉|溫拿拍片籲12·7踴躍投票:是你的,是我的,實在要去珍惜!

溫拿樂隊譚詠麟(阿倫)、葉智強(阿強)、陳友、鍾鎮濤,日前拍片支持12月7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投票,幾人同唱「是你的,是我的,實在要去珍惜」,呼籲大家一道珍惜12月7日這個日子,這關乎每個香港人,一定要出來踴躍投票。

《CHINESE STORIES》清明時節雨紛紛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推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解碼千年祭祖的生命哲學:春分後十五日,全球華人躬行「掃墓三儀」——潔碑修塋、奉鮮果香燭、焚紙帛通幽冥,以煙雨中的儀式架起陰陽對話橋樑。當AI重現青煙縈繞的百年場景,現代遊子縱隔山海,亦能憑「心祭」遙寄思念。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一炷心香照見死生相續的華夏智慧。

中國味|毗鄰歐盟總部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為中歐文化交流添磚加瓦【中歐建交50年EP2】

2025年是中歐建交的第50個年頭,也是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成立的第10個年頭。這間小小的中心,也成為了中歐文化交流、加深理解的重要園地。
好好體

好好體EP9|沙排姐妹花「左右互補」出戰全運 教練冀主場衝擊獎牌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即將於11月在粵、港、澳三地拉開帷幕,由香港主辦的8個競技項目中,沙灘排球將於10月31日在維多利亞公園開賽。孖生姐妹花杜詠彤和杜詠雯屆時將作為港隊女子組全運代表出戰,現時正緊鑼密鼓地訓練備賽。本期《好好體》就走進她們的訓練場地啟德沙灘球場,訪問深耕沙排逾20載的港隊教練黃俊偉及這對「左右手互補」的姐妹拍檔,與《好好體》特約總策劃、資深體育人朱兆麟教授一起,傾聽他們關於沙排的故事、對今屆全運會的期望,以及對推廣沙排運動的暢想。

好好體EP8|港籃男子U22主場征戰全運 冀為港創佳績展風貌

在點新聞《好好體》第八期中,特別邀請到中國香港籃球總會副會長翁金驊、全運會中國香港男子籃球U22隊伍主教練朱加勤與2位隊員楊博文和鍾志榮,與《好好體》特約總策劃、資深體育人朱兆麟教授一起,暢談本港籃球的發展歷程、訓練心得,及對男子籃球U22港隊即將主場出戰與取得佳績的期望。

好好體EP7|女子七欖港隊備戰衝擊全運獎牌 冀點燃香港欖球熱潮

隨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即將於11月9日至21日在粵港澳三地舉行,中國香港女子七人欖球代表隊正加緊備戰迎全運。作為香港首次承辦的全運會項目之一,七人欖球賽事將於11月12日至14日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門票銷售情況熱烈,可見賽事火爆程度。

好好體EP6|打造「百年籃球俱樂部」!香港金牛隊「現在」與「未來」策略並重 冀助本土球員走向國際

點新聞《好好體》節目今次帶你走進位於灣仔修頓體育館的香港金牛籃球隊,聆聽隊員和管理層的心聲,探討他們對球隊未來發展目標與挑戰。
好戲在後頭

好戲在後頭|《11旅程之女》:11段女性困境和她的解法

「家庭主婦學習演戲有什麼用?」陳麗珠以《11旅程之女》給出答案。

好戲在後頭|《大狀王》回歸香港舞台 雙版本卡司帶來多元體驗

由西九文化區委約創作、香港話劇團製作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8月14日起於於西九戲曲中心一連上演30場。這也是此前內地巡演結束後,雙卡司版本首次在香港演出。

好戲在後頭|《大展鴻圖》海外爆火帶旺粵劇《帝女花》 傳統戲曲不悶的!

已傳唱68載的經典粵劇《帝女花》,近期因被運用在饒舌歌手攬佬的新作《大展鴻圖》中,而再次走紅社交網絡。

好戲在後頭|《你好,冥王星》:這麼近,那麼遠

日本東京一個因疫情封閉的摩天大樓天台,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個來自內地的作者,一班香港的創作團隊;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元素共同組成了香港話劇團「風箏計劃」中第一個以「文本特區」形式演出的作品《你好,冥王星》。
CHINESE STORIES

《CHINESE STORIES》清明時節雨紛紛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推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解碼千年祭祖的生命哲學:春分後十五日,全球華人躬行「掃墓三儀」——潔碑修塋、奉鮮果香燭、焚紙帛通幽冥,以煙雨中的儀式架起陰陽對話橋樑。當AI重現青煙縈繞的百年場景,現代遊子縱隔山海,亦能憑「心祭」遙寄思念。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一炷心香照見死生相續的華夏智慧。

《CHINESE STORIES》登高望重陽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推出「登高望重陽」,解鎖雙九節的陰陽哲學:農曆九月初九,《易經》定「九」為至陽之數,催生登高避災古俗——相傳舉家離鄉避禍,今化為秋日賞菊健行雅事;更因「九」諧音「久」,重陽昇華為孝親長壽的文明載體。當AI動畫重現祭祖掃墓、插萸飲菊的千年場景,登高之路已成照見華夏生命觀的時光隧道。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一步一階叩問天地長久。

《CHINESE STORIES》臘八粥的溫暖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溫情上線「臘八粥的溫暖」,溯源佛緣與粥香的文明交融:佛陀苦修六載斷食求悟,少女奉粥點化「極端非正道」之智;一碗八寶粥——紅豆綠豆蓮子紅棗等八珍共煨,化身為「放棄執念即見菩提」的禪意符號。當粥香漫溢寒冬,這碗穿越千年的溫暖,正以AI動畫喚醒最樸素的覺悟哲學。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品粥觀禪,照見本心。

《CHINESE STORIES》月餅裏的秘密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揭秘「月餅裏的秘密」:這款中秋圓形糕點,以廣式月餅最負盛名——金黃餅身雕精緻紋樣,蓮蓉裹鹹蛋黃成就甜鹹經典;蘇州式、潮汕式、北京式則以素甜餡與特色餅皮演繹地域風華。當Q彈冰皮碰撞冰淇淋內餡,傳統月餅正破界重生。全片三語版登陸點新聞APP,一口咬破千年食俗邊界。
Hello Pandas

(有片)大熊貓龍鳳胎滿周歲喇!生日Party&慶祝活動搶先睇

這個星期五(8月15日),首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將迎來一周歲生日,牠們的生日活動被列為「香港盛夏派對」的重要主題活動之一。今年5月27日,海洋公園舉行發布會,公布了第一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的正式名字:「家姐」新名字為「加加」,而「細佬」則叫「得得」。這個夏天,一起見證牠們的成長時刻吧!

大熊貓龍鳳胎1歲生日Party!萌照/慶祝活動/趣味打卡點一文睇

今年5月27日,海洋公園舉行發布會,公布了第一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的正式名字:「家姐」新名字為「加加」,而「細佬」則叫「得得」。8月15日,這對可愛的龍鳳胎熊貓寶寶將迎來一周歲生日,牠們的生日活動被列為「香港盛夏派對」的重要主題活動之一。這個夏天,一起見證牠們的成長時刻吧!

大熊貓龍鳳胎將迎1周歲 香港郵政推「加加」「得得」特別郵票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加加」「得得」將迎來一周歲生日,香港郵政今日(31日)宣布,以「大熊貓龍鳳胎寶寶」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郵品將於8月15日(星期五)推出發售。

大熊貓龍鳳胎周歲慶!留言生日祝福 免費領門票

備受全城矚目的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加加」和「得得」即將滿周歲,海洋公園今日(3日)在社交專頁推出「留言創意生日祝福,贏2張入場門票」的有獎遊戲。歡迎各位市民遊客踴躍留言,一起慶祝「加加」「得得」的1歲生日!
高萌動物誌

高萌動物誌|臉更圓更像貓 萌萌的秦嶺大熊貓出沒

8月的秦嶺,鬱鬱蔥蔥,雲霧繚繞山頭,似仙境一般。位於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的陝西秦嶺大熊貓救護繁殖研究基地內,4隻大熊貓正悠然地吃着竹桿。「這隻大熊貓叫秦韻,是我們這裏的網紅,常常會滑草、裝瘸、翻白眼,還會主動到欄桿邊與遊客互動。」近日,點新聞記者走進陝西秦嶺大熊貓佛坪救護繁育研究基地,深入了解秦嶺大熊貓的保護情況。陝西秦嶺大熊貓野化訓練佛坪基地辦公室主任張寧在受訪時難掩對大熊貓的喜愛。

高萌動物誌|被幾百隻貓包圍是種什麼體驗? 上海喵星人快樂老家藏不住了

在上海寶山區顧村,一片原本不起眼的城市空間,如今悄然「生長」出一座承載愛心與教育的「城市貓島」。

高萌動物誌|導盲犬阿爾法 盲人博主寶哥走遍全國的「眼」

出生於2017年1月的阿爾法,是一隻淺黃色的拉布拉多犬,自兩歲從廣州的導盲犬學校畢業後,牠已經以工作犬的身份陪伴寶哥6年時間。 目前專業導盲犬大多以拉布拉多犬為主,但也並非所有拉布拉多都有資格成為一隻合格的導盲犬。「前期篩選時,就要優先從有導盲犬血統的犬隻後代中去選擇。其次,一隻狗的性格、喜好、身體素質也都需要達標。」寶哥坦言,在通過了這些項目後,一隻合格的拉布拉多犬要從一歲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導盲犬指令訓練,成功學會所有指令後,這隻導盲犬才算是正式畢業。即便如此,當有人申請導盲犬時,雙方仍要進行至少一個月的匹配訓練,而在匹配成功後,每隔3個月,導盲犬還需要在指定醫院進行骨骼、牙齒、眼睛等身體部位的專業體檢,確保其仍能正常擔任導盲工作。

高萌動物誌|治癒系萌寶 潦草小熊「軍軍」可愛瞬間大放送

因可愛且「潦草」的外貌和活潑好動的個性,上海動物園的小熊「軍軍」吸引了無數遊客和網友關注。近日記者來到上海動物園,見到了被稱為「潦草小熊」的「軍軍」,牠活潑好動、愛玩輪胎...據上海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軍軍」如今已經滿一歲,正逐漸高大強壯,不過,牠貪玩的性格還是沒有改變,一如既往的活潑好動。
中國味

中國味|毗鄰歐盟總部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為中歐文化交流添磚加瓦【中歐建交50年EP2】

2025年是中歐建交的第50個年頭,也是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成立的第10個年頭。這間小小的中心,也成為了中歐文化交流、加深理解的重要園地。

中國味|「中國行」必遊地 外國友人為何鍾情故宮?【故宮建院百年】

202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得益於中國免簽政策的不斷擴大,作為很多外國遊客到訪中國的「打卡地」,故宮的熱度不斷上升。外國友人為何如此鍾情故宮?如何讓外國遊客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越來越開放的故宮又有哪些新鮮的體驗?除了建築和文物,故宮還有什麼隱藏玩法?請跟隨點新聞的鏡頭,一起走進這座皇家宮殿,留下屬於你的故宮印象吧!

中國味|從萬里長城到潮玩Labubu  外國人的「中國印象」什麼樣?【中歐建交50年EP1】

2025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與歐盟及其成員國均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雙方自始至終是彼此的重要夥伴。而普通人眼中,提到中國,最先想到的會是什麼呢?

中國味·比利時篇EP2|油鍋裏的文化交融 華人夫婦在「薯條王國」炸薯條

2012年,隨着「Frietchinees(中式薯條)」一詞被荷文大詞典收錄並被評為弗拉芒地區的年度熱詞,「在比利時開薯條店的華人」引起當地業界關注,而裘俊峰也是其中一員。
非遺所思

非遺所思|「調色盤」南音 後生創作者打破框架演繹藝術交融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 電影《破·地獄》中,主人公多次演唱南音作品《客途秋恨》的歌詞,道出人生無常與思緒萬千,也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到南音這一非遺表演藝術。 江駿傑(Jason),正是一名戲劇和南音的創作人。他近年專注劇本及音樂創作,尤其熱衷新創南音說唱及說書。

非遺所思|一生只做一事 雄獅樓東主許嘉雄盼做「紮作界葉問」

「我叫許嘉雄,是一位從事紮作30多年的師傅,從小到大只有紮作一件事。」6歲動手拆掉武館淘汰的舊獅頭,11歲紮出人生中第一個獅頭,13歲入行殯葬紮作,後來搖身一變成為紮作藝術家——滙豐銀行仿真銅獅、澳洲百米大金龍......一切不可能隨着熱愛與堅持成為現實,而雄獅樓東主許嘉雄亦用「紮作」二字概括其近乎前半生。

(有片)港式奶茶年售10億杯 「金茶王」開班傳承「香港精神」

「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很重要的文化之一,香港差不多每一年飲成十億杯的奶茶,是港人很重要的生活產品。」香港咖啡紅茶協會副主席黃浩鈞提起港式奶茶,臉上滿是自豪,「奶茶對香港很重要,很多遊客來香港,第一件事都要飲一杯奶茶。」

非遺所思|一杯港式奶茶 細味獅子山精神 金茶王梁海慶把愛「撞入」奶茶中

一件奶油多士,一杯港式奶茶,這是香港茶餐廳最常見的套餐,也是很多人提到香港就會想起的香港味道。在2019年大灣區金茶王香港冠軍梁海慶眼中,港式奶茶對港人是一種情懷,也是港人每日的精神支柱——喝一杯奶茶,就能提神醒腦,精神爽利,可以繼續拚搏,是獅子山精神的一個體現。
文藝香港

獨家探班|《因為愛》將亮相香江 雜技與百老匯如何繪港式情書?

當東方雜技邂逅百老匯,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多媒體舞台劇《因為愛》「十周年特別版」,將於10月17日至19日在香港演藝學院上演。這部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新馬戲」作品,融合中國傳統雜技與西方藝術元素,將為香港觀眾呈獻一場以愛為題的視聽盛宴。 作為「國風國韻飄香江」2025年演出季收官節目,《因為愛》今次來港登台更帶來「量身定製」的香港版本,劇中融入維多利亞港、茶餐廳等港味元素,讓東方藝術在中西文化薈萃之地綻放新光彩。點新聞記者15日獨家探班《因為愛》帶妝綵排現場,在與主創及演員的對談間,揭開這部劇的創作心路與文化深意。

一次睇三展 探尋紋樣背後的文化密碼

紋樣是文化的衣裳,是民族的圖騰。中國擁有廣袤的土地、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璀璨的美學文明。在這兒,人們用樸實的雙手把藝術天賦,通過雕刻、書寫、織繡、繪畫等形式創作出美輪美奐的紋樣。

《女駙馬》來港再掀「凡爾賽」熱潮 主演韓再芬:樂見戲曲受眾年輕化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這句經典黃梅戲《女駙馬》中的唱詞,一度被譽為最強「凡爾賽」,引發諸多年輕觀眾的討論與共鳴。11日晚,這句朗朗上口的唱詞再度響徹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中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一開口便喚起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獲得台下熱烈反響。9月10日至11日,「國風國韻飄香江」品牌項目為本港觀眾帶來經典黃梅戲《羅帕記》及《女駙馬》,此次訪演由韓再芬帶隊,攜劇院眾多優秀藝術家呈現戲曲經典。 點新聞記者在《女駙馬》演出現場所見,劇場內不止有老一輩觀眾來重溫兒時記憶,更有大批90後、00後青年前來觀賞,他們對劇中笑點的反應尤其敏銳,謝幕時的掌聲更持久不斷,可見黃梅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受眾群體正逐步年輕化。韓再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亦就此暢談黃梅戲發展的守正創新,指與時俱進的表達方式可拉近戲曲與觀眾的距離,而劇目中對「大女主」馮素珍的深入刻畫,更能以深刻而生動的方式,為女性觀眾帶來啟迪。

好戲在後頭|《大展鴻圖》海外爆火帶旺粵劇《帝女花》 傳統戲曲不悶的!

已傳唱68載的經典粵劇《帝女花》,近期因被運用在饒舌歌手攬佬的新作《大展鴻圖》中,而再次走紅社交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