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

南腔北調|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 離專業化越來越遠

12月6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將香港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這是自2020年1月以來,香港首次失去「穩定」評級展望。穆迪給出的原因稱香港與內地有緊密聯繫,這一評級變化也反映了穆迪對香港和內地在政治、制度、經濟與金融方面緊密聯繫的評估。這是穆迪12月5日發布將中國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為「負面」評級報告後的24小時內,將香港、澳門的評級展望也做了相應下調。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質疑穆迪的理由,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是否其他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要降低信用評級呢?

飛常觀點|為國家海洋事業引入高端人才 香港已是功德無量

近日,立法會討論到一項議案,提及香港應該利用創新科技建立海洋戰略,以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香港要建立海洋戰略,就必須實事求是,建立香港的海洋小戰略,來配合國家的海洋大戰略,而不是另起爐灶,自己建立自己的海洋戰略,這既不必要,也做不到。既然提到的是「海洋戰略」,那麼與其相關的海洋發展項目,就必然是具有戰略價值,而超越傳統的海洋產業,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海洋產業。根據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在去年的研究指出,海洋強國的三大戰略支柱是海洋科技、海洋商業、海洋規則能力,以及與之相關的海事教育及研究機構。

品評四方|美國高官竟有這麼多猶太人 以色列實為美國第51個州?

根據公開的資料,自從以色列建國以來,美國總是充當以色列台前幕後的支持者甚至是守護者的角色。巴以衝突發生以來,這個事實逐漸被世人所知。事實上猶太族裔在美國的影響力、活動力和能動性十分巨大。根據《以色列時報》本年9月公布的數據,去年全球猶太人數量高達1570萬,其中約有630萬住在美國,720萬住在以色列,其餘220萬散居世界各地。

南腔北調|1210積極投票 投出美好香港

近期,在香港的街頭巷尾,不管是移動的巴士、行駛的地鐵、渡輪還是巴士站、地鐵站及寫字樓都展示着非常醒目的區議會選舉廣告,呼籲香港市民12月10日出來投票,選出真正服務社區的區議員。除此以外,像微信、Facebook、IG等社交媒體打開以後,看到最多的也是參選人的宣傳資訊,還有許多社團設計精美的呼籲出來投票的廣告以及每天更新的投票倒計時的圖片,區選信息琳瑯滿目。

來論|區選事關市民福祉 你我應該踴躍投票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將會在2023年12月10日舉行,這是香港特區成立以來的第7屆,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決定後的第一次,關係到特區的基層管理,與2021年立法會選舉和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鼎足而立,一起構築成特區由治及興與長久繁榮的基礎。

筆是機場|英國逐步收緊移民門檻 移英「手足」會否又變棄卒?

黑暴運動時,黑暴分子互相稱呼為「手足」,佢哋表示過要「齊上齊落」,不過隨住運動開始衰敗,佢哋當中有唔少人被捕同坐監,被遺下嘅「手足」,就變成咗「安全套」(Condom);其實「手足變Condom」,係一早就預知嘅事,因為佢哋一班人,最終都係為自己。相同嘅道理,就係接收佢哋嘅國家,都可能會捨棄佢哋,最近英國就打算推出5項計劃,希望減少移民數目;雖然計劃並未直接指向攞住BNO移居英國嘅香港人、黃絲或黑暴分子,但將來嘅事,邊個肯定呢?

師說新語|五成中學生嚴重抑鬱 「長缺」學生最需要什麼?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回答議員的質詢時,表示全港中小學向局方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截至今年已有27宗,比過去三年有上升的趨勢。當中副秘書長更呼籲全港學校開展「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當中包括審視學生的功課量及測驗考試安排、舉辦「精神健康日」、設置「精神健康角」及鼓勵師生互相做出關懷的手勢及動作。究竟這一連串的舉措,是否能有效降低學童的自殺率呢?

來論 | 蔡英文又吃香港豆腐

蔡英文所謂「應要有尊嚴的和平」,其實就是以「兩岸互不隸屬」前提的維持現狀,所謂不要「香港式的和平」,其實就是反對以「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為基礎的和平,這是典型的「兩國論」論調,「台獨」的內核並沒有任何變化。

來論|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身份證 「數字灣區」大勢所趨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方案提到,要推動粵港澳政務服務一體化,包括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和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推出7項任務,用3年打造「數字灣區」,計劃於2025年基本完成。

來論|鼓勵生育建議(二):放寬法例限制 優化支援配套

為鼓勵生育,筆者隨同新民黨向政府提出了不少建議,冀能透過多管齊下提升生育率,舒緩香港長遠的人口問題,當中除了需要經濟支援,亦需要其他配套。就此,筆者建議了政府研究放寬使用輔助生育科技的法例規限,以及要求改善託兒服務,和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務求從多方面減少夫婦計劃生育時的顧慮。

南腔北調|沙特ETF在港掛牌上市 讓世界看到自信香港

11月29日,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在香港成功掛牌發行規模為10億美元的沙特阿拉伯ETF,國際投資者可以採用港幣和人民幣兩種貨幣進行交易。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為基石投資者,基金專注投資與追蹤沙特交易所的5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的指數,交易所市值最大、全球市值排名第三的沙特阿美也是基金可以投資的標的。

來論|投票是義務更是責任

2023年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投票。連日來,特區政府各個部門及社會各界,齊齊行動起來,通過各種途徑,齊齊呼籲市民充分履行公民參加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力,履行公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法定義務,積極投票,優中選優,選出能夠切實代表自己利益,能夠推動社區建設的代言人。以實際行動支持愛國者治港,支持完善香港選舉機制,支持完善地區治理,共建美好新社區。

筆是機場|羅冠聰疑被親兄割席 事件應該咁分析!

近日,網上出現一則帖文,引嚟各界高度關注,話說喺某個社交平台,一個自稱係羅冠鵬、即羅冠聰哥哥嘅人,發文表示自問係一個土生土長愛國愛港嘅中國人,除咗表示自己同羅聰三年多無聯絡之外,仲聲明要同羅冠聰正式斷絕關係,指羅冠聰喺外地不斷鼓吹「港獨」,同埋倡議外國制裁自己嘅國家同成長嘅城市,表明羅冠聰呢啲言行與佢無關。由網上報道可見,有唔少媒體喺度帶風向,一時話呢個社交帳號發帖唔多,一時又話第一個帖只係喺20多日前發布,質疑其真偽;其實,筆者都好鍾意同人分析下唔同嘢,不如等筆者又解拆下呢個「羅冠聰疑被親兄割席」事件簿。

點擊香江|釐清憲法邏輯 展現憲制擔當

對於香港來說,學習貫徹憲法不僅關乎築牢「治」的根基,更關乎做強「興」的動能。香港社會各界應深刻認識「一國兩制」的憲法邏輯,充分展現香港的「憲制擔當」,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做出「香港貢獻」。

山野論道|疑似「採生折肢」式乞討重現本港

日前行經國際金融中心(IFC)天橋,看見背景蹊蹺的殘疾人乞討重現本港。這一類的乞討,曾經在內地氾濫過,後來被證明系非法集團操縱,受到國家的強力打擊,在大城市幾乎絕跡,內地朋友反映在三線城市的陰暗角落的夜間偶有出現。在疫情前,此類乞討轉移陣地,曾經在本港街頭出現過。後來,一方面應該是受到紀律部隊的調查,一方面因為疫情來臨封關,消失了幾年。卻沒想通關之後,隨着人流的恢復,這類蟄伏多年的現象又在本港沉渣泛起。糾其原因,一是本港人員流動相對不設限,二是利用不知情下的同情心,三是本港還在用現金,適合其交易特點,另外就是相應的懲戒法規缺乏,所以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