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一位在港47年英國人眼中的香港民主發展

1978年我初到香港時,談不上有任何民主可言。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直接任命,並無諮詢香港市民,而立法局的所有成員亦由麥理浩委任。這種安排除了在港英政府結束管治前略作改動外,幾乎貫穿整個殖民時代。中國深知情況必須徹底改變,才可應對未來挑戰。

久慧說法|警惕不法之徒煽惑抵制立法會選舉

四年一屆選賢與能的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7日投票,社會各界齊心協力,鼓勵全民踴躍投票。政府積極做好票站部署,新增各類利民便民投票安排,包括公務員、醫護及少數族裔的專屬票站,亦設安老外展及邊境票站。

來論|從全運到選舉 香港正書寫未來新篇章

近日香港的兩單大新聞——全運會同立法會選舉,成為全城熱話。有人話呢啲係「官方劇本」,又話係「做騷畀人睇」。但若果我哋放低偏見,實事求是睇清楚,就會發現呢兩件事背後,正係反映緊香港喺「一國兩制」下嘅新定位同新機遇。

一位在港47年英國人眼中的香港民主發展

1978年我初到香港時,談不上有任何民主可言。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直接任命,並無諮詢香港市民,而立法局的所有成員亦由麥理浩委任。這種安排除了在港英政府結束管治前略作改動外,幾乎貫穿整個殖民時代。中國深知情況必須徹底改變,才可應對未來挑戰。

久慧說法|警惕不法之徒煽惑抵制立法會選舉

四年一屆選賢與能的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7日投票,社會各界齊心協力,鼓勵全民踴躍投票。政府積極做好票站部署,新增各類利民便民投票安排,包括公務員、醫護及少數族裔的專屬票站,亦設安老外展及邊境票站。

來論|從全運到選舉 香港正書寫未來新篇章

近日香港的兩單大新聞——全運會同立法會選舉,成為全城熱話。有人話呢啲係「官方劇本」,又話係「做騷畀人睇」。但若果我哋放低偏見,實事求是睇清楚,就會發現呢兩件事背後,正係反映緊香港喺「一國兩制」下嘅新定位同新機遇。

品評四方|致敬彭湃和彭士祿:相續締偉業 虎父無犬子

彭士祿是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者,廣東海豐人(1925年至2021年,享壽96歲),革命先烈彭湃(1896至1929年,犠牲時僅33歲)的兒子。

來論|從人工智能到醫學革命:港科大醫學院的戰略布局與國家使命

特區政府終於決定揀選香港科技大學來籌建香港的第三家醫學院。這可說是眾望所歸的決定。對此,筆者感到特別高興,不單純是因為公立醫院長期短缺醫生,急需有生力軍,或是因為筆者一直支持由港科大來籌建新醫學院,而是因為這家新醫學院對香港及國家發展均甚具戰略意義,也可說是現屆特區政府對應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作為戰略目標的一大有力及有遠見的部署。

品評四方|為什麼姓氏和籍貫重要?我們都是「行走的祖先」

百家姓的排序為什麼是趙錢孫李?為什麼通常劉關張三姓同時提起?台灣館長陳之漢最近為什麼專程替賴清德到福建省尋根?思考這些問題其實都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籍貫和姓氏對在世的每一位炎黃子孫來說,都等同於是各自的「行走的祖先」。

筆是機場|難民申請定居5年變20年 人生有幾多個廿年先?

喺之前一篇文章,筆者就指出,唔少喺英國嘅港人,其實都生活得唔開心,有人性格變得內向,準備返香港生活,亦有人喺網上大罵英國係「垃圾國家」,表明要返香港,唔同人喺英國有唔同遭遇,但都係指向一件事,就係喺英國生活唔多掂。最近,筆者喺網上睇到單新聞,又關英國事,今次講難民申請定居安排,本身等五年,而家可能要等廿年,真係唔係講笑,廿年 ... 人生有幾多個廿年呀?

來論|日本強必盜寇弱必卑伏 殺雞儆猴正當其時

日本是一個島國,歷史文化底子單薄,雖自隋唐開始便拚命吸收中華文化以自補,但其民族性仍不能避免島國人的狹隘、短視與計算眼前小利等缺陷,與文化雄渾,胸懷廣闊,眼光高遠的中華民族根本無法相比。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