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新社聯舉辦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分享會 把握「十五五」戰略定位與香港發展新機遇

為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探討香港在國家「十五五」規劃中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機遇,新界社團聯會於11月8日舉辦「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分享會」,吸引了60多名來自新界各區及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與。

點聲|投出莊嚴一票 共繪香港美好未來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區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二次立法會換屆大選。這不僅是對「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的堅定延續,更是一次檢視香港高質量民主實踐的重要契機——它深深植根於香港的歷史血脈與現實需求,為「一國兩制」下的民主發展寫下生動註腳。​

(有片)港故事|打破尺碼偏見 香港婚紗店為大碼新娘定製「幸福戰袍」

「白幼瘦」、「螞蟻腰」、「直角肩」……當社會將「以瘦為美」奉為女性身體的唯一標準,無數女性在鏡前反覆審視自己的身形,陷入難以擺脫的焦慮。而當面臨她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婚禮,這種因身形規訓帶來的自我懷疑,往往被放大到極致:「我能否穿得下那件夢中的婚紗?」
代表委員之聲

點聲|投出莊嚴一票 共繪香港美好未來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區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二次立法會換屆大選。這不僅是對「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的堅定延續,更是一次檢視香港高質量民主實踐的重要契機——它深深植根於香港的歷史血脈與現實需求,為「一國兩制」下的民主發展寫下生動註腳。​

點聲|立選擔重任 投票創未來

大街小巷旗海飄揚,各區參選人的街頭宣傳站此起彼落,激昂的宣講與市民的詢問交織不息,共同拉開了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盛大戰幕。

點聲|我哋獅子山下相遇 一齊追逐理想

隨着時間推移,12月7日將是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關鍵日子。在這個時刻,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積極參選,展現出對未來的期望。

來論|緊扣國家戰略導向 找準香港經濟發力點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為國家未來發展繪就宏偉藍圖,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系統闡釋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與路徑方向。
三思十五談

三思十五談|保險業如何助力內地企業出海?容永祺:可為其提供風險管理保障

特首施政報告連續四年提及風險管理中心建設,關乎香港保險業發展。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長容永祺作客點新聞訪談節目《三思十五談》,就香港保險業發展接受嘉賓主持何建宗博士專訪。

三思十五談|土地分散生產成本高 漁農業代表陳博智:香港農業需走集約化、高增值之路

香港漁農業雖然在經濟中的佔比不高,但仍在保障本地食品供應和維護傳統文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而伴隨社會發展,漁農業又可以有哪些創新突圍之法呢?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作客點新聞訪談節目《三思十五談》,接受嘉賓主持何建宗博士專訪。

三思十五談|香港元素融入華服設計 陳嘉賢博物館尋靈感

SPARKLE COLLECTION創辦人、德國寶集團執行董事陳嘉賢作客點新聞訪談節目《三思十五談》,接受嘉賓主持何建宗博士專訪。

三思十五談|港中大校長盧煜明:香港創科發展需擁抱大灣區市場

盧煜明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多年來對知識產權保護尤為關注和重視,早在大學期間,盧煜明已經開始申請自己的醫學領域專利權。而現在,他亦致力於讓學生盡早接觸了解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內容,鼓勵有適合研究成果的學生盡早開展知識產權申請。
港人北上

(有片)港人在廈門|廈門第一家港資獨資企業創始人曾琦的40年創業路

81歲的宏泰集團董事長曾琦博士,從1984年他作為改革開放後首位赴廈投資的港商算起,已在這片熱土耕耘四十年。當年在廈門創辦的小型加工廠「永泰電子廠」,如今已發展為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多元化經營的大型集團。

(有片)港人在廈門|從香江唱到鷺島 衛蘭廈門演唱會前打卡熱門景點

演唱會前夕,香港歌手衛蘭選擇用一場輕鬆的City Walk來了解這位素未謀面卻充滿魅力的「朋友」:在沙坡尾和貓街感受文藝氣息,於鷺江夜遊船上與海風、夜景相伴,哼唱《My Cookie Can》;跟隨本地博主走進八市,各式各類的海鮮、香氣撲鼻的五香、傳統甜點滿煎糕等地道風味讓她連連用閩南語讚嘆「好呷!」弄深處的蘭厝咖啡館則提供了片刻寧靜,迷你音樂互動中廈門人的熱情問候「廈門歡迎你」甚至讓她感動落淚。

(有片)港人在廈門|港人老闆東南亞菜?這家店在廈門已開19年

一句地道閩南語或許會難倒香港人梁濱,但要論如何將「長期主義」貫徹到經營、生活的方方面面,梁濱卻自有智慧之道。他經營的「香遇巴厘」印泰餐廳已有19年的歷史,如今已成為了廈門人心中的東南亞菜啟蒙經典。

(有片)港人在廈門|古早味的接班人:一個香港年輕人在廈門做泡麵

一碗承載着廈門人記憶的「廈門泡麵」——雙山牌沙嗲味即食伊面,其風味的守護與革新者,竟是一位香港青年李堅豐,人稱「泡總」。
港故事

(有片)港故事|打破尺碼偏見 香港婚紗店為大碼新娘定製「幸福戰袍」

「白幼瘦」、「螞蟻腰」、「直角肩」……當社會將「以瘦為美」奉為女性身體的唯一標準,無數女性在鏡前反覆審視自己的身形,陷入難以擺脫的焦慮。而當面臨她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婚禮,這種因身形規訓帶來的自我懷疑,往往被放大到極致:「我能否穿得下那件夢中的婚紗?」

【預告】港故事|做新娘的「美麗魔術師」 為大碼女孩找回自信

「找不到一件穿得下又漂亮的婚紗」這是太多大碼新娘的共同焦慮。在香港,有一位婚紗店主Fiona,用巧手與匠心,為不同身形的女性改寫美的定義。她和丈夫共同創辦的婚紗店HW Bridal以「大碼婚紗」聞名,堅持為每位新娘量身定製專屬的幸福戰袍,令新娘擁有獨一無二的美麗。無論是被多間婚紗店拒絕的大碼新娘,還是從不敢嘗試魚尾裙的女孩,都在她的巧手下找回自信,綻放獨特光芒。

(有片)港故事|從「貪玩」到神還原「九龍城寨」 工程師用微縮模型紀錄香港煙火氣

「世界真細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迪士尼的《小小世界》,濃縮了各國文化的精華,而正在山頂展出的「細看香港微型藝術展」,方寸天地間,濃縮了香港十八區的多姿多彩。熙熙攘攘的「廟街」、熱熱鬧鬧的「九龍城寨」、煙花璀璨的「維港」⋯⋯這些精美的作品,出自快樂微型藝術會的藝術家之手,在他們手中誕生的,不僅僅是凝聚一代人集體回憶的香港微縮模型,更是用方寸空間記錄的港人生活史。

(有片)港故事|與蛇共舞五十載 「女蛇王」周嘉玲讓蛇羹走向世界|甲亢哥點讚的香港美食

「蛇羹太好吃了!」不久前,擁有3800萬粉絲的美國現象級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在香港品味了人生中的第一碗蛇羹,吃完忍不住說「我愛香港」。在香港,有多家知名蛇店,深水埗「蛇王協」就是其中之一,招牌蛇羹除了讓街坊難忘,更吸引很多外國老饕,將香港味道帶到全球。其店主,「女蛇王」周嘉玲(玲姐),與蛇相伴五十載,蛇對於她來說,承載了人生,還有街坊鄰里濃濃的人情味。
我不是老外

我不是老外EP23|烏克蘭「中國通」耶果 用相聲幽默打破「老外」標籤

這位來自烏克蘭、喜歡相聲和踢足球的男子,叫耶果(Yegor),在中國生活已經差不多15年,對中文的了解可以說熟絡於心,甚至連中國人都可以被他逗得笑個不停。

我不是老外EP22|外國姑娘遊故宮 :好看!好吃!好多外國人!【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隨着中國過境免簽政策全面優化,越來越多外籍遊客入境體驗中國文化,而首都北京無疑是其中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一起跟隨白俄羅斯姑娘Nico的腳步,開啟一場充滿文化魅力的故宮之旅吧!

中比連連看EP2|華夫餅X雞蛋仔 比利時特色小食類似港人「兒時味道」?【國際拍客特別篇】

源自比利時的華夫餅,從外觀上看起來,與港人熟悉的街頭小食雞蛋仔有幾分相似。

我不是老外EP21|英國寶媽河南義務教英語 「希望孩子們未來有更多機會和選擇」

英國伯明翰姑娘Dee因痴迷中國文化來到深圳,邂逅豫籍丈夫後,帶着寶寶回到河南南陽唐河大河屯鎮鄉村。這裏的鄉村小學曾是她丈夫、公公及小姑子就職或就讀的地方,如今成為她義務教授英語的課堂。
以禮相待

以禮相待|半肥瘦叉燒飯哲學:Catherine Tong如何「牽手」志願公益 讓香港「剛剛好」溫暖

在香港——這座高樓林立、充滿故事的城市,每天有超過七百萬人為目標而奔忙,有多少人,願意放慢腳步,不為自己,而是為他人?

以禮相待|從「攪弄風雲」到「精耕細作」:百圖生科CEO劉維的跨界旅程

作為一位資深的風險投資家與企業家,劉維的人生故事充滿靈感與啟迪。面對自己在風投行業的纍纍碩果,他選擇離開,投身到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的交叉領域,創立了生物科技公司 BioMap。本次《以禮相待》(Be My Guest)專訪中,劉維跟我們分享了他在「人生轉型」背後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未來科技創新和實踐的洞見。

以禮相待|「跨界作家」眼中的中國:打破刻板印象 領略「大有不同」

來自法國的學者羅弘已在中國生活了將近25年。中國的高速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他做出了長期留在中國的決定。最近,羅弘出版了新作《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內斂的超級大國與孤立的霸權》,而他的寫作動機源自朋友的一句疑問:為什麼要在中國這樣一個「負面消息滿天飛」的國家待這麼久?由此他意識到,西方媒體筆下的中國總是負面的形象,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生活體驗,客觀告訴法國人、歐洲人中國是什麼樣的。

以禮相待|港大地質學家錢煜奇:神奇月壤「附魔」香港科研 攜手共進拉近「地月距離」

我們節目的主人公錢煜奇博士正是在2013年進入中國地質大學攻讀地質學。彼時校內對嫦娥三號的熱烈研究氛圍令他對月球的相關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也令他意識到中國探月任務距離自己並不遙遠。
社區動態

新社聯舉辦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分享會 把握「十五五」戰略定位與香港發展新機遇

為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探討香港在國家「十五五」規劃中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機遇,新界社團聯會於11月8日舉辦「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分享會」,吸引了60多名來自新界各區及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與。

迎全運 「高峰對決 黃大仙獅山行」順利舉辦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由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承辦,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契機。由九龍社團聯會黃大仙地區委員會主辦、民政事務總署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及國際獅子會中國港澳三○三區合辦專題活動 ——「高峰對決 黃大仙獅山行」,於昨日(29日)順利舉行,吸引逾1000人參與。

黃大仙各屋邨強化滅蚊 房署派免費蚊怕水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26日)公布本港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患者是一名住在鳳德邨的82歲婆婆。房委會今日(27日)在社媒發文表示,房屋署在收到通知後隨即提升了黃大仙區各屋邨的防蚊工作級別 ,全力守護居民健康。 

思法·青見舉辦菁英法律研修證書課程 傅健慈頒結業證書

香港青年法律人團體思法·青見與香港管理學院合辦菁英法律研修證書課程,一連三個周末於中環舉行,並於10月26日下午順利完成並舉行結業式。
中企服務

在港中資暖心關懷 為長者家庭入戶驗窗

中建興業義工隊聯合東區關愛隊在東區居民社區開展「精築小家·幸福萬家」入戶驗窗關懷行動,重點為長者家庭排查防風隱患,以實際行動踐行在港中資企業社會責任。

兮文財經觀察|跨越十字路口——香港在挑戰中探尋新機遇(二之一)

維多利亞港的船隻穿梭不息,中環的燈火與繁星交相輝映,香港用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續寫着自己的傳奇: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場融資141億美元,位居全球之首;香港聯交所日均成交高達2,4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幅118%;外匯基金總資產穩健增長至42,971億元……這一系列驚艷的數據共同力證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非凡的韌性與魅力,清晰地勾勒出香港依託「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時所迸發的巨大能量。

金融知識進校園 集友銀行舉行防詐騙金融安全講座

日前,集友銀行在香港創知中學舉辦了「中企金融服務進社區專題講座」,為約1000名學生及老師帶來了一場防詐騙與金融安全講座。此次活動旨在提高師生們的金融風險防範意識,幫助識別常見的詐騙手段,同時介紹該行在金融安全保障方面的創新舉措及專業貼身服務。

(有片)「樺加沙」襲港後 中國建築義工隊快速清障助社區復常

9月24日,「樺加沙」襲港期間,香港多處社區因樹木倒塌或水浸受到影響。中國建築社區應急義工隊,應政府要求,出動多組義工分隊,協助社區清理路障,恢復日常生活。
一帶一路香港故事

「一帶一路」香港故事|霍啟剛:香港演藝博覽將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

一帶一路總商會發起「一帶一路的一百個香港故事網上巡禮」,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獻禮。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今日(23日)講述去年舉辦的首屆香港演藝博覽在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方面取得成功,香港藝術發展局將繼續利用該博覽,加強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合作與聯繫。

「一帶一路」香港故事|陳曉峰:積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法律支持

一帶一路總商會發起「一帶一路的一百個香港故事網上巡禮」,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獻禮。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主任陳曉峰22日講述香港區域仲裁中心專注於服務亞非地區等逾49個國家,將法律規則轉化為各方可信賴的合作基石。

「一帶一路」香港故事|林顥伊:港青是「一帶一路」積極參與推動者

一帶一路總商會發起「一帶一路的一百個香港故事網上巡禮」,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獻禮。一帶一路青聯網創會會長林顥伊今日(21日)講述她推動一帶一路總商會與香港青聯共同成立「一帶一路」青聯網,推動青年互動交流,吸引青年人才選擇香港作為發展基地,並為香港青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助力。

「一帶一路」香港故事|潘楚穎:「一帶一路」倡議在商界促進互信融合與包容

一帶一路總商會發起「一帶一路的一百個香港故事網上巡禮」,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獻禮。聲白集團董事局成員兼品牌及零售總裁潘楚穎今日(20日)講述聲白集團在越南、柬埔寨、東盟等地區深耕產業,加強與香港的商業聯繫,共同推動製造業邁向卓越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