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李慧琼及陳勇等人赴烏蛟騰村 探望抗日烈屬

香港抗戰時期,沙頭角烏蛟騰村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重要的據點之一。當時烏蛟騰全村有五百多名村民,直接參加抗日游擊隊的就有39人,逾九成村民組織起來,幫助游擊隊送情報、放哨、宣傳抗日等。

港青感受首都之美 認識低空經濟發展潛力

由深水埗居民聯會主辦、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及元州之友社協辦的「北京低空經濟考察之旅」,昨日(11日)順利完成了4日3夜的旅程。今次旅程由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創會主席張霆邦、深水埗居民聯會理事長陳偉明等帶領,有20多位來自深水埗的基層青年參與,親身體驗首都之美以及低空經濟在內地的發展。張霆邦表示,今次行程包括故宮、中國共產黨歷史館、八達嶺機場、延慶區低空經濟展示中心等,團員不但更了解國家、首都以至故宮的歷史,國內低空經濟的發展亦讓青年們大開眼界,拓闊了他們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視野。

「星耀社區·少年中國說」圓滿落幕 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

為慶祝國慶76周年,由北區社會服務聯會、五豐行有限公司及民建聯北區支部聯合主辦的「星耀社區·少年中國說」系列活動,日前圓滿落幕。活動已連續第三年舉辦,今年分為兩大單元,包括「親子漢服之旅」以及「才藝大賽暨社區嘉年華」,以多元形式弘揚中華文化,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
代表委員之聲

點聲|聽民意 做實事 李家超率隊落區寫施政報告

香港特首李家超為了制定新一份施政報告,親自帶領管治團隊走進社區,深入基層,聆聽市民心聲。這種「落區聽民意」的務實作風,正是本屆政府「為民接地氣、辦實事」施政理念的最佳體現。政府高官不再只是坐在辦公室裏制定政策,而是真正走到街頭巷尾,了解市民的實際需求,讓政策更貼地、更符合民生所需。

點聲|加強北部都會區頂層設計 創制度優勢助力香港發展

受惠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以及良好營商環境,特區政府日前公布本港第二季經濟增長預估數字,第二季GDP上升了3.1%,連升了十個季度,增長亦高於市場預期,連同政府早前公布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均力證香港不但充滿經濟活力,營商環境以至穩定性更是其他地方難以比擬,未來政府還會在多方面持續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力。筆者認為,發展北部都會區能進一步提升香港競爭力,理應加強北部都會區頂層設計,既創造制度以及政策優勢,也藉此與深圳共同開展合作研究,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繼續在不確定的外圍環境下發展以及壯大。

點聲|國家移民局推港澳跨境便利政策 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移民管理局近期推出多項便利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的新政策,包括優化人才簽注、擴大個人遊城市、延長商務簽注停留期等。

點聲|立足灣區,科技賦能:關於特首新施政報告的建議

香港金融科技的突破需以「制度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為路徑。通過構建科技產業金融循環體系、優化基礎設施、強化監管能力、深化人才合作,香港可鞏固其作為全球金融科技樞紐的地位。預計到2028年,香港將形成千億級金融科技產業集群,國際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首選平台地位更加穩固。
港人北上

港人北上|港生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探秘濟南靈岩寺

《黑神話:悟空》遊戲第三章畫面的取景地——靈岩寺,為中國「四大古剎」之首。來自山東大學的三位香港學生羅成鈞、任俊宇、賴俊吉,日前專程前往濟南靈岩寺景區打卡,跟隨悟空的腳步,探秘塔林、觀賞羅漢、品茗製香。

天安門廣場觀升旗儀式 港生:一起大聲唱國歌很感動

凌晨三點,近40位來自香港的學生出發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他們參加的是由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於4月20日至25日舉辦的「走進首都·書寫中國」香港青少年文學交流營活動,期間將在北京參觀學習。

港人北上|港生體驗「黑科技」登泰山 輕鬆挑戰「十八盤」

最近,泰山景區的登山助力機器人憑實力火爆「出圈」。來自山東大學的港生羅成鈞、任俊宇日前赴泰山景區進行體驗,輕鬆挑戰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十八盤」,「黑科技」帶來的登山便利讓他們的登山體驗「如履平地」。

港人北上|深圳創業27載 港人傳承非遺老字號涼茶品牌

「太清」字號最早於1881年由先祖賴太清於廣東普寧梅塘鎮創立。作為賴氏第五世孫的賴逸珊,傳承先祖絕學,1997年,從香港北上深圳復興「太清號」。「太清涼茶」在疫後轉型升級,重啟拓張步伐,開入南頭古城,中英街等文化時尚街區,今年門店規模計劃再增開20餘家。
港故事

(有片)港故事|從「貪玩」到神還原「九龍城寨」 工程師用微縮模型紀錄香港煙火氣

「世界真細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迪士尼的《小小世界》,濃縮了各國文化的精華,而正在山頂展出的「細看香港微型藝術展」,方寸天地間,濃縮了香港十八區的多姿多彩。熙熙攘攘的「廟街」、熱熱鬧鬧的「九龍城寨」、煙花璀璨的「維港」⋯⋯這些精美的作品,出自快樂微型藝術會的藝術家之手,在他們手中誕生的,不僅僅是凝聚一代人集體回憶的香港微縮模型,更是用方寸空間記錄的港人生活史。

(有片)港故事|與蛇共舞五十載 「女蛇王」周嘉玲讓蛇羹走向世界|甲亢哥點讚的香港美食

「蛇羹太好吃了!」不久前,擁有3800萬粉絲的美國現象級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在香港品味了人生中的第一碗蛇羹,吃完忍不住說「我愛香港」。在香港,有多家知名蛇店,深水埗「蛇王協」就是其中之一,招牌蛇羹除了讓街坊難忘,更吸引很多外國老饕,將香港味道帶到全球。其店主,「女蛇王」周嘉玲(玲姐),與蛇相伴五十載,蛇對於她來說,承載了人生,還有街坊鄰里濃濃的人情味。

(有片)港故事|漢服日常新風尚  漢服愛好者馨雅:將中華文化之美融入生活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華夏之美,自古便以衣冠為始。春秋深衣的婉約,漢朝曲裾的流暢,唐代襦裙的華美,宋朝褙子的優雅,明代補服的端莊,漢服以其獨特的審美意趣,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今日的香港,不少年輕人鍾情漢服文化,他們不僅將漢服視為一種傳統服飾,更嘗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令這份古老的美在現代都市中綻放新的活力。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博士生馨雅,便是其中一位漢服文化的狂熱愛好者。

港故事|一本漫畫入門雙節棍成武師 他在香港傳承李小龍武魂!

提起功夫,相信每個人心中都不禁響起他的名字:李小龍。二十世紀70年代,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在全世界掀起一股「雙節棍熱潮」,一時間引來無數模仿者⋯⋯白駒過隙,儘管李小龍已經離開人世50餘載,在香港仍有一群人凌厲地舞動着雙節棍,傳承李小龍的武魂! 荔枝角,一棟不起眼的唐樓裏,有一間雙節棍武館,面積不大,可容納約20人。每逢星期六、日,一群雙節棍愛好者會在這裏練棍,其中最小的武者只有6歲,而年紀最大的「大朋友」則已將近74歲。 這間武館,就是「香港雙節棍總會」。該會創辦人兼總教練劉萬梁,由十一、二歲開始接觸雙節棍,從玩到教,已接近28載。
我不是老外

我不是老外EP20|扎根20年 英國插畫師用畫筆描繪「中國之美」

從英國鄉村到中國大理,Jason的人生軌跡因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而改變,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絢麗畫卷。這位被中國文化「勾了魂」的「歪果仁」,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活出了別樣精彩,「咔咔」出書分享奇妙經歷。

我不是老外EP19|瀋陽讓他有了根 敘利亞咖啡師:我覺得自己從來不是外人

在古樸的遼寧省瀋陽市八經街咖啡小巷中,上百年的歷史老街、奢侈闊氣的歐式公館交融而生,孕育了一百多家各具特色的咖啡小店,也成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城市打卡點之一。敘利亞人林聖開(英文名:Naseem)創辦的藝術咖啡店NASOMATTO就坐落在這條巷子裏。

我不是老外EP18| 阿拉就是上海人 比利時音樂人:下飛機那一刻就覺得感覺對了

2008年,高悅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彼時,他隨比利時音樂學院的打擊樂團來上海參加演出,「當我走下飛機的那一刻,我立刻就被這座城市深深吸引了。儘管我之前從未到訪過上海,但當時就是覺得感覺對了。」儘管只在上海生活了短短兩周,但一回到比利時,高悅就和父親說,「我要搬到上海。我的父親還有些驚訝以為我在開玩笑,但我真的實現了這個決定,來到上海音樂學院繼續我的學業。」

我不是老外EP17|愛嗦粉的英國「表妹」:我的中文都有螺螄粉味了!

「二兩,加鴨jio,加豆腐bo!」這位正用地道廣西方言點單螺螄粉的金髮姑娘,是來自英國、已在柳州生活12年的蘇菲。
以禮相待

以禮相待|半肥瘦叉燒飯哲學:Catherine Tong如何「牽手」志願公益 讓香港「剛剛好」溫暖

在香港——這座高樓林立、充滿故事的城市,每天有超過七百萬人為目標而奔忙,有多少人,願意放慢腳步,不為自己,而是為他人?

以禮相待|從「攪弄風雲」到「精耕細作」:百圖生科CEO劉維的跨界旅程

作為一位資深的風險投資家與企業家,劉維的人生故事充滿靈感與啟迪。面對自己在風投行業的纍纍碩果,他選擇離開,投身到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的交叉領域,創立了生物科技公司 BioMap。本次《以禮相待》(Be My Guest)專訪中,劉維跟我們分享了他在「人生轉型」背後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未來科技創新和實踐的洞見。

以禮相待|「跨界作家」眼中的中國:打破刻板印象 領略「大有不同」

來自法國的學者羅弘已在中國生活了將近25年。中國的高速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他做出了長期留在中國的決定。最近,羅弘出版了新作《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內斂的超級大國與孤立的霸權》,而他的寫作動機源自朋友的一句疑問:為什麼要在中國這樣一個「負面消息滿天飛」的國家待這麼久?由此他意識到,西方媒體筆下的中國總是負面的形象,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生活體驗,客觀告訴法國人、歐洲人中國是什麼樣的。

以禮相待|港大地質學家錢煜奇:神奇月壤「附魔」香港科研 攜手共進拉近「地月距離」

我們節目的主人公錢煜奇博士正是在2013年進入中國地質大學攻讀地質學。彼時校內對嫦娥三號的熱烈研究氛圍令他對月球的相關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也令他意識到中國探月任務距離自己並不遙遠。
社區動態

李慧琼及陳勇等人赴烏蛟騰村 探望抗日烈屬

香港抗戰時期,沙頭角烏蛟騰村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重要的據點之一。當時烏蛟騰全村有五百多名村民,直接參加抗日游擊隊的就有39人,逾九成村民組織起來,幫助游擊隊送情報、放哨、宣傳抗日等。

港青感受首都之美 認識低空經濟發展潛力

由深水埗居民聯會主辦、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及元州之友社協辦的「北京低空經濟考察之旅」,昨日(11日)順利完成了4日3夜的旅程。今次旅程由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創會主席張霆邦、深水埗居民聯會理事長陳偉明等帶領,有20多位來自深水埗的基層青年參與,親身體驗首都之美以及低空經濟在內地的發展。張霆邦表示,今次行程包括故宮、中國共產黨歷史館、八達嶺機場、延慶區低空經濟展示中心等,團員不但更了解國家、首都以至故宮的歷史,國內低空經濟的發展亦讓青年們大開眼界,拓闊了他們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視野。

「星耀社區·少年中國說」圓滿落幕 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

為慶祝國慶76周年,由北區社會服務聯會、五豐行有限公司及民建聯北區支部聯合主辦的「星耀社區·少年中國說」系列活動,日前圓滿落幕。活動已連續第三年舉辦,今年分為兩大單元,包括「親子漢服之旅」以及「才藝大賽暨社區嘉年華」,以多元形式弘揚中華文化,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

掃管笏白紋伊蚊指數達16.4 周浩鼎聯同食環署實地巡視跟進

因應政府當局公布屯門掃管笏白紋伊蚊指數達16.4,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及民建聯屯門支部團隊隨即聯同食環署進行跟進,要求當局在掃管笏一帶加強滅蚊。周浩鼎聯同食環署代表,今天(11日)在掃管笏一帶進行實地的巡視及跟進。
中企服務

華潤守正平台交易額破萬億 成立境外採購交易服務中心

7月30日,華潤現代服務旗下守正公司在深圳成功舉辦以「守正於心 交易於信」為主題的華潤集團守正平台交易額破萬億暨境外採購交易服務中心成立發布會。

集友銀行:嘉庚精神引領 以華僑金融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以金融為舟,載赤子丹心;以僑胞為橋,築家國大業。1943年,愛國僑領陳嘉庚在抗戰烽火中倡辦了集友銀行。從福建永安出發,扎根香港發展,歷經世紀風雨,集友銀行不僅架起了僑胞與祖國的資金橋樑,更以「以行養校、以行助鄉」的初心,開創了華僑金融的先河。

集友銀行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集友銀行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與實踐啟示

金融是「國之大者」,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間,就對金融領域一系列重大命題進行了深邃的前瞻思考和實踐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創性理念、開創性實踐,取得了標誌性成果,為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提供了源頭活水,對做好當下的金融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