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標籤

文化

(有片)張國榮跨越97紅鞋再現 修復背後故事公開

已故歌手張國榮逾20年前在演唱會上穿着的貝殼裙褲,設計前衛;歌手許冠傑約30年前在光榮引退演唱會穿上色彩鮮艷的外衣,背着降落傘從天而降,帶給觀眾無限驚喜。

屹立近半世紀 商務印書館旺角分館告別感謝大減價

位於彌敦道的商務印書館旺角分館一直默默地為社區提供服務,驀然回首,旺角分館已經和社群共同成長了四十八載,經歷了時代幾許變遷,也見證區內幾代讀者的成長。2023年,旺角分館完成使命,即將跟各位街坊道別。

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10·11開幕 面向全球徵片

6月2日,點新聞記者從平遙國際電影展組委會獲悉,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將於10月11日至18日在山西平遙古城舉辦,即日起正式面向全球徵片。

點聞1分鐘|黃鴨將再暢游維港 港鐵站成打卡點

巨型黃鴨下星期六會再下海展出,今日(6月1日)先在陸上登場。金鐘站E出口已化身小展區,貼了多隻大大小小的黃鴨。 每隻都有特別裝扮,有港鐵、小巴、的士、菠蘿油、一盅兩件、鐘樓、老蘭等造型。電梯及樓梯也見到黃鴨出沒,不少人都搶着打卡。 除了金鐘站,還有17個站有黃鴨。電車都會有,你有沒有遇到呢?

浴火重生!中世紀手作木藝重建 巴黎聖母院明年底重開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頂部被燒毀,尖頂倒塌,但主體建築得以保存。據外媒近日報道,中世紀木匠800多年前使用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藝,建造法國巴黎聖母院,如今世界各地頂尖木匠齊聚巴黎,以中世紀的工法重建聖母院。

法鋼琴家德勒沙爾7月來港 演奏莫扎特拉威爾等作品(附購票連結)

康文署7月中旬呈獻一場法國鋼琴家麗莎·德勒沙爾演奏會,屆時這位炙手可熱的年輕音樂家將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奏莫扎特、拉威爾、佛瑞和蕭邦的作品

10年消失10幢注定絕跡?尋找石屎森林中的老式騎樓

【點新聞報道】騎樓式建築,常見於唐樓。有腳的騎樓,亦稱作店屋(shophouse),用來形容底層用作經營商店的建築物。建築物下層以若干根石柱支撐,形成走廊或行人路,頂上就是用來居住的樓層。整幢建築宛若一位騎士「騎」在行人路上,故稱為騎樓。

(有片)楊潤雄搭電車「朝聖」港片拍攝地 「電影叮叮」加場全售罄

要論盡香港的電影故事,該從何說起?不如一同漫步中西區,遊一程電車、吹吹風?

(多圖)「潮劇·香港汕頭文化節」上演 感受非遺魅力

由香港汕頭社團總會主辦的2023年香港汕頭文化節綜合晚會「潮劇專場演出」,一連三日在香港大會堂上演,今日(29日)首場演出為「致敬經典 傳統名劇選場」,吸引大批觀眾到場觀看。

國家新規定!齊白石張大千等41名大師書畫作品禁出境

「國家文物局」公眾號今日(28日)發文,指國家文物局公布了《關於頒布1911年後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的通知》。

「我為國家航天點讚」總決賽舉行 獲獎選手:通過比賽更了解國家發展

由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主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藝術香港聯合主辦的「我為國家航天點讚!『中國太平杯·我愛我的祖國』香港校際作文暨普通話朗誦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今日(27日)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國家航天局、中國宇航學會現場發來賀信,祝賀大賽圓滿成功舉辦。

專題|港青弘揚傳統文化 不願漢服蒙塵

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不遺餘力共同推動國情及國民教育,提升市民的國家民族意識,以及加強大眾的愛國情懷及對國家的歸屬感。在學校教育方面,政府檢視小學和初中課程,增潤國史、國家地理等學習元素;而文化方面,則舉辦與中國歷史和文化有關的專題展覽,及透過在中國傳統節日舉辦全港節慶活動等。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是支撐國民身份認同感及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元素,因此,令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得以傳承及傳播尤為重要。

(多圖)香港故宮9月三星堆展 6大珍品不容錯過

中華文明的起源過去被認為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不過隨着考古的新發現,以三星堆文化為代表的古蜀文明,自成一系,佐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論說。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正是是長江流域地區重要的文化重心。本港今年陸續有三星堆展覽上演,向香港介紹公元前曾經出現於古蜀地區的燦爛文明。

(多圖)中電鐘樓活化後首秀 演繹本地10大非遺文化

康文署在中電鐘樓文化館新設「人為·非遺」展覽開放予市民參觀,展出10項屬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傳統工藝及表演藝術。

紐約愛樂樂團門票售罄 康文署推兩晚免費直播(附連結)

紐約愛樂樂團(樂團)於7月4日及5日(星期二及三)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的兩場音樂會,門票均已售罄。
相關度
相關度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