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訪 | 市民點睇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街訪 | 市民點睇

(有片)街訪|TikTok禁令催生共融 小紅書引領中華文化成新寵

美國政府對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短片分享平台TikTok「不賣即禁」的法令將於1月19日生效,大批自稱「TikToK難民」(TikTok Refugee)的用戶湧入小紅書,令小紅書在美國的下載量急升。自本周一(13日)起,小紅書內出現大量IP位址顯示美國的英文帖文。點新聞記者走向香港街頭,了解市民和遊客對此事的看法。

(有片)街訪|農曆新年臨近 市民熱衷兌換新鈔:「利利是是」咁過年

旺角滙豐大廈今日(14日)早上7點鐘便迎來了不少市民。根據現場報道,許多市民在清晨就已經排隊等候,期待能夠順利兌換到心儀的新鈔。

(有片)街訪|王星事件影響赴泰旅遊信心?市民批評當地治安明顯轉差

內地演員王星日前赴泰國「試鏡」後在泰緬邊境失聯,被「賣豬仔」到緬甸妙瓦底詐騙園區。儘管王星最終獲救,但事件仍然引起華人社群嘩然。點新聞記者今日(12日)就此事件進行街訪,詢問市民及遊客赴泰旅遊信心是否受影響。

街訪|香港戲院結業潮延續?市民:優質港產片或是一條出路

2024年香港戲院進入了「寒冬期」,短短一年間,就有9間戲院相繼宣布結業或停業,令人大感惋惜。嘉禾院線昨日4間戲院只售即日門票,一度惹結業疑雲。香港戲院還有沒有救?點新聞記者今日(11日)就也來到戲院,聽聽看市民對香港電影和戲院的看法。

街訪|關愛隊服務協議期過半 市民讚「多一個保障」

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簡稱「關愛隊」,是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政策,將全港18區會劃分成不同小區,廣納地區組織和團體成為小區的「關愛隊」,推展關愛活動,例如探訪有需要人士。現時當局跟關愛隊簽訂為期兩年的服務協議也過去大半,今日(10日)點新聞記者就去到各區,聽聽當區居民怎麼看關愛隊的服務?

(街訪)1.28億六合彩|澳門客來中環下注 打工仔趕吉時盼中頭獎買下公司

新年首次六合彩大獎的獎金累積至1.28億,吸引了眾多市民和外地遊客的熱情參與。今日(7日)是開獎日,不少市民抓緊最後機會下注。點新聞記者在熱門的中環士丹利街投注站現場,觀察到長龍已經排滿了士丹利街,工作人員介紹這幾天都是如此,在高峰時期,連威靈頓街也擠滿了人潮。一個鏡頭下甚至無法完全捕捉到壯觀的長龍景象。

(有片)街訪|2025新年新希望!市民:「升職加人工」最關鍵

【點新聞報道】聖誕元旦剛過,迎接新的一年,香港四處仍充斥着節慶的喜悅氣氛。新年新氣象,對於新的一年,大家總是充滿着不同的期待,點新聞記者日前來到香港街頭,聽聽不同人的新願望,以及啟德體育園未來發展的期待。

街訪|聖誕氣氛濃厚 西九聖誕市集成為港人首選

聖誕臨近,香港的街頭巷尾已開始洋溢着節日的氛圍。點新聞記者來到西九聖誕市集,探訪市民對於今年聖誕的看法,發現這裏成為了許多家庭和朋友聚會的熱門地點。

(有片)澳門新特首就職 市民:期待推出更多惠民政策

【點新聞報道】今日(20日)是澳門回歸25周年慶典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抵達澳門視察,並於今日出席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今天點新聞記者也走上街頭,聽聽澳門市民對新任特首和澳門回歸25年來發展的看法。

(有片)街訪|居民難忘解放軍施援 冀新班子以新思維迎難而上

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同時是候任特區官員宣誓就任的歷史時刻。自澳門回歸以來,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GDP由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增加至2023年的3795億澳門元,增長超過6倍。截至今年9月底,澳門財政儲備達到6170億澳門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市民生活亦不斷改善。點新聞記者走訪澳門大街小巷,訪問多名本地居民,分享他們對澳門變遷以至對新一屆政府的期望。

街訪|「安可組合」出道!合家歡好節目?美國遊客第一次見好興奮

由中央政府贈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大熊貓「安安」和「可可」今日(8日)在海洋公園閃亮登場,正式與公眾見面。海洋公園一早便人山人海,「安可」組合所在的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外更是大排長龍,吸引眾多參觀者前來一睹這對珍貴的國寶。

(有片)街訪|香港熊貓家族新成員將亮相 旅客盼街道融入更多熊貓元素

中央最新送贈給香港的兩隻大熊貓將於明日(8日)正式同公眾見面啦!今日(7日)將舉辦一系列亮相儀式,歡迎牠們的到來,你期不期待見面?最想要什麼熊貓周邊紀念品? 來自台灣地區的梁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在網上看到海洋公園的直播影片,很多大熊貓BB的互動很可愛,感覺這在台灣也比較少見,便約上朋友過來看看。她認為,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生物,具有一定代表性,加上香港有這麼龐大的熊貓數量,若能在本地街道融入一些熊貓元素,像是原創的logo或者圖案之類,相信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打卡參觀。 從南京來港旅遊的孫先生和孫太太這次主要是帶家中的孩子來海洋公園看看熊貓。他們表示,以前在四川也有看過熊貓,現如今,見到大熊貓能到香港乃至世界各地,他們也感到十分高興。孫先生也提及,家中的孩子也很喜歡購買熊貓玩偶,相信這類產品能吸引許多小孩及其家長,他也贊成香港用商業模式推動熊貓經濟。

(有片)記者觀察|多地遊客認「一簽多行」有助增來港意欲 香港仍需提升旅遊競爭力

深圳市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今日(1日)起可以申請辦理赴香港旅遊「一簽多行」簽注,在1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過7天。點新聞記者今日走訪福田口岸、上水和尖沙咀一帶,查看市況。 適逢周末的福田口岸非常繁忙,港人「北上」成潮,然而上午的出境口亦「不甘示弱」。深圳市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赴香港旅遊「一簽多行」簽注今起正式實施,記者實測出境人流相較之前有增無減,不過詢問的幾位市民均表示他們並非深圳戶籍,隨後記者前往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出入境服務大廳,有深圳居民坦言相較「一周一行」,實行「一簽多行」後更為方便。 上水再現「行李箱」 多為遊客自用 記者隨後來到上水站附近商舖,發現人流量有稍微好轉,但相較2019年之前水平仍有一段距離。據觀察,在一間提供母嬰、美妝、食品、日用品和醫藥保健品的連鎖藥妝店,顧客非常多,他們大多選購保濟丸、黃道益等藥品,亦有不少顧客選購衞生巾,而購買數量方面都算不上是「掃購」,相信是以自用為主。此外,一間售賣燕窩和海味等連鎖店舖生意亦十分興隆,有顧客在購物後將商品放入行李箱,有遊客向記者表示購買花膠等商品是想提前為不久後的農曆新年做準備。

(有片)街訪|「左行右立」還是「左右企定」?市民:趕時間可以走樓梯

港鐵早前推出全新宣傳短片及車站廣播,持續推廣「緊握扶手、左右企穩、安全要緊」的訊息,呼籲乘客在扶梯上站定,避免發生意外。11月,本港7日內連生3宗扶手電梯意外,皆因有人未站定跌倒而導致多人「骨牌式」倒下。近日,電梯禮儀又掀起網絡罵戰,究竟該「左行右立」還是「左右企定」?港鐵的「左右企定」宣傳又是否有效?聽聽市民怎麼說。

(有片)街訪|親見海南艦 港人哽咽:國家有這麼強的軍力保護國土好感動

「自己的國家有這麼強大的軍力,保護了自己的國土。」在親眼看到解放軍海南艦時,香港市民何先生哽咽地向點新聞記者講出自己的感受,表示自己此刻好感動,好興奮,好開心。 在何先生身後的,是今日(21日)剛剛抵達香港的海南艦。今日,由海南艦和長沙艦組成的解放軍海軍艦隊來到香港,海南艦駛入維港後停泊於招商局碼頭,有大批市民和遊客前來近距離觀賞,合照打卡。點新聞記者採訪了幾位香港市民,了解他們見到海南艦的感受。 香港市民何先生表示,見到國家強大的軍力保護國土,覺得很感動和極為高興,此刻他能近距離觀賞軍艦,心情更是覺得開朗。他告訴記者,他的很多朋友正在趕過來,希望一起欣賞國家的軍事力量。 香港市民吳女士則說自己頗為震撼與感動,因為軍艦就停靠在她家附近,她早上看到軍艦之後馬上和丈夫一同前往,見證這個美好的時刻。吳女士表示,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能夠有機會登艦參觀的話,那將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吳女士又希望有機會可以向軍艦上的士兵們表達自己的感激,她說:「有你們在,我們感到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