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訪 | 市民點睇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街訪 | 市民點睇

(有片+多圖)街訪| 與麥記咖啡的告別 市民:感覺可惜

香港麥當勞今早(4日)突然於手機App及社交平台宣布,麥當勞咖啡將於今日下午6時正式道別並暫停供應,包括優質濃香咖啡及優質即磨咖啡均為停售。有大批網民湧入社交網站留言表達不捨。點新聞記者今日街頭採訪市民對於麥當勞暫停供應即磨咖啡的看法。

(有片)街訪 | 香港市民:若日本認為核污水安全 應該自用而非排海!

【點新聞報道】對於日本即將開始排放核污水,你又點睇?你還會吃日本海產品,或者去日本旅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街訪|印傭未來僱用成本驟增 市民驚訝:畀唔起!

【點新聞報道】印尼政府計劃實施「印傭零收費」,進一步要求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僱主承擔額外的4000至5000港元招聘費用,加上原有費用,透過中介聘請印尼外傭的總費用或將激增至超過2萬港元。點新聞記者日前到灣仔街頭,訪問市民對該政策的看法。

(有片)街訪|疫後首個暑假 遊客如何玩轉香港?

疫情過後的第一個暑假,香港街頭迎來客流高峰。點新聞記者近日來到遊客聖地尖沙咀,採訪了一些來港遊客,旺角、中環、尖沙咀、維多利亞港……這些都是他們留過足跡的地方。讓遊客印象最深的是守護童心的香港迪士尼,以及本地市民向記者描繪了記憶中麥理浩徑的風景,同時他也向來港遊客推薦了他心目中香港獨有的景色。

街訪|施政報告公眾諮詢進行時 市民點睇?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會在10月25日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特區政府昨日(31日)就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詢。點新聞記者今日(8月1日)在港島進行街訪,聽市民心聲。

慶回歸|香港回歸26載 內地遊客有乜睇法?

「七一」將至,點新聞記者來到本港的遊客聖地尖沙咀,隨機採訪內地遊客,聽聽他們對於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的看法。

慶回歸|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 市民有咩期盼?

「七一」將至,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點新聞記者走上街頭,隨機採訪市民對於回歸的感受以及對香港未來的期望。梁小姐祝願香港未來和內地有更多合作交流,讓大家的生意越做越好。陳先生期待香港在國家和世界的發展中處於更重要的位置,令青年人有更多機會,祝願香港保持「新」的勁頭,不斷突破。鄭小姐祝願香港市民賺更多錢,而小攤檔主則希望香港社會能越來越趨於平和,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街訪|內地KOL競選港姐 市民點睇?

「2023香港小姐」今日(16日)進行第二輪面試,今屆港姐競選有不少人氣KOL參與,連無限高層樂易玲亦大讚今屆參賽選手「質素高」。點新聞記者今日(16日)於銅鑼灣隨機採訪,聽聽市民點睇?

街訪|大黃鴨時隔10年再游維港 市民點睇?

闊別十年,巨型橡皮鴨重游維港,今次還是「打孖上」。大黃鴨重臨香港,引起市民熱烈反響,大家爭相與大黃鴨合影留念。 金鐘地鐵站隨處可見大黃鴨的身影,不少市民在地鐵站內尋找大黃鴨「打卡點」,排隊影相。有小朋友穿着印有黃鴨公仔的衣服,拎着小橡皮鴨影相,更有姜濤粉絲專門帶姜濤公仔一起「打卡」大黃鴨。 陳先生接受點新聞採訪時表示,自己是剛好路過被吸引過來了,他覺得大黃鴨很可愛很吸引人。張女士表示,她的孩子看到大黃鴨的新聞就很興奮,她今天就專門帶小朋友來打卡,小朋友看到大黃鴨的心情也很激動。張女士還說,她十年前也看過大黃鴨,這次看覺得很熟悉,好像它又回來了,她形容大黃鴨肥肥的很可愛,她認為這次兩隻黃鴨一起來,象徵着好事成雙、團團圓圓。 從廣州番禺來的遊客劉小姐表示,她知道十年前大黃鴨也來過香港,但遺憾那次並沒有看到,因此這次專門來香港打卡。她說:「兩隻大黃鴨一起來,象徵着double luck。疫情過去,感覺香港經濟恢復很快,行街時看到街舖都開返。」 (點新聞記者嚴璐瑤報道;視頻攝製:林雋康,Sunny)

你點港|又到一年畢業季:學生未來計劃「大揭秘」!

畢業季到了,畢業生們到了步入社會的階段, 他們會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規劃呢?

(有片)街訪|香港生活壓力大 市民點睇?

鑽石山荷裏活廣場上周五(2日)發生疑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斬人案後,深水埗桂林街昨日發生倫常慘劇,一名29歲印度裔母親,疑似將3名年僅2至5歲的女童焗死。對於本港近期接連發生2宗命案,不少港人情緒波動,社會整體精神健康值得關注。點新聞今日(6日)隨機採訪,了解市民的睇法。

(有片)街訪|巴士港鐵齊加價 市民點睇?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30日)通過5間專營巴士公司的加價申請,加幅由3.9%至7%不等,新票價將於6月18日起實施。早前,港鐵亦調整機制,根據「可加可減」新機制,今年可加價2.3%,天星小輪上個月起兩條航線平均加價55%。面對各類公共交通相繼加價的情況,市民又會點睇?點新聞記者今日(31日)街訪,聽聽市民的心聲。

(有片)街訪|政府擬輸入多個行業外勞 市民點睇?

本港多個行業人手不足,消息指,政府計劃透過特別計劃,以繞過勞顧會輸入外勞,其中包括建造業工人及小巴司機。同時,外勞工資必須高於行業入息中位數,以保障本地勞工。輸入外勞是否已是燃眉之急?抑或有其他解決辦法,釋放本地勞動力?社會大眾又有什麼意見呢?點新聞記者今日(25日)來到灣仔街頭,訪問市民對輸入外勞的看法。

街訪|首期消費券派發「滿月」 市民買咗啲乜?

政府新一輪消費券首期於4月16日派發,至今日(5月16日)剛好「滿月」,市民將第一期消費券用在哪裏,對政府派消費券,又有什麼看法呢?點新聞記者今日街頭採訪,帶大家揭秘答案。

(有片)市民點睇|急症室「等到死」?市民:曾輪候15小時

上周日,在東區醫院急症室發生慘案,一名58歲的長期病患者苦等12個鐘後獲醫生診斷,但職員廣播後無人回應,最後在洗手間被發現,昏迷不省人事,搶救後證實不治。現時正值流感高峰期,各公立醫院急症室「逼到爆」,部分急症室輪候時間超過8小時。今日(20日),點新聞記者來到銅鑼灣街頭,了解市民的急症室遭遇,聽聽他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