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學生園地|《Labubu文化出海關鍵是共情 而非標簽》——王婧

近日,泡泡瑪特旗下原創潮玩IP「Labubu」在全球爆紅,成為社交媒體的「頂流」:從東南亞到歐美的線下門店都排起了購買長龍,聯名款秒罄,TikTok上相關話題播放量破百億。這個沒有中國龍、熊貓或傳統文化元素的小怪獸,卻以其獨特外觀和情緒表達打動全球年輕人。這一現象不禁引人深思,在文化出海過程中,比起標誌性的民族符號,更重要的或許是「可被共情」的內容體驗。

培僑書院十一年級學子東涌行:關愛長者體驗鄉情 傳承文化收穫滿滿

為深化學生對本土鄉村文化的認識並實踐社會服務精神,培僑書院十一年級全體師生前往東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情文化認識與社會服務學習活動。

培僑書院少年警訊活動:「培您防騙 x 僑守國安」成功舉行

培僑書院十年級學生積極參與由鄉議局、沙田區議員及沙田警區少年警訊共同舉辦的「培您防騙 x 僑守國安」活動。
教育熱點

研究:HKDSE有望成為國際重要考試體系

隨着HKDES在內地及國際教育界的認可度與日俱增,耀中耀華教育網絡早前聯合香港政策研究所舉辦「追本溯源,共創未來——香港中學文憑(HKDSE)政策研究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匯聚教育界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共同探討HKDSE的最新政策動向與發展前景。

內地考生熱選港校 升學就業攻守兼備學費具性價比

眼下正值高考志願填報季,深圳家長劉先生一邊忙碌着研究內地各大學校的專業和錄取分數線,一邊焦急地等待着香港高校的電話。香港的大學憑借其卓越的學術水平、廣闊的國際視野以及多元化的升學途徑,逐漸成為內地學生高考之外的新賽道。近年來,越來越多內地學生和家長,把目光投向了香港高校和港校在內地的合辦學校,尤其是大灣區家庭,申請香港高校熱度空前,許多家長都把額外申請香港高校作為「標配」。

港八大共接850宗海外轉校查詢 蔡若蓮:36人獲取錄

美國哈佛大學早前發生國際生風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截至上月底八間資助大學共收到約850宗「與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相關」的轉校查詢,並向36人發出錄取通知書。

慶回歸|蔡若蓮:教育局與博物館合作 冀成為學校歷史教育第二課堂

今日(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的喜慶日子,特區政府早上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隨後在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舉行酒會,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
教育錦囊

教育錦囊|香港21所寄宿中學宿位費用一表睇清

香港寄宿中學數量稀缺(全港僅21所),且宿位競爭激烈,家長需綜合考量學術路線、費用預算及學生適應性。

教育錦囊|謹防「暑期滑坡」 中小學生暑假規劃全攻略

對中小學生而言,暑假既是放鬆休閒的寶貴時光,也是學習能力出現「暑期滑坡」的危險期。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如果在假期過度鬆懈,難以在新學年重新投入學習。如何讓孩子度過快樂又充實的暑假?點教育按年級劃分,為家長學生提供一份暑期規劃實用指引。

教育錦囊|香港幼稚園K1申請 掌握三階段要點

香港幼稚園K1申請涉及眾多細節,年齡資格、關鍵時間節點、面試註冊等每一步都很重要。為幫助家長順利申請,現梳理各階段重點,助您輕鬆把握申請全流程。

教育錦囊|AI幫助JUPAS選科?這樣問更有效!

2025年DSE將於7月16日放榜,面對大學和課程的海量信息,選科成為家長和學生的難題。然而,随着以ChatGPT、DeepSeek為代表的生成式AI興起,不少人開始利用它們整理資訊、模擬分析。以下為你整理一份實用貼士,助你善用AI進行選科。切記AI雖是選科過程的有力輔助工具,但人生的船舵仍掌握在自己手中,請務必結合個人實際情況作出最終決策。
創科動態

香港創科展|中學生設計VR遊戲 提升市民防騙意識

特區政府全力推動本港創科發展,由香港創新基金主辦的第四屆香港創科展,由昨日(28日)起一連兩日於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創科展共有約120隊全港中小學師生入圍,有中學生因應社會騙案增多,發明電話騙案VR體驗遊戲,通過對答提升市民防騙意識。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表示,希望鼓勵學生結合創意、理論和實踐,為他們未來的創科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點直播|激戰!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首場測試賽開打|6月28日

內地首場機器人足球3V3 AI賽即將開打!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單位聯合主辦,總台北京總站參與承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舉辦,這是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綜合性運動會。

太空育種創奇跡|中東代表承接中國技術 545公斤南瓜王或來港

一顆重逾545公斤的太空育種「巨無霸」南瓜日前以30萬元高價被SpaceAgri中東代表拍下,標誌着我國太空農業的商業化跨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有片)小米年度發布會明登場 雷軍:AI眼鏡帶來前所未有體驗

小米(01810.HK)將於明晚(26日)舉辦新品發布會,除了新車款YU7之外,還有小摺手機Xiaomi Flip2、搭載玄戒O1旗艦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以及最新公布的AI眼鏡。
港Tech Talk

港TECH TALK|從NASA到科大 蘇慧:女性要自信走自己熱愛的道路|我的創科路|嘉賓主持:邱達根

上期《港TECH TALK》我們請到香港科技大學「傑出創科學人」、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蘇慧帶我們走進衛星的世界,揭秘衛星發展的無限潛力(點擊觀看)。作為一名女性,蘇慧如何在男性佔據絕大比例的航空領域走到如今?曾經在NASA工作的她為何選擇來到香港?今天,我們一起聆聽這位女性科學家的創科之路。

港TECH TALK|8個月實現衛星升空 蘇慧:「雄彬一號」只是開始|嘉賓主持:邱達根

100公里有多長?是港島搭乘地鐵往返深圳,2個小時的距離。聽起來很短,不過,如果將100公里形容為天地之間的距離,是否就是另外一種畫面?是的,從地面算起,到地球大氣層便是這個高度。

港TECH TALK|綠色創科要勇於嘗試 朱毅豪:香港科研真的做得很好!|我的創科路|嘉賓主持:邱達根

上期《港TECH TALK》我們請到初創企業創冷科技(i2cool)CEO和聯合創始人、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朱毅豪博士帶我們走進無電製冷的世界,講述了無電製冷創新技術的誕生、發展、落地應用,以及研究團隊是如何依靠資源建立初創企業並擴展海外市場。

港TECH TALK|乾貨!初創公司的成功秘密大公開 朱毅豪:最緊要是未來潛質與「年終無休」|嘉賓主持:邱達根

【點新聞報道】近年來,全球氣候面臨諸多挑戰,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各個角落上演,背後原因大多源自急速上升的全球氣溫。氣溫越來越高,冷氣隨之越調越低;過度使用冷氣,又加劇全球暖化。節能減碳並終止這個惡性循環是全球關注的議題,也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環保之下,許多極具影響力的創新科技湧現。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團隊受到撒哈拉銀蟻毛發結構的啟發,成功研發出無電製冷技術。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大廈玻璃幕牆、通訊站、機房冷卻塔、充電站、輸油和輸氣管道以及紡織等不同領域。 這項頂尖的無電製冷技術是如何研發出來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過程中有哪些困難與挑戰?研究團隊「成功的法則」是什麼?本期《港TECH TALK》請來該項技術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初創企業創冷科技(i2Cool)CEO和聯合創始人、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朱毅豪博士,為我們逐一講解。
港校一點通

港校一點通|香港真光中學:以全人教育見長 學業與品格並重

在香港眾多傳統名校中,香港真光中學憑藉優良的校風、出色的學業成績及全人教育理念,長年穩居熱門女校之列,備受家長與學生信賴。香港真光中學校長許端蓉表示,真光秉承校訓「爾乃世之光」,希望通過六年的校園生活,學生不僅在全方位有所發展,同時為周圍的人來帶光明和溫暖。

港校一點通|3種課程16年一貫 培僑信義學校全心培育大灣區學子

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以下簡稱「培僑信義學校」)成立於2021年,由香港培僑教育機構與信義集團聯合開辦,作為全國首所深港教育融合的示範性學校,它在全國範圍內開啟了兩個先河:它是內地第一所真正由港方教育機構在深圳直接實施教學管理、全面優化內地學生升學路徑的示範性學校,也是內地第一所同時開設內地課程、香港課程、國際課程,從幼稚園到高中16年一貫制的港人子弟學校。自2021年9月開學以來,培僑信義學校備受關注,這裏提供怎樣原汁原味的香港教育?秉持怎樣的教學傳統和理念?升學表現如何?跟隨點新聞記者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吧。

港校一點通|香港真光書院與學生同行發掘才能

香港真光書院,原名香港真光英文中學,屬於香港真光四校之一。1975年於港島半山堅道校舍開辦「香港真光英文中學」,1995年遷校至鴨脷洲,1999年改名為香港真光書院。作為香港著名女校,香港真光書院重視培養學生有良好的品格,推行基督化的全人教育,學生穿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藍布長衫,留短髮、長髮結孖辮或紮馬尾。

港校一點通|成績好是有原因的 香島中學以情帶學、瓜熟蒂落

作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的成員,位於九龍塘又一村桃源街33號的香島中學是一所直資男女校,在興辦「愛國進步教育」的目標下於1946年春天成立,迄今已有78年歷史,目前的在校生人數接近900個。
學生園地

學生園地|《Labubu文化出海關鍵是共情 而非標簽》——王婧

近日,泡泡瑪特旗下原創潮玩IP「Labubu」在全球爆紅,成為社交媒體的「頂流」:從東南亞到歐美的線下門店都排起了購買長龍,聯名款秒罄,TikTok上相關話題播放量破百億。這個沒有中國龍、熊貓或傳統文化元素的小怪獸,卻以其獨特外觀和情緒表達打動全球年輕人。這一現象不禁引人深思,在文化出海過程中,比起標誌性的民族符號,更重要的或許是「可被共情」的內容體驗。

學生園地|《「蘇超」草根模式的全民參與》——張錚

由江蘇省體育局與各設區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江蘇省足球聯賽,自2025年5月10日開賽以來,其場均觀賽人數突破萬人,上座率大幅超越中甲聯賽,門票溢價高達60倍,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更是突破八億,迅速掀起了全民足球的狂歡盛宴。在中國職業足球深陷資本困局的當下,「蘇超」卻以草根模式以及「全民參與」的特色成功逆襲,一躍而起成為現象級體育賽事。「蘇超」的成功在於讓足球回歸人民,巧妙藉助地域文化激活體育賽事活力,為中國足球探索出一條自下而上的發展新路徑。

學生園地|《贛南研學步履深 家國情懷心中生》——朱蔚淇

六月五日,蔡局長蒞臨我校,我們有幸與蔡局長分享中五級早前江西公民科考察的學習成果。籌備學習成果展示時,距江西考察已過去了七個月。構思展示形式、製作展品的過程,就如「溫故而知新」,我重新回顧江西一行的所學,思考如何將自己的見聞和體驗提煉成可觀可感的集體記憶,將贛南的風貌與星火帶入校園,令老師、師姐、師妹即使未曾親身踏足江西,亦能透過觀賞而有所收穫。

學生園地|《探尋根源,心懷感恩》——吳陽榕

非常榮幸這次可以通過我校的公民團去到江西研學,當我站在三百山鬱鬱葱葱的林間,看雲霧瀰漫開來,聽着山澗流水潺潺,我終於明白了「飲水思源」這四個字的厚實重量。這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研學之旅,更是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與滋養着東江源頭數百年的山川草木對話,更與這片土地上的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對話。這次機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習不僅要積累知識,更要在歷史的長河中探尋自己的根源。
校園有say

培僑書院十一年級學子東涌行:關愛長者體驗鄉情 傳承文化收穫滿滿

為深化學生對本土鄉村文化的認識並實踐社會服務精神,培僑書院十一年級全體師生前往東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情文化認識與社會服務學習活動。

培僑書院少年警訊活動:「培您防騙 x 僑守國安」成功舉行

培僑書院十年級學生積極參與由鄉議局、沙田區議員及沙田警區少年警訊共同舉辦的「培您防騙 x 僑守國安」活動。

校園有say|慶回歸28周年暨國安法5周年 「國安家安慶昇平」今舉辦

2025年7月1日,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與離島民政事務處、新界社團聯會、香港升旗隊總會、離島婦聯、東涌青年會、東涌住區網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等機構共同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活動包括升旗禮、嘉年華典禮、填色繪畫比賽頒獎禮及新旗杆啟用暨文字牆揭幕儀式,吸引超400位社會各界人士、師生及家長參與,旨在以多元形式凝聚社會力量,培育愛國情懷與守法意識。

第二屆向陽獎:燃亮學生生命 嘉許立志求變

由香港價值教育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向陽獎」頒獎典禮,於6月21日假北角協同中學圓滿舉行。此獎項寓意深遠,象徵老師猶如太陽的微光,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而學生則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師長的關愛下「向陽而生」,勇於回轉,積極改變,終能逆境向上,活出更好的自己。
魯青獎香港

(有片+多圖)魯青獎香港賽區參賽作品數創新高 寫作決賽今舉行

在慶祝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亦迎來5周年。今屆比賽香港賽區共收到1333份有效中文寫作參賽作品,經評委初審,共計116位選手到場參加決賽,以筆定高下。今日(28日),第十六屆魯青獎香港賽區中文寫作決賽於麗澤中學舉行。

參觀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魯青獎參賽港生:魯迅肖像栩栩如生傳遞力量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自22日起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現場展出160餘件廣東美術畫作,作品不僅全景呈現嶺南畫派百年變遷,更通過美術作品,展現中華文化百年發展軟實力。

天安門廣場觀升旗儀式 港生:一起大聲唱國歌很感動

凌晨三點,近40位來自香港的學生出發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他們參加的是由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於4月20日至25日舉辦的「走進首都·書寫中國」香港青少年文學交流營活動,期間將在北京參觀學習。

魯青獎|熱愛文學之心皆如星光——2025年新年寄語

2025年對於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來說,不僅是第五個年頭,更是充滿希望與奮鬥的一年。我們要對每一位熱愛文學的你鼓掌致意。祝願你們在新的一年裏,繼續在文學的海洋裏肆意暢遊,同時也能夠在自己寫作和閱讀別人的過程中,尋找屬於自己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