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快訊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財經快訊

美股收評|三大指數齊漲 特朗普要求降息

美東時間1月23日,美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漲0.92%,報44565.07點;納斯達克指數漲0.22%,報20053.68點;標普500指數漲0.53%,報6118.71點。

特朗普:不在美國生產就要繳納巨額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年會上發表視頻講話時表示,如果不在美國生產產品,就將面臨「數千億美元甚至數萬億美元」關稅。

六部委聯合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專家詳解實施方案影響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9點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資本市場迎「政策紅包」 五部門重磅發聲: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點新聞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23日)上午9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鄒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大市點睇|關稅消息影響市場情緒 半導體概念股午後跳水

全天表現中,科網股升跌各異,銀行、保險股活躍,蘋果概念、鋰電、物流等板塊紛紛走低,僅內銀和保險板塊略顯亮眼

IMF認同香港經濟復甦及金融體系維持強韌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完成就香港特別行政區的2024年第4條磋商討論後,基金組織今日(23日)發表評估報告,進一步闡述其於2025年1月10日公布的初步總結內容。

港股收評|恒指跌0.4% 大金融股齊漲

港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截至收盤,恒指跌0.4%,報19700.56點,恒科指跌1.43%,國企指數跌0.18%。

本港首季綜合營商指數下跌至42.8 回落至上年第三季水平

生產力局今天(23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本季綜合營商指數較上季下跌2.9至42.8,回落至2024年第三季水平,反映在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下,本地中小企的整體營商信心轉趨保守。

會計師公會倡退稅上限6000元 指公務員薪酬調整不應一刀切

香港會計師公會舉辦「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新聞發布會」。公會以《構建可持續未來:穩財政、振濟、惠民生》為主題,提出一系列涵蓋經濟增長與刺激投資、吸引及留住人才、維持公共財政穩健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港股午評|三大指數衝高回落 券商銀行保險股走高

今日(23日)港股開盤後衝高後回落,截至午間收盤,恒生指數漲0.24%,報19826.00點;恒生科技指數漲0.10%,報4585.64點;國企指數漲0.45%,報7209.79點。

央行等五部門:支持依法跨境購買一定種類的境外金融服務

【點新聞報道】據人民銀行1月22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金融領域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意見》。

港股早評|恒科指漲0.74% 保險券商股領漲

今日(23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恒生指數漲0.52%,報19881.32點,恒生科技指數漲0.74%,報4615.00點;國企指數漲0.61%,報7221.05點。

央行:不斷優化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政策安排

央行黨委委員鄒瀾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不斷優化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政策安排,將申請貸款時的自有資金比例從30%降到了10%,將貸款最長期限由一年延長到三年。

重磅!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費30%用於投資A股

證監會主席吳清今日(2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

GUM稱1月強積金成員人均蝕190元 積金局:沒有參考價值

積金局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對於有商業機構發放有關強積金單月投資表現的數據,積金局認為對強積金計劃成員並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更可能令計劃成員誤以短炒的角度看待強積金。這種心態對管理強積金可能構成負面影響,甚至會導致計劃成員「高買低賣」,蒙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