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生活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100種生活

100種生活|傳承改進臨清貢磚 他是500年技藝的守護者

「北京的城,臨清的磚。」明清時期,臨清磚因其質地堅硬、經久耐用等特點,逐漸成為修建宮殿城牆的特供用磚,北京的紫禁城、明十三陵、天壇等中國古代皇家建築都用了臨清磚,因此臨清磚也被稱為臨清貢磚。

100種生活|「我給化石拍CT」 雲南古生物學家三維還原5億年前小生命

在雲南大學顯微CT實驗室裏,一塊小而薄的土黃色石頭正在被掃描,它是來自「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的澄江化石,躺在化石裏的是距今5億多年前的一隻小蟲子。「沒錯,我給化石拍CT,構建出5.2億年前生物的三維模型。這些生物埋進化石裏的秘密,終於有望得以解開」。

100種生活 | 深山裏也有「袖珍小學」  面對撤校危機他默默堅守

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的嚇水村,是廣州地區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從正果鎮乘車,要經過2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才可能到達。正是在這座小山村裏,有一所只有5名學生和四位老師的「袖珍學校」——畲族小學。雖然只有5名學生,但一般小學裏的課程這裏一樣不少,這也意味着每位老師都要承擔好幾門課程的教學。

100種生活|95後畫家入駐淄博八大局 潛心中國花鳥回饋家鄉和粉絲

自4月下旬以來,被淄博燒烤帶火的淄博市八大局市場出現了一批擺攤畫畫、寫字的藝術家,其中不乏趙寶增、沈胄等書畫名家。青年畫家馬子晨於7月1日來到八大局書畫一條街擺攤,他的作品深受遊客和網友喜愛。

100種生活|「挨餓」也要講下去 「粵語講古」傳承人立志「書接上一回」

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語講古」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彭嘉志從小就鍾愛聽故事,對講古興趣濃厚。中學開始他拜顏志圖為師,勤學三年後成功出師,成為羊城最年輕的粵語講古藝人。從此彭嘉志將「粵語講古」當成是自己的責任,廣收門徒,將這一非遺技藝發揚光大。

100種生活|以身試險! 黃河阻泳第一人:願天下無溺

在黃河章丘段,黃河阻泳志願者王和新拿着一根2米長的木棍站在黃河水裏,河水剛剛沒及膝蓋。他只是向河水中跨了一步,黃河水就迅速沒過了木棍,王和新也被黃河水卷着衝出幾米遠…… 「如果是小孩子突然遇到這樣的水下陡灘,嗆一口水就會搭上性命,或者直接就被河水衝走!」穿着救生衣的王和新只剩下腦袋露出水面,他還在水里大聲向記者介紹水下的危險。「以身試險」,王和新就是用這樣的「極端」方式來勸阻黃河岸邊游泳的孩子們,從2011年一直堅持到現在,他被眾多網友稱為「黃河阻泳第一人」。

100種生活|純手工製超高觀賞性「羅店划龍船」 傳承4代非遺手藝人有哪些「絕技」?

端午節最熱鬧、最具節日氣氛的活動莫過於划龍船,在上海,就有端午節「羅店划龍船」這一習俗,這項民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記者採訪到羅店划龍船非物質文化遺產第4代傳承人張國忠,了解到羅店划龍船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龍船,它獨樹一幟,講究的是「輕競駛、重觀賞」,以表演為主。

100種生活|「日行千里」無懼山熊 他們就是高黎貢山「超能巡護員」!

高黎貢山,是橫斷山脈中西側山地,位於雲南省怒江州和保山市西部,山地北連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島,長440千米,寬至40千米,總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跨越5個緯度帶,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濕潤熱帶森林到溫帶森林過渡的地區。這裏被稱為「大地的縫合線」、「人類的雙面書架」、「生命的避難所」、「世界特種基因庫」……近年來高黎貢山的保護日見成效,銷聲匿跡的動植物「重現」山林,越來越多的瀕危動植物被發現和保護,人們的保護意識也從「要我保護」轉變成「我要保護」。這一切令人欣喜的變化都離不開巡護員對高黎貢山夜以繼日地悉心照料。

100種生活|從打工仔到亞洲拳王 蘭州這名小夥想讓世界看到中國拳擊!

3月30日,來自甘肅蘭州29歲的張治剛在泰國曼谷舉辦的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亞洲次輕量級拳王爭霸賽中3次擊倒菲律賓拳手塔納摩爾,奪得金腰帶,成為甘肅省首位亞洲拳王。「第一回合的時候,我感覺對手的拳很重,所以打得比較謹慎,我打了第一次擊倒後,對手衝上來想着反壓制我一下,把比分追回來,我抓住機會,一個前手擺拳擊倒了他。」回憶起當時的比賽場景,張治剛還顯得很激動。如果再有一次擊倒,裁判很有可能會直接終止比賽,張治剛又抓住一個空檔,打出後直前擺組合拳,最終擊倒對手,贏得了比賽。

100種生活|真的「栓Q」!邊放牛邊自學英語 農民大叔魔性口音火到美國

「漏,漏,漏喲包頭,嘴特裏動的是居。」(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在夾雜着廣西和泰國口音的「魔性發音」下,一首耳熟能詳的英文兒歌《Row row row your boat》被演繹出一種「土中帶洋,洋中帶土」的獨特風格,成為「網絡神曲」,而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來自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的普通農民劉濤。因為家境貧困被迫輟學,劉濤只能自學英語,並且一直有一個英語老師夢,所以他的網名叫「teacher liu」,網友也模仿着他的口音戲稱他為「踢缺劉」。如果說劉濤的走紅只是偶然,那麼在他「搞笑博主」的面具之下,真正「圈粉」的,正是他那份為了夢想不斷堅持、努力的執着。

100種生活|櫻花好看樹難栽?綠化工程師揭秘櫻花種植的背後

又到了一年一期的櫻花觀賞季,如雲似霞,滿樹爛漫的櫻花讓人賞心悅目,在此美景的背後,離不開櫻花養護師的細心栽培。已在綠化林業深耕十幾年的李勇,正是園林中的花木守護者,所謂「櫻花好看樹難栽」,有了綠化林業工程師們的專業養護,才能讓遊客觀賞到萬株櫻花林造就的「童話世界」。

100種生活|一小時曾賣20萬枝花 雲南「鮮花主播」的一天這樣過

在開滿鮮花的花田裏開播,身旁是競相開放的鮮花,屏幕裏是天南海北愛花的「粉絲」,在雲南昆明斗南,主播畢茜茜的生活看起來美麗愜意。雲南昆明斗南被譽為「世界花都」,斗南花卉市場更是「網紅之地」。在這裏,每天都能見到不少舉着手機直播賣花的人。可以說,「鮮花主播」在這裏已算不上是新職業了。不過,畢茜茜和他們有所不同。早些年,畢茜茜和上一輩花農一樣從事着傳統的花卉交易。但隨着網絡的發展,人們的購物習慣開始改變,像畢茜茜這樣的年輕人開始探索借助網絡打開新的鮮花銷售渠道。茜茜和她的家人不僅有自家的基地、鮮花,還有專業的知識和眼光。畢茜茜用了3年的時間,從一名傳統的花農變身成為當紅的網絡「花娘」。茜茜的身份轉變也見證了斗南乃至雲南鮮花市場從傳統到創新的發展。

100種生活|打造《流浪地球2》超燃場景 香港置景師1:1建模製作殲-20戰機道具

在近期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2》中,蘊藏着眾多「香港元素」……除了主演劉德華之外,香港影視置景道具師鍾劍偉團隊,在青島流亭機場打造了「UEG」聯合國基地、殲-20、殲-20C戰機等置景和道具,為觀眾呈現出科技感滿滿的未來世界。

100種生活|漢服中的「愛馬仕」竟由港青創?他以巧手針線再現華夏風華

廣州番禺一個不起眼的工業園內,一群巧手工人正在忙碌着:有人拿着尺子剪刀將布料裁剪成不同尺寸的衣料,有人腳踏衣車將大幅衣料縫合在一起,有人飛針走線將各種吉祥如意的紋飾繡在衣服上,還有人拿着熨斗細心將衣服燙平……這裏就是明華堂漢服的出產地,從面料設計到成衣,幾乎全部在這裏完成。

100種生活|皮黃腔是家的聲音 京劇演員韓宜珈:希望更多年輕人愛上京劇

「現在的年輕人娛樂方式更加多元化,我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怎樣讓更多年輕人能夠進入劇場?我們舉行過進校園的活動,也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宣傳京劇的美,作為一名京劇演員,我希望能夠為弘揚傳播京劇出一份力。」上海京劇院的青年演員韓宜珈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作為尚派傳人的她,不僅將在上海和北京的舞台獻上多場精彩演出,未來,還有計劃來港開唱展現國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