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生活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標籤

100種生活

100種生活|「日行千里」無懼山熊 他們就是高黎貢山「超能巡護員」!

高黎貢山,是橫斷山脈中西側山地,位於雲南省怒江州和保山市西部,山地北連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島,長440千米,寬至40千米,總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跨越5個緯度帶,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濕潤熱帶森林到溫帶森林過渡的地區。這裏被稱為「大地的縫合線」、「人類的雙面書架」、「生命的避難所」、「世界特種基因庫」……近年來高黎貢山的保護日見成效,銷聲匿跡的動植物「重現」山林,越來越多的瀕危動植物被發現和保護,人們的保護意識也從「要我保護」轉變成「我要保護」。這一切令人欣喜的變化都離不開巡護員對高黎貢山夜以繼日地悉心照料。

100種生活|從打工仔到亞洲拳王 蘭州這名小夥想讓世界看到中國拳擊!

3月30日,來自甘肅蘭州29歲的張治剛在泰國曼谷舉辦的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亞洲次輕量級拳王爭霸賽中3次擊倒菲律賓拳手塔納摩爾,奪得金腰帶,成為甘肅省首位亞洲拳王。「第一回合的時候,我感覺對手的拳很重,所以打得比較謹慎,我打了第一次擊倒後,對手衝上來想着反壓制我一下,把比分追回來,我抓住機會,一個前手擺拳擊倒了他。」回憶起當時的比賽場景,張治剛還顯得很激動。如果再有一次擊倒,裁判很有可能會直接終止比賽,張治剛又抓住一個空檔,打出後直前擺組合拳,最終擊倒對手,贏得了比賽。

100種生活|真的「栓Q」!邊放牛邊自學英語 農民大叔魔性口音火到美國

「漏,漏,漏喲包頭,嘴特裏動的是居。」(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在夾雜着廣西和泰國口音的「魔性發音」下,一首耳熟能詳的英文兒歌《Row row row your boat》被演繹出一種「土中帶洋,洋中帶土」的獨特風格,成為「網絡神曲」,而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來自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的普通農民劉濤。因為家境貧困被迫輟學,劉濤只能自學英語,並且一直有一個英語老師夢,所以他的網名叫「teacher liu」,網友也模仿着他的口音戲稱他為「踢缺劉」。如果說劉濤的走紅只是偶然,那麼在他「搞笑博主」的面具之下,真正「圈粉」的,正是他那份為了夢想不斷堅持、努力的執着。

100種生活|櫻花好看樹難栽?綠化工程師揭秘櫻花種植的背後

又到了一年一期的櫻花觀賞季,如雲似霞,滿樹爛漫的櫻花讓人賞心悅目,在此美景的背後,離不開櫻花養護師的細心栽培。已在綠化林業深耕十幾年的李勇,正是園林中的花木守護者,所謂「櫻花好看樹難栽」,有了綠化林業工程師們的專業養護,才能讓遊客觀賞到萬株櫻花林造就的「童話世界」。

100種生活|一小時曾賣20萬枝花 雲南「鮮花主播」的一天這樣過

在開滿鮮花的花田裏開播,身旁是競相開放的鮮花,屏幕裏是天南海北愛花的「粉絲」,在雲南昆明斗南,主播畢茜茜的生活看起來美麗愜意。雲南昆明斗南被譽為「世界花都」,斗南花卉市場更是「網紅之地」。在這裏,每天都能見到不少舉着手機直播賣花的人。可以說,「鮮花主播」在這裏已算不上是新職業了。不過,畢茜茜和他們有所不同。早些年,畢茜茜和上一輩花農一樣從事着傳統的花卉交易。但隨着網絡的發展,人們的購物習慣開始改變,像畢茜茜這樣的年輕人開始探索借助網絡打開新的鮮花銷售渠道。茜茜和她的家人不僅有自家的基地、鮮花,還有專業的知識和眼光。畢茜茜用了3年的時間,從一名傳統的花農變身成為當紅的網絡「花娘」。茜茜的身份轉變也見證了斗南乃至雲南鮮花市場從傳統到創新的發展。

100種生活|打造《流浪地球2》超燃場景 香港置景師1:1建模製作殲-20戰機道具

在近期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2》中,蘊藏着眾多「香港元素」……除了主演劉德華之外,香港影視置景道具師鍾劍偉團隊,在青島流亭機場打造了「UEG」聯合國基地、殲-20、殲-20C戰機等置景和道具,為觀眾呈現出科技感滿滿的未來世界。

100種生活|漢服中的「愛馬仕」竟由港青創?他以巧手針線再現華夏風華

廣州番禺一個不起眼的工業園內,一群巧手工人正在忙碌着:有人拿着尺子剪刀將布料裁剪成不同尺寸的衣料,有人腳踏衣車將大幅衣料縫合在一起,有人飛針走線將各種吉祥如意的紋飾繡在衣服上,還有人拿着熨斗細心將衣服燙平……這裏就是明華堂漢服的出產地,從面料設計到成衣,幾乎全部在這裏完成。

100種生活|皮黃腔是家的聲音 京劇演員韓宜珈:希望更多年輕人愛上京劇

「現在的年輕人娛樂方式更加多元化,我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怎樣讓更多年輕人能夠進入劇場?我們舉行過進校園的活動,也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宣傳京劇的美,作為一名京劇演員,我希望能夠為弘揚傳播京劇出一份力。」上海京劇院的青年演員韓宜珈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作為尚派傳人的她,不僅將在上海和北京的舞台獻上多場精彩演出,未來,還有計劃來港開唱展現國劇魅力。

100種生活|一家人三地分居 疫下山東港人:期待通關後早日團圓

港人陳子龍已經在山東濟南工作3年了,北上的3年同時也是經歷疫情的3年,陳先生的妻子和孩子在廈門生活,家中老人留在香港。3年來,由於疫情和隔離政策,導致他和家人們長時間三地分居。

100種生活|孕37周準媽媽:希望疫情退散 寶寶擁有一個健康的童年

欣欣是一位孕37周的準媽媽,目前居家辦公待產。對於她來說,2022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在這一年裏,她和愛人走進婚姻殿堂,並即將迎來一個小生命。2023年對她來說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她希望疫情能夠早日退散,寶寶可以度過一個沒有疫情的快樂童年。

100種生活|「踢」上熱搜的甘肅涇川!草根足球隊出圈背後的綠茵夢

2022年夏天,一場普通的足協杯比賽,因為以點球大戰7:5戰勝中超豪門北京國安,一支來自甘肅的縣級球隊——「涇川文匯足球隊」一戰成名!而這次成名背後是默默耕耘的十年付出,對足球的熱愛讓這座西北小城的人們聚在一起,感受足球帶來的無限魅力。

100種生活|裝裱回憶和情懷 「手機裝裱師」為舊物件辦一場「告別式」

26歲的北京女孩林西是一名「手機裝裱師」,2020年10月開始在濰坊創業,公司從最初的1人發展到現在的20多人。公司的訂單常常排到三個月後,她预测今年營收應該能突破500萬元(人民幣)。

100種生活|勇敢向前「汪汪救援」!救贖生命就包在訓導員與搜救犬身上

「坐」、「臥」、「搜」⋯⋯戶外訓練場上,中國救援山東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一名訓導員正在向搜救犬發出指令。場邊的長凳上,坐滿了等待上場的訓導員,一旁的搜救犬們躍躍欲試。這裏是全國最大的消防搜救犬培訓基地,承擔着全國搜救犬訓導員業務培訓、技術指導、搜救犬繁殖培育、搜救犬技術創新研究等任務。

100種生活|用鏡頭捕捉野生動物「生死對決」!藏族攝影師傾心祁連山生態攝影十餘載

一張藏狐與旱獺「生死對決」的照片,讓56歲的鮑永清在2019年站上了BBC英國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的最高領獎台。作為青藏高原上一名樸素的藏族人,鮑永清因為愛好走上生態攝影之路,十多年來,他踏遍家鄉的雪山、高原,深入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規律和習性,用影像記錄家鄉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用心感悟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100種生活|90後姑娘返鄉創業做「跑山人」 靠採山貨吸粉180萬!

一夜綿綿細雨過後,烏蘇里江畔的東方紅林區在朝陽照耀下綠色盎然。90後姑娘刁潔穿上迷彩服,背起籮筐與父親並肩走進他們再熟悉不過的林區。父女兩人一路走一路拍,採野菜、採蘑菇、採藥材,這座他們祖輩賴以生存的大山,給予了無窮無盡的財富。「我堅信只要勤勞,生活就會充滿希望。」刁潔說。
相關度
相關度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