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上一条
下一条

講真

講真D|BBC報道是混淆視聽

因為衝擊立法會案,藝人王宗堯等12人被判刑54至82個月,法官形容案件屬暴動中最嚴重級別。這是一宗是非及法理均明顯的案件,偏偏仍有外媒藉機炒作,甚至以此與香港國安法拉上關係;其中,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報道事件時,就聲稱實施香港國安法,令起訴示威者更容易,影響香港「自主權」云云。不過,只要我們細看案件詳情,其實根本與香港國安法沒有直接關係,BBC以暴動案扯上香港國安法,不問而知,又是一場向香港潑污水的行動。

講真D|中環發光蛋的題外話

第二屆「藝術@維港2024」將於本月25日至6月2日舉行,其中一項大型裝置藝術是俗成發光蛋、鴨蛋陣的「teamLab:光漣」展覽,屆時在添馬公園和中西區海濱長廊之間的草坪以及海面,會有數百個發光彩蛋(ovoid)的藝術裝置,利用草坪的地勢起伏變化,特別是夜幕下維港璀璨的萬家燈火效果,同時會伴有投影樹群,交相輝映,並在於與市民遊客互動的過程中綻現五光十色並發出不同聲效,從而形成音、色、光立體交錯的夢幻世界。

講真D|全速審議也是全力審議

自上周五(8日)起連續7日舉行會議,立法會《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繼日前完成了草案的逐條條文審議,昨日也完成特區政府提交的草案修正案審議;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以「接近終點」來形容審議,表示議員在會上就每條條文都提出很寶貴的意見。近日坊間似乎有種誤會,以為23條立法工作「審議快」就是草草過關,但如果我們細看草案在立法會審議的過程,審議快只是其中一特點,議員們認真、仔細、耐心審議,才是事實之全部。

講真D | 由美國國安法看23條立法

審議落實23條立法的立法會《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於13日下午2時48分順利完成了23條法律條文的逐項逐條審議工作,14日早上9時開始討論修正案。按照立法會議事規則,法案委員會須先向立法會內會滙報有關審議進展及所提出的主要修訂建議,再由內會決定向立法會大會提交草案恢復二讀、三讀程序。

講真D|西方傳媒歪曲報道23條立法的背後

我們也希望彭博、《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等西方媒體和《明報》都能引以為鑒,確保23條立法的報道公正、持平,並停止作出危言聳聽的言論;同時,客觀公正開展涉港涉華報道,維護傳媒應有的公信力!

講真D|反華組織「香港監察」抹黑23條立法的「招數」

「香港監察」不但是反華組織,其多名成員更是走在前線的反中亂港分子,多次叫囂呼籲外國對中央及特區政府官員作出所謂「制裁」。香港市民、宗教界,以及國際社會更要小心認清該組織的真面目,不要被其別有用心的錯誤言論所誤導;同時,堅定支持特區政府早日完成23條立法,讓「香港監察」這類反華組織無所遁形!

講真D|臭臉趕客還是笑臉迎客?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發表題為《香港為何變成「趕客之都」?》的評論文章,批評香港飲食行業的服務水平「不敢恭維」,並指一些餐廳設立了不合理的規矩,如限制時間用餐等,直言香港已經成為「趕客之都」,有損對外形象和經濟復甦。雖然對該文不敢苟同不敢恭維,但作者所提出的香港服務質素有待改善的現實問題,還是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講真D|不悅的旅客與憤怒的侍應

各地網民的經驗,基本上筆者都體驗過,到餐廳用膳,侍應態度有如「欠他債」一樣;坐上的士,的士司機千方百計拒載;食物有衞生問題,還要受侍應冷眼,在此等情況下,本港市民習慣了都不滿意,旅客的體驗,自然也是不好。好客香港,不應亦不能停留於「呼籲」層面,到底業界以至政府有沒有方法處理,從根本提升香港服務水平?這不是值得思考,而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講真D |  自由亞洲電台的所謂「自由」

具有美國中情局背景、由美國政府全額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RFA),在香港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23條立法進入最關鍵的時刻,主動向外界放風聲將會撤出香港,內部消息指預計本月底正式離港,並於4月中執笠。老實講,在香港國安法已經實施近四年的今天,還能看到由美國當局資助、打著「新聞自由」的幌子、旨在反華反共、屢屢挑戰香港國安法執法底線的所謂自由的新聞媒體能夠苟延殘喘到此時此刻,確實是一個意外的「奇跡」。

講真D|資金回流 樓市股市力證經濟向好

筆者不是絕對樂觀的那類人,不同的數字向好,但是香港仍然面臨不少挑戰,首先是大環境,其實環球經濟狀況還是不太理想,香港在短期內必然會繼續受到影響;其次,高息環境仍會窒礙樓市等發展,而且高息環境又會影響到借貸投資、再促進經濟的循環;第三,北上消費等趨勢,會影響到本港的零售、餐飲業等。在大環境未能改變、新趨勢不可逆轉的情況下,仍有不少中小企、小本經營商戶在艱苦環境中經營。

講真D|安居樂業 就是最大的幸福

讓市民有幸福感、獲得感,是施政者最重要的工作,而要達致這願景,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讓市民安居樂業。香港地少人多,居住問題多年來困擾着無數中下階層以至基層市民,現屆政府着力增加公屋以至過渡性房屋供應,公屋輪候冊亦有望縮短至更短年期;誠然,住得好,或者住得較好,到底是否對市民有實質幫助呢?最近一個社福機構的調查,告訴我們住得更好,心情確實會更好,幸福感亦會有所提高。

講真D|《華郵》鼓譟 狂狂汲汲

一貫奉行美國至上唯我獨尊的《華盛頓郵報》,其編委會於3月10日又刊出一篇歪曲攻擊香港特區23條立法的文章。文章充斥著偏見與誤導,以其慣有的偽善雙標,對香港內部事務說三道四,甚至大言不慚地公然要求特區司法機構,就正在依法審理的涉嫌顛覆合法政權的「初選案」作出無罪判決,《華郵》如斯明目張膽干涉司法獨立、妨礙司法公正、損毀法治精神的行徑,足令世人強烈質疑其用心用意究竟為哪般。

講真D|人間煙火2元優惠

面對本港持續的人口老化以及連年財政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年內檢討「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即2元乘車優惠計劃,旋即引起廣泛關注。於是乎,頓時有人為長者拔刀相助,痛斥檢討計劃如同背信棄義,背棄為香港打拼數十載的老人家,批評提出建議的人是「不吃人間煙火」,甚至更有言詞激烈者,直斥有關動議無良,如同要老人家為政府財政赤字承擔政治責任。

講真D|境外干預罪有必要犯罪元素 正常交流不會因言入罪

鄧炳強的意思,意指不是與境外組織合作、交流,就會犯上「境外干預」罪,因為相關罪行有三個犯罪元素。以筆者所知,在一般的刑事罪行(個別有絕對或嚴格責任的罪行除外),有兩個必要的犯罪元素,一是犯罪意圖(mens rea),另一是犯罪行為(actus reus),要成功入罪,需要同時構成兩個元素,例如有意圖去傷人屬於違法,沒有意圖的自衛防禦則不是違法;把情況套用在「境外干預」罪,如果一個人沒有意圖、沒有行為犯罪,根本不會構成「境外干預」罪。

周品世界|刑事訴訟仍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的攔路虎

11月5日的美國大選投票日,選民們要麼待在家裏不投票,要麼只能在兩個爛蘋果中進行選擇。選民的無奈、痛苦和憤怒成為美國政治失序、失能和失效的最生動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