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中美「關稅休戰」再延90天對中國出口有何影響?國家統計局回應

8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5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面對美關稅敲詐 石破茂莫迪強硬發聲

美國政府此前公布的經過調整的「對等關稅」於7日生效。

特朗普公布對69個貿易夥伴關稅稅率 引發廣泛反對質疑

美國白宮7月31日晚發布公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等法律簽署行政令,公布69個貿易夥伴的輸美商品所適用的關稅稅率。此舉在美國國內及國際上引發反對和質疑。
慶回歸28周年

文評武論|順勢回歸到盛世有為 成就香港二十八載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上下國旗、區旗、彩旗迎風飄揚,全城的紅色喜悅點燃了市民心中的自豪感和認同感。特區政府舉辦多姿多彩的慶祝活動,實實在在地讓市民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時,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回首28年,香港的成長可謂是從一個順勢回歸到盛世有為的過程,道路雖有曲折,但一路向前,希望無限,風景獨好。

首登軍艦難掩激動 84歲印尼華僑:祖國強大了 以前欺負我們的現在都不夠膽!

山東艦編隊一連五日到訪香港,並於7月5日至6日首次向公眾開放參觀。84歲的印尼華僑鄭先生今日(6日)來到昂船洲軍港參觀運城艦及湛江艦,他對點新聞記者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登上軍艦,心情十分激動:「門票不容易得到,才給了我票,我馬上就過來了!」

(有片)第一次摸真槍感覺「好爽」 香港小朋友直言:長大想做海軍

山東艦航母編隊一連5日訪問香港,停靠在昂船洲軍用碼頭的湛江艦、運城艦今天(6日)繼續迎來大批香港市民參觀。現場設有槍械、防火服、繩結和信號旗體驗區,不少小朋友在官兵指導下接觸槍械,心情興奮。

上任三周年|鄧炳強:秉持「國安家安」理念 與市民同行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7月3日)在社媒發文總結了保安局3年的成就。
香港國安法五周年

陳國基到訪嘉諾撒小學 指國家安全教育要從小做起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7月2日)早上到訪嘉諾撒小學,與一眾同學們登上「國安快遞 NSpeed」宣傳車,透過多個蘊含豐富知識的互動遊戲,熟習國家安全概念。

33名高級公務員在京參與香港國安法專題講座

今日(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的重要日子。正在北京參與公務員學院與北京大學舉辦的國家事務研習課程的33名特區政府高級公務員出席專題講座,深入認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公務員要做好國家安全守護者的角色。

(有片)視頻論點|國安法五載護香江 法治基石築繁榮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年來,徹底扭轉了香港局勢,推動社會實現由亂到治的歷史性轉折,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這部法律捍衛了憲法與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成為維護國家主權、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一法安香江 港人:國安法是社會強心針

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對於這5年間香港發生的改變,街坊都有什麼看法呢?
透視五一黃金周

(有片)五一內地文旅啟示錄 | 「進淄趕烤」持續火熱 淄博「寵粉」成功「留粉」

山東淄博在2025年「五一」假期熱度依舊居高不下,全市旅遊景區及網紅打卡地共接待遊客190.59萬人次。

五一內地文旅啟示錄|「五一」假期 年輕人為何紛紛扎堆西安?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黃金周,古城西安不出意外的再次火出天際。

五一內地文旅啟示錄 | 英歌舞美食掀旅遊熱 社交媒體助力汕頭爆紅

根據汕頭文旅消息,五一假期汕頭共接待遊客389.21萬人次,同比增長20.3%,旅遊收入24.9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1.9%;入境遊客20214人次,同比增長98.8%。

圖看五一黃金周:91.9萬內地客訪港 旅遊業持續復甦

點新聞整理多組數據,透過五一黃金周,圖看香港旅遊業復甦態勢。
中企新風采

(有片)中企新風采|港首輛應急通訊車 解決網絡塞車

香港正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全力發展創科,各項盛事相繼舉行。隨着啟德體育園的啟用及11月的全運會,更多大型活動將於香港舉行。

中企新風采|十年守護萬名腎病患者 大昌行奧利佳與醫管局協作創新醫療模式

在香港,有一群特殊的患者群體——超過10,000名需要長期進行腹膜透析(俗稱洗腎)的腎病患者。而每日穩定、安全的腹膜透析液供應,成為他們生存的關鍵。為了守護這些患者的生命健康,大昌行奧利佳與特區政府醫院管理局展開深度合作,打造了一套覆蓋全港的專業腹膜透析液配送服務體系,覆蓋全港包括長者、殘障人士及偏遠地區居民在內的所有有需要患者。

中企新風采|香港打造綠色航運策源地 「技術+規則」雙輪驅動減碳

林銘鋒介紹指出,在全球航運業深刻變革的歷史關口,由招商局集團主辦、以「跨越周期,融合向新」為主題的2024世界航商大會日前在香港圓滿閉幕,創下參會規模、合作層次與國際影響力的「三新高」。大會匯聚來自50餘國的1,600位航運領袖,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等行業巨頭共商綠色燃料與數智化轉型,充分彰顯香港作為全球航運「超級聯繫人」的戰略價值。世界航商大會以「技術+規則」雙輪驅動,致力將香港打造為全球綠色航運策源地與國際規則引領者,展現中資央企引領產業升級、踐行「雙碳」目標的責任擔當。

中企新風采|「共感·同行」青少年精神健康計劃啟動 保良局攜手中信證券國際守護青少年心靈

近年本港社會日益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據香港大學於2023年5月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16.6%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中曾出現抑鬱、焦慮等症狀。新一代青少年面臨着越來越多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戰,如何提升社會各方對精神健康的認知及關注,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及時的輔導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及時的支援及輔導,已成為香港社會的重要議題之一。
反擊美關稅霸凌

中美「關稅休戰」再延90天對中國出口有何影響?國家統計局回應

8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5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面對美關稅敲詐 石破茂莫迪強硬發聲

美國政府此前公布的經過調整的「對等關稅」於7日生效。

特朗普公布對69個貿易夥伴關稅稅率 引發廣泛反對質疑

美國白宮7月31日晚發布公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等法律簽署行政令,公布69個貿易夥伴的輸美商品所適用的關稅稅率。此舉在美國國內及國際上引發反對和質疑。

(有片)美國人民能看到這筆錢?特朗普稱美因關稅上月賺250億美元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國上月通過關稅政策獲得250億美元收入,主要來自汽車、鋁、鋼和木材等商品,並強調「這僅僅是個開始」。特朗普還稱美國關稅收入將在未來一個月內達到「強勁水平」。
2025全國兩會

(有片)趙樂際看望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報道的新聞工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1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看望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報道的中央主要新聞單位負責同志和新聞工作者。

大文會客廳|香港如何發展「人工智能+」?冼漢廸:尋求與國家長遠規劃結合點

香港如何發展「人工智能+」? 冼漢廸:尋求與國家長遠規劃結合點

亨利話你知EP27|兩會與香港——憑「治理哲學」 令質疑「失聲」

隨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的施政方針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全文來了

新華社受權於今日(12日)全文播發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批准了這個報告。 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顧;二、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 報告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下為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財政預算案

預算案加大力度支援青年就業創業 政青冀增青年實習創業支援計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香港政協青年聯會表示,財政預算案切中要點,亮點頻出,相信能為香港經濟打造新的增長點,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期待這些措施能夠得到有效執行,為香港帶來更加繁榮的明天。

預算案|立法會:若市場工資上調3% 公務員凍薪料可省約87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發表了本屆政府的第三份財政預算案。立法會秘書處(秘書處)今日(13日)發表有關「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的《研究簡報》,報告分析凍結公務員薪酬措施指,假設市場工資上調3%,是次凍薪預計可節省約87億港元。

預算案|2元乘車優惠改「兩蚊兩折」 孫玉菡:為確保計劃可持續

2月26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二元乘車優惠計劃」將新增每月240程的限制,並調整10元以上車費的收費模式為兩折。

預算案|旅發局撥款削兩成 維港無人機及煙火表演改「精準發放」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2025/26年度向香港旅遊發展局撥款12.35億港元,用於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及《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
絲路盛放洋紫荊

絲路盛放洋紫荊|油漆塗層能「無電製冷」?港產「黑科技」助世界「降溫」

高溫、暴雨、乾旱、山火……近年來,全球氣候面臨諸多挑戰,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各個角落上演,背後原因,大多源自急速上升的全球氣溫。根據香港天文台自1885年的氣象資料記錄,1885至2022年間,全球年平均氣溫的平均上升速度為每10年0.14℃;而在1993至2022年間,平均上升速度為每10年0.28℃。氣溫越來越高,冷氣隨之越調越低。過度使用冷氣,又加劇着全球暖化。該如何節能減碳,終止這個惡性循環?

絲路盛放洋紫荊 |香港與斯里蘭卡的水故事 緣起一場不明原因疾病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香港與斯里蘭卡因「水」結緣,從交流海水沖廁、考察污水處理廠,到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的號角早已吹響,而兩地的故事,竟從一場不明原因疾病展開……

絲路盛放洋紫荊 |從「香港敦煌之友」到「絲路之友」:跨時空傳承文化 續千載情緣

敦煌與香港相隔逾三千五百公里,那裏被沙漠與戈壁包圍,有着與香港截然不同的景色。這樣的一個沙洲,千百年前卻聯結東西,是商賈往來的必經之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此交會、交融,讓敦煌成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其集大成者,便是以莫高窟為代表的敦煌石窟。石窟中的壁畫、彩塑、經捲,紀錄了古絲路的繁華,承載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然而,隨時間流逝、風沙侵襲、人為破壞,壁畫、泥塑褪去往昔光彩,逐漸黯淡無光。所幸,在一代又一代傳承「莫高精神」的敦煌人堅守保育下,敦煌重新煥發光彩與活力。這種精神更感召了一群熱愛敦煌藝術及中華文化的香港人,組建起非營利性公益組織「香港敦煌之友」,共同守護敦煌。 近年來,絲路沿線的阿富汗巴米揚、巴基斯坦犍陀羅等地飽受戰火摧殘,與敦煌同根同源的文化藝術遺蹟亟待救護。「香港敦煌之友」義不容辭地站出來,支持從敦煌走出來的專家學者在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研究、提供保護幫助,促進絲路沿線文化交流。這群港人展現出的文化擔當與責任,是傳承文化、貫徹大愛的香港精神,也是共同付出、不求回報的絲路精神,他們也有了新的身份——「絲路之友」。

「一帶一路」國家代表出席國際環保博覽 參觀本港水產養殖場及污水處理設施

【點新聞報道】環保署和漁護署今日(28日)安排訪港的「一帶一路」國家(包括老撾、越南和緬甸)代表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代表參觀水產養殖場,了解本地現代化水產養殖業的最新發展。
反修例黑暴真相

焦點關注 | 「屠龍小隊」認罪:策劃殺警炸灣仔!曾到台灣「軍訓」 西貢試槍

香港警方首次引用《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控告黑暴激進組織「屠龍小隊」成員,隨着部分被告承認相關控罪,驚人案情逐漸曝光。涉案者計劃於2019年一場遊行用槍及炸藥殺害警察,部分成員曾到台灣接受「軍事訓練」,亦試過在西貢試射長槍及試爆炸彈。

「反修例黑暴真相」 52集視頻短片回顧修例風波

「反修例黑暴真相」 52集視頻短片回顧修例風波

【反修例黑暴真相:後記】52集梳理回顧修例風波 以史為鏡重新出發

2019年6月開始,持續超過半年的社會動盪令香港社群撕裂,社會陷入政治化爭拗,經濟民生遭遇嚴重打擊。「反修例黑暴真相」系列通過52集視頻短片回顧「去年今日」,真實再現歷史。希望大家能以史為鏡,避免香港再淪入混亂不堪、民不聊生之中。香港急需撫平創傷,重回正軌,重新出發。

【反修例黑暴真相】EP51首名「修例風波」被捕者罪成入獄 黑暴分子難逃法網

去年今日,22歲無業男劉嘉柏涉嫌於2019年10月參與非法集結期間管有汽油彈,被判囚一年,成為修例風波以來首名罪成入獄的被捕者。劉嘉柏於去年1月2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承認控罪,稱明白政治問題不應以暴力解決,指自已犯案後感後悔及無力,最終被判囚12個月。

魯青獎|熱愛文學之心皆如星光——2025年新年寄語

2025年對於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來說,不僅是第五個年頭,更是充滿希望與奮鬥的一年。我們要對每一位熱愛文學的你鼓掌致意。祝願你們在新的一年裏,繼續在文學的海洋裏肆意暢遊,同時也能夠在自己寫作和閱讀別人的過程中,尋找屬於自己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的意義。

開賽啦!第十六屆魯青獎香港賽區徵稿啟動 寫作書法均可報名

第十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徵稿今日(17日)正式啟動。徵稿截止日期為2025年5月20日。

魯青獎香港|從魯迅精神中汲取哪些精神養分?王凱波送給同學三句話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王凱波在致辭時指出,魯迅先生是追求真理、無私無畏的代表,他的精神力量激勵着一代代學子。魯迅先生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在當下的香港,各位同學參加魯青獎比賽,重溫魯迅先生偉大精神,到底要汲取什麼樣的精神養分呢?在這裏,我想送給各位同學三句話:第一句話,從熱愛中國語言文字開始,熱愛自己的民族。第二句話,從關心身邊人和普通人開始,關心和貢獻社會。第三句話,從堅持文學寫作開始,不斷認識和完善自己的人生。

(有片+多圖)弘揚愛國精神 熱愛中華文化 第十五屆魯青獎香港賽區頒獎禮今舉行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魯迅先生誕辰143周年。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頒獎禮於今日(19日),亦是魯迅先生的逝世紀念日,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頒獎禮吸引了眾多香港學校及青年學生參與,共同慶祝這一文學盛事。

H5|一圖睇中央挺港惠港政策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以頂層設計強化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確立為國家戰略,通過出台《規劃綱要》明確香港的核心引擎地位,並以前海、橫琴方案進一步深化合作空間;「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通過科創融合落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出台系列政策推動香港與內地金融領域互聯互通持續升級,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競爭力;支持香港發揮「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的重要作用,依託離岸人民幣樞紐功能服務國家開放大局;以民生制度上的突破強化「灣區一家人」概念,以居住證、社保參保、執業資格互認及「港澳藥械通」打通跨境制度壁壘;通過旅遊擴容實現個人遊內地省會城市全覆蓋、免稅額度翻倍,「一簽多行」便利了跨境往來。系列舉措充分彰顯了中央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定意志,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強勁動能。

H5|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足跡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2月18日下午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20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 習近平主席連日出席多埸重要活動,會見各界代表人士,視察澳門多個地點,並發表重要講話,表達中央對澳門的關懷厚愛和支持。習近平強調,「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

H5|長者醫療券大灣區7間試點機構一站式攻略!

2月19日,政府公布把7間位於大灣區的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包括深圳兩間牙科機構。目前,全港共有近1500名牙醫已參加醫療券計劃,在超過3300個服務點提供服務。那麼這7間醫療機構怎樣去?怎樣掛號就診?本期大灣區錦囊記者匯總了超多實用攻略,快收藏起來!

H5|夏寶龍考察香港7日足跡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2月22日至28日來港考察調研,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等方面的最新情況。在長達七天的行程裏,夏寶龍不辭辛勞出席了數十場活動,深入社區探訪、廣泛接觸各界、細心聆聽民意、激勵團結發展,所到之處、所見之人、所談內容,幾乎涵蓋了香港所有重大發展範疇,在香港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點新聞梳理考察行程,一文帶大家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