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滬指站穩3674點關鍵位 專家指「震蕩蓄勢」A股向上趨勢確立

A股本周延續震蕩上攻行情。截至周五(15日)收盤,滬、深兩市指數單周累升1.7%和1.25%,上證指數一度升穿3700點,此後大盤雖現回調,但仍站穩3674點關鍵位。分析稱,市場正呈現良好上行勢頭,大盤指數短暫「震蕩蓄勢」是正常現象

京東完成收購佳寶超市 京東物流高效配送上門

繼昨日(15日)官宣完成對香港佳寶食品超級市場(以下簡稱「佳寶」)的收購後,京東今日(16日)在佳寶門店舉行記者見面會。

財經點評|7月國民經濟數據公布 專家:較6月有所放緩 工業增速維持高位

國家統計局今日(15日)發布7月份經濟數據。數據顯示,7月受極端氣候條件及淘汰落後產能的影響,經濟運行壓力再度顯現。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指出,在一攬子支持政策的推動下,「兩重」、「兩新」財政撥款順利下發,裝備製造和高技術投資持續增長。同時,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品以舊換新及服務消費的增長勢頭良好。
財經快訊

滬指站穩3674點關鍵位 專家指「震蕩蓄勢」A股向上趨勢確立

A股本周延續震蕩上攻行情。截至周五(15日)收盤,滬、深兩市指數單周累升1.7%和1.25%,上證指數一度升穿3700點,此後大盤雖現回調,但仍站穩3674點關鍵位。分析稱,市場正呈現良好上行勢頭,大盤指數短暫「震蕩蓄勢」是正常現象

京東完成收購佳寶超市 京東物流高效配送上門

繼昨日(15日)官宣完成對香港佳寶食品超級市場(以下簡稱「佳寶」)的收購後,京東今日(16日)在佳寶門店舉行記者見面會。

財經點評|7月國民經濟數據公布 專家:較6月有所放緩 工業增速維持高位

國家統計局今日(15日)發布7月份經濟數據。數據顯示,7月受極端氣候條件及淘汰落後產能的影響,經濟運行壓力再度顯現。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指出,在一攬子支持政策的推動下,「兩重」、「兩新」財政撥款順利下發,裝備製造和高技術投資持續增長。同時,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品以舊換新及服務消費的增長勢頭良好。

內地消費潛力未來在哪?專家:欠發達地區、數碼弱勢群體是重點

內地的消費潛力究竟藏在哪裏?商務部研究院專家周密指出,內地消費市場潛力藏於城鄉協同、數字與綠色經濟創新等領域。
點市成金

點市成金|8月新規啟航!銜接國際標準 企業如何應對ESG大考?

以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標準為基礎制定的《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於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 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ESG中心創始主任施涵博士在節目中指出,該準則是香港推進綠色金融戰略的核心環節,標誌着香港與國際最高標準接軌,為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供關鍵支撐。

點市成金|「十四五」收官在即 中央政治局傳遞哪些關鍵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此次會議被市場視為對「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及「十五五」規劃啟動的重要指引。

點市成金|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倒計時 穩定幣能否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於8月1日正式落地生效,虛擬資產市場再次成為焦點。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丁兆飛回應關於穩定幣市場是否過熱的討論,他表示 ,從公眾期待的角度來看,穩定幣市場的熱度反映了人們對新經濟增長點和金融創新的渴望,這是積極的。

點市成金|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10年召開 房地產「築底」進行時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十年再度召開,會議聚焦城市化發展與房地產政策調整,引發市場關注。
大市點睇

大市點睇|恒指穩守25000點 創新藥股逆市狂飆 多股創52周新高

港股今日續見調整,惟25000關口防守力強勁。三大指數早段齊低開後,僅曾小量收窄跌幅。惟在頗重的沽壓下再度向下擴大跌勢。

大市點睇|恒指高位回落藏玄機?分析師:短期或試新高 近26000點宜鎖利

港股市場今日(14日)早段高開,恒生指數一度升至25766點,站上年內高位,但隨後逐步回落,全日收市跌約4點。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收盤分別下跌0.37%、0.23%,科技指數跌0.97%,東亞銀行投資策略師吳永強表示,儘管今日市場出現調整,但整體氣氛仍相對樂觀,且投資者情緒正面。短期不排除恒指繼續挑戰高位,甚至可能試探全年目標26000點。

大市點睇|降息預期升溫 港股借勢狂飆!恒指升2.58%逼近歷史高位

港股今日(13日)大幅高開後直衝上25000關口以上,再向上抽升至高位收市。早段三大指數齊高開後,已見接近是日低位。隨後再逐步向上擴大升幅,並持續在高位附近徘徊。午後加勢續見強勁,各指數繼續向上造好。並升至最高位收市。

大市點睇|英偉達H20風波發酵 恒指25000點得而復失 市場觀望情緒濃

港股今日(12日)低開高收,續維持在極狹窄的區間內上落。三大指數早段同步低開後,曾再小量向下擴大跌幅。恒指最多僅跌105點。近低位稍見支持及企穩,收窄跌幅後再反彈倒升。唯各指數升幅輕微,並持續在升跌附近浮沉。
財經點評

財經點評|7月國民經濟數據公布 專家:較6月有所放緩 工業增速維持高位

國家統計局今日(15日)發布7月份經濟數據。數據顯示,7月受極端氣候條件及淘汰落後產能的影響,經濟運行壓力再度顯現。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指出,在一攬子支持政策的推動下,「兩重」、「兩新」財政撥款順利下發,裝備製造和高技術投資持續增長。同時,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品以舊換新及服務消費的增長勢頭良好。

財經點評|央行定調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 專家:本輪牛市行情漸入佳境

A股今日(13日)全線走高,滬指8連陽續創階段新高,創業板指大漲近4%;全A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為2月27日以來,時隔114個交易日首次。全市場超2700只個股上漲,百股漲停再現。港股亦大幅拉升,恒生指數漲超2%,恒生科技指數漲超3%。

財經點評|A股市場熱度升溫 這一重要指標重回2015年牛市水平

內地股市今日持續上攻,滬指、深證成指均創年內高位。一重要指標重回2015年牛市水平。

財經點評|上月中國外儲環比略降0.76% 專家:短期變動無礙外儲穩定趨勢

人民銀行(下稱,人行)今日(8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32922.35(美元,下同),較6月末下降約252億元或0.76%,雖止步環比「六連升」,但仍連續二十個月穩定在3.2萬億元關口上方。國家外匯管理局介紹,7月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令中國外儲規模環比略降。分析稱,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將繼續支撐外儲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焦點解讀

內地消費潛力未來在哪?專家:欠發達地區、數碼弱勢群體是重點

內地的消費潛力究竟藏在哪裏?商務部研究院專家周密指出,內地消費市場潛力藏於城鄉協同、數字與綠色經濟創新等領域。

解讀|南向資金增加帶來哪些機遇?

在關稅和貿易緊張局勢備受關注之際,港股通南下資金增加以及債券通南向通運行機制優化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解讀|註冊平台上線與三項標準立項 香港加速布局RWA生態傳遞何信號?

香港RWA領域近期再有關鍵進展。全球首個RWA註冊登記平台於上周正式上線,更同步立項三項Web3.0標準。

財經觀察|股票代幣化或成加密行業新敘事

股票代幣化是傳統資產數字化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其意義已逐步在傳統金融與加密生態中體現。對於傳統金融而言,股票代幣化具備顯著的制度與技術優勢。
點睇新經濟

點睇新經濟|從「小眾消費」到「萬億藍海」 寵物經濟如何引領新消費潮流?

【點新聞報道】近年來,「牠經濟」作為消費市場中的一匹黑馬,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寵物不再僅僅是陪伴者,而是成為了家庭成員,甚至是情感寄託的象徵。京東超市寵物近日發布618年中大促全周期(5月13日0點至6月18日24點)終極戰報,618期間京東寵物成交用戶同比增長32%、新晉養寵用戶同比增長39%、PLUS用戶同比增長35%;成交額翻倍商家超400個。

點睇新經濟|「谷子經濟」引領港股回暖 年輕人為何願為「谷子」買單?

港股今年IPO市場可望回暖,開年即有布魯可(00325)成為「凍資王」,吸引近9000億元資金認購,短短幾日飆逾50%。投資者發現「穀子經濟」這一陌生而新奇的概念在股市爆火,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陣來自二次元的旋風。

點睇新經濟|2025年旅遊新風潮來襲:從冷門目的地到「影視旅遊」

隨着2025年春節臨近,全球迎來一系列奢華酒店和出遊體驗,「春節外遊」帶動旅遊產業暖冬歡騰,許多旅客不再滿足於千篇一律的傳統體驗,開始重新定義旅行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近發布的預測,2025年客運量預計將達到52億人次,較去年增長6.7%,首次突破50億大關。

點睇新經濟|從商場到地鐵廣告 香港萬物皆可 「打卡」

從聖誕裝飾到地鐵廣告,在香港,萬物皆可「打卡」,這一現象亦造就了「打卡經濟」的誕生。

解讀|二手成交創3個月新高 樓市觸底已現曙光?

7月香港二手住宅註冊量錄得逾4200宗,創3個月新高。專家指出,整體樓市已止跌回升,處於微升狀態。料8月二手成交可能達到4500宗。

香港置業:7月二手住宅錄得逾4200宗註冊  創3個月新高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近日表示,據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7月二手住宅(包括二手私人住宅及二手公營房屋)錄4233宗註冊,較6月的4140宗增加約2.2%,創3個月新高。鑑於簽署買賣合約至遞交到香港土地註冊處註冊登記需時,7月註冊個案一般主要反映6月市況。

戴德梁行料大灣區樓市觀望氣氛持續 樓價存下調壓力最多跌5%

戴德梁行今日(29日)發表2025上半年大灣區住宅市場及商業物業投資市場回顧及下半年展望。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大灣區內各地區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延續去年年尾推動的止跌回穩指標,持續鬆綁需求端政策,並着力緩解供應端的財務壓力,一至三月整體一手住宅銷售數字和價格表現不俗。惟自四月份起,市場氣氛開始受制於關稅戰帶來的不穩定性,買家難免轉趨觀望,第二季住宅樓價未能延續升勢,上半年大灣區整體一手住宅銷售數字比去年同期升3%。

解讀|內房企穩香港豪宅回暖 亞太房地產何以迎來最佳布局時機?

在昨日(15日)舉行的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從總體上來看,內地上半年房地產雖然有所波動,但總體上朝着止跌回穩的方向在邁進。與此同時,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10年再次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有分析認為相關表述對未來內地房地產市場發展將產生直接影響。

餐盒堆積映射環境危機 青少年探索食物可持續發展新可能

在2025(首屆)國際青少年ESG大賽中,劉娣羽(Yuly)憑藉聚焦快餐及外賣文化中ESG問題的視頻作品,斬獲視頻組一等獎。

全國生態日|卓永興:北都將設超300公頃濕地公園 實現保育發展並行

國家自2023年起將每年8月15日定為全國生態日,以提高社會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意識,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青少年視角下的南極生態:冰川消融與應對路徑

2025(首屆)國際青少年ESG大賽視頻組一等獎中的一部作品聚焦了南極暖化,以真實觀察呈現冰川消融、企鵝生存受脅等現狀,並提出乘公交、減塑等個人行動建議,展現青少年對生態保護的關注與行動力。

易點ESG|從技術創新到ESG落地:港鐵IFC 2期BIM物管平台拿下國際建築機電大賽冠軍

港鐵物業團隊為IFC 2期搭建的BIM物管平台,在「國際建築機電人工智能大挑戰」中奪冠。該平台融合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推動節能減碳及社會效能提升,成為商業地產ESG實踐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