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大市點睇|擺脫美股拖累 恒指微升終結四連跌 北水加倉護盤

港股三大指數今日漲跌不一。在北水大舉加倉的支撐下,恒指結束連跌走勢。

中資券商股高開 匯金系三家上市券商重組

港股市場中資券商股集體高開。中國銀河(06881)升3.4%,報10.96元,HTSC(06886)升2.1%,報19.27元,中信建投証券(06066)升2.8%,報12.8元,國泰海通(02611)升1.3%,報16.2元。

大市點睇|恒指再探底低見25742點 黃金板塊逆市上揚

港股今日高開低收,雖曾觸及關口,但在沽壓沉重的劣勢下再度向下尋底。
財經快訊

大市點睇|擺脫美股拖累 恒指微升終結四連跌 北水加倉護盤

港股三大指數今日漲跌不一。在北水大舉加倉的支撐下,恒指結束連跌走勢。

中資券商股高開 匯金系三家上市券商重組

港股市場中資券商股集體高開。中國銀河(06881)升3.4%,報10.96元,HTSC(06886)升2.1%,報19.27元,中信建投証券(06066)升2.8%,報12.8元,國泰海通(02611)升1.3%,報16.2元。

大市點睇|恒指再探底低見25742點 黃金板塊逆市上揚

港股今日高開低收,雖曾觸及關口,但在沽壓沉重的劣勢下再度向下尋底。

瑞銀:中國股市料迎又一豐年 AI股回調或拖累科技股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最新發布的2026年中國股票展望報告中指出,預計中國股市將迎來又一個豐年。
點市成金

點市成金|停擺結束影響難消 專家指美國明年1月再「停擺」幾率高

為期43天的美國政府「最長停擺」結束,特朗普稱這次創紀錄的停擺帶來了1.5萬億美元的損失。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指出,此次美國政府停擺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特別是在關鍵的年底消費旺季期間,其負面影響可能持續至政府恢復運轉後。

點市成金|香港金融盛會釋重磅信號 亞洲市場為何成全球資本焦點?

近日,香港金融科技周與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相繼在港舉行,全球政要、金融領袖齊聚,亞洲市場憑獨特優勢吸引全球目光。

點市成金|國際金價震盪 風險如何評估?

近期,國際金價出現大幅波動行情,從10月20日每盎司4300美元的歷史高位,一度迅速跌破4000美元關口。金價波動引發各方關注,11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明確黃金有關稅收政策。今日(3日)早盤,港股黃金股下挫。

點市成金|中美談判新進展傳遞何種信號?四中全會公報預示四季度宏觀政策或加碼

北京時間26日,經過兩日磋商,中美第五輪經貿會談取得積極成果。據中方透露,雙方以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圍繞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出口管制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經貿問題達成基本共識。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表示,事實上中美雙方存在着廣泛的相互貿易需求,雙方可在這些廣泛領域達成共識尋求合作。周密提到,除了解決已有矛盾以外,雙方還可以在新的、具有挑戰的領域開展合作。
大市點睇

大市點睇|擺脫美股拖累 恒指微升終結四連跌 北水加倉護盤

港股三大指數今日漲跌不一。在北水大舉加倉的支撐下,恒指結束連跌走勢。

大市點睇|恒指再探底低見25742點 黃金板塊逆市上揚

港股今日高開低收,雖曾觸及關口,但在沽壓沉重的劣勢下再度向下尋底。

大市點睇|美股急挫引發連鎖反應 恒指三日跌穿26000關

港股今日再度受美股大幅急挫至近低位收市而跟調整。三大指數早上齊跟低開後,曾見輕微收窄跌幅。惟在沽壓極重和欠缺承接力下,再次向下滑至跌穿26000關口。

大市點睇|港股三大指數齊跌 分析師料市場短期維持震盪格局

港股三大指數今日(17日)齊下跌,恒生指數跌0.71%,報26384點;科技指數跌0.96%,國企指數跌0.74%。東亞證券投資策略師吳永強向點新聞表示,港股於下午出現個股拋壓加劇的情況,恒指一度波動約300點。整體來看,港股短期大概率仍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尤其市場氣氛已不及此前樂觀,因此維持恒指今年27400點的目標價判斷。
財經點評

財經點評|加密市場震盪持續 專家:美元流動性危機致比特幣下跌

加密貨幣市場震動持續。比特幣於昨日(18日)跌破9萬美元關口,跌去今年以來升幅,今日比特幣價格雖有所反彈,但從K線看仍未能企穩,比特幣價格一度再次逼近9萬美元關口。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丁肇飛接受點新聞訪問時表示,比特幣價格是全球美元流動性的先期指標。而市場近月來的連續下跌,與近期持續的美元流動性危機密切相關。

財經點評|美政府最長停擺落幕 專家:經濟與市場信心短期難復原

美國國會眾議院於當地時間12日下午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兩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結束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指出,美國聯邦政府此次停擺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特別是在關鍵的年底消費旺季期間,其負面影響可能持續至政府恢復運轉後。

財經點評|三大外資投行積極看多中國資產 央行政策空間擴大助推股市機遇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巨頭相繼發聲,積極看好A股和港股的後市。

瑞銀:仍看好A股 AI主題長期利好

瑞銀預計短期將出現一定獲利回吐,但市場不會重回4月低點。
焦點解讀

解讀|比特幣年內漲幅一度歸零 此輪暴跌是「黃金坑」還是「無底洞」?

比特幣近日持續下跌,年內30%漲幅一度被全數抹去。

解讀|美政府停擺後遺症發作 美股為何遭遇全線暴跌?

隔夜華爾街股市遭遇重挫,投資者情緒受到通脹擔憂和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的雙重打擊。當地時間13日,美國三大股指均呈現大幅下跌,創下10月10日以來最大跌幅。

解讀|美政府結束停擺有進展 穆迪:政治極化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美國國會參議院周一(10日)晚上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正式通過兩黨臨時預算協議。截至協議通過,美國聯邦政府已停擺持續41天,創下歷來停擺時間最長紀錄。該支出方案現已移交眾議院,有機會於當地時間周三(12日)進行表決。

解讀|渣打:強人民幣政策漸成形 香港續演人民幣國際化關鍵角色

11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29個點子,報7.0836,創近13個月新高,較市場預測偏強約300點子。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將加快建設金融強國。2025年初,習近平主席進一步闡述金融強國的核心金融要素,並指出強大的貨幣是金融強國的第一核心要素。此後,中國開始更加明確地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主要貨幣,以減輕對美元的依賴。
點睇新經濟

點睇新經濟|香港「橋樑」角色再升級 玩具盛事來港開啟東西方創意文化新篇章

國慶期間,香港盛事不斷。全球藝術與設計盛會DesignerCon(DCon)亞洲首站於今明兩日(10月5日-6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

規模數百億 年輕人成「童趣消費」主力

曾經屬於孩童的毛絨玩具、公仔盲盒、塑膠積木,如今成為都市成年人的「心頭好」,不僅填補情緒空缺,也催生出一條正在快速擴張的「童趣經濟」賽道。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台的助推下,「童趣經濟」市場規模達數百億元,「童趣消費」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滲透成年人生活,成為消費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新潮流。

點睇新經濟|盲盒賣爆、股價狂飆 中國IP如何抓住「新消費」的萬億級風口?

正值周末,泡泡瑪特(09992.HK)門店的Labubu系列盲盒再補貨。和往常一樣,相關產品迅速售罄。近期,與銷情同樣火爆的還有其股價表現。

專訪|香港深耕民生區、上海衝刺百店 「鳥貴族」平價策略背後的營商啟示

當餐飲行業普遍承壓,消費市場因經濟波動而出現謹慎收縮跡象,為何一家燒鳥品牌選擇在香港、上海加速開店,並將全球最大分店落地香港?

美聯:本港下半年逾億元一手豪宅總成交金額已破100億港元

隨着港股走好,投資氣氛熾熱,超級豪宅新盤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焦點,近月交投表現強勁,帶動下半年不足四個月已吸金逾百億港元。據美聯資料及市場消息,下半年迄今(截至10月27日)逾億元一手成交錄45宗,涉及總金額達102億元,較上半年30宗及約60.9億元分別大幅上升約5成及約67.5%。

瑞銀:維持恒指目標為25300點 大學未來或成商業地產主要買家

特區政府積極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非本地學生來港深造。瑞銀投資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梁展嘉今日(20日)在媒體分享會上表示,香港非本地生增長為長期趨勢,本地大學未來將成商業地產主要買家及租客。

仲量聯行:上季滬商業地產成交150億按季增78%

得益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回升向好,上海商業地產投資市場加速回暖。仲量聯行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上海商業地產投資市場成交17宗資產,成交額錄149.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季增長78.1%。仲量聯行投資及資本市場華東區負責人孫翎介紹,上季滬商業地產成交案例中,單體項目的成交均價為8.81億元,遠超去年全年5.6億元的單體項目成交均值,「當季投資型買家佔比高達91%,成為市場交投的絕對主力」。

戴行:住宅市場回暖 全年樓價有望止跌升2%

戴德梁行今日(8日)發表香港房地產市場今年第三季回顧及展望。受按揭息率回落及股票市場向好等因素支持,加上發展商繼續積極以低開策略推售新盤,住宅市場交投勢頭延續。

ESG|港大馬會可持續發展論壇 專家揭經濟與溫度「倒U型」關係

斯坦福大學全球政策實驗室主任、前白宮總統辦公室首席環境經濟學家Solomon Hsiang教授今日在一個活動表示,全球經濟增長與溫度的「倒U型」關係,並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

易點ESG|大公ESG評價體系重磅首發 打造接軌國際扎根中國新標桿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近日正式推出「大公ESG評價體系」,該體系依託集團旗下「香港國際ESG研究院」,旨在構建兼具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的ESG評價基準,為中國企業提供可量化、可落地的可持續發展標尺,助力全球資本高效對接中國ESG實踐,聚焦企業長期價值發現機制。

國際ESG論壇|中央企業海外發展報告發布 去年央企資產總額突破90萬億元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學東今日(21日)在「2025香港國際ESG論壇暨年度榜單評選頒獎典禮」上發布《中央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25)》。他表示,去年央企資產總額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9%;實現增加值10.6萬億元、利潤總額2.6萬億元、上繳稅費2.6萬億元,全年研發經費投入1.1萬億元,連續三年超過萬億元。同時,近五年來,央企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展海外投資合作項目逾6000個,一批中央企業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

國際ESG論壇|市場疑慮企業「漂綠」 業界:董事會是重要防線

2025香港國際ESG論壇暨年度榜單評選頒獎典禮圓桌討論環節,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ESG中心創始主任施涵表示,資本市場對企業「漂綠」行為的疑慮正影響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投資的推進,並就這一話題邀請業界人士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