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熱點 - 點新聞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教育熱點

鴨脷洲街坊學校申辦私營小一 博智小學擬與教區屬校合併

教育局3月13日向全港官津小學發出「開班信」,黃大仙區天主教博智小學及南區鴨脷洲街坊學校被「派0班」。校方如有意繼續營運,最遲要今日(27日)向教育局申請。

中學文憑試開考在即 調查:八成考生壓力大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筆試下星期開考,有機構昨日(26日)公布的調查發現,逾八成考生壓力達「大」以上,而女生「非常大」比例(28.5%)較男生高4.8%,大部分考生感到壓力的原因是考試成績。有逾六成考生能應對壓力,但5.8%表示完全無法承受。

10套小學人文科科學科課本過審 設「航天與創科」勉勵港生學習鍛煉

改革後的香港小學人文科及科學科課程,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分別在小一及小四級起正式推出。近日,教育局已先後完成有關教科書的評審,共通過了4套人文科課本和6套科學科課本,並已上載於適用書目表。

IVE學生研發「太陽能風樹」 追光測風高效供電

為實踐環保,近年不少社區或村屋天台陸續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但逢惡劣天氣(如颱風)來襲時會有飛脫風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工程系學生研發出結合風能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太陽能風樹」,加入「自動追光系統」及「風速監測系統」兩大功能,能因應天氣情況自動調節組件開合,提升產能效率的同時預防強風。

新學年2小學獲「派0班」 包括天主教博智小學、鴨脷洲街坊學校

教育局表示,在2025年度小一派位下,有兩間資助小學獲派的學生人數少於16人,未能獲資助開辦小一,分別是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及南區的鴨脷洲街坊學校。

北大清華在列!內地多所高校本科擴招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介紹,進一步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的規模,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近日,多所高校紛紛公布了擴招計劃。

城大開辦商業AI碩士班 首屆招50人爭崩頭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資訊系統學系昨日啟動全港首個商業人工智能理學碩士(MScAIB)新課程,將於2025/2026學年開辦,以培養兼具AI技術與商業智慧的新世代跨領域領袖,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港大中大新學年推四年制醫科第二學位

香港大學醫學院與中文大學醫學院昨日(3日)分別宣布,將於新學年推出四年全日制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第二學位入學途徑,讓持有學位人士報讀。兩個課程首年學額都是25個,預計首批新生於今年9月入學。其中港大現正接受報名,截止申請日期為6月20日,並將於下周三舉行入學資訊講座。

預算案|撤2500元學生津貼 蔡若蓮:因時制宜 集中資源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2月26日公布,其中提到由今年9月起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27日)表示,當局整合資源,希望更有效、針對性地幫助最有需要者。

預算案|9月起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

現時政府向全港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每學年提供2500元免入息審查學生津貼。截至2026年3月31日為止的財政年度預算中顯示,由2025至26學年起將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

6自資院校內地生限額可分階段提至40% 招生範圍擴至全國

教育局今日(26日)宣布,已取得國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寬已獲批准招收內地學生入讀學位課程的六所自資院校的內地學生限額,以及批准有關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區、市)招生,以進一步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健康穩健發展,對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作出更積極貢獻。該六所院校分別是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香港珠海學院、東華學院,以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詩畫裏的中國」港澳賽區頒獎典禮在港舉行

2月22日,「詩畫裏的中國」第三屆京粵港澳青少年兒童詩歌節暨第五屆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兒童藝術交流周活動港澳賽區頒獎典禮在麗澤中學禮堂舉行。

「詩畫裏的中國2025」首次加入AI書畫創作 京粵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開新篇

2月23日,「詩畫裏的中國——2025京粵港澳青少年優秀作品交流展覽」開幕,展覽一連三天於香港大會堂展覽館舉行。

優才書院小學部獲全港首個「法語卓越學校」認證

2月21日,「法語卓越教育」認證揭牌儀式在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舉行。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是全港和澳門第一間得到此認證的學校。

THE最佳聲譽大學榜 港大中大科大入百強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今日(18日)發布最新的2025最佳聲譽大學排名,香港共有5所大學上榜其中3間打入世界百強,當中以香港大學最高排第四十九位,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分列第六十九位及第九十七位。內地頂尖名校清華大學繼續位居亞洲之首,成功打入十大排全球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