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天水圍小學取消默書 多元學習助識字

天水圍津貼小學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今學年起取消中英文默書,引入遊戲化學習、電子平台、AI工具等多元識字策略,以互動應用幫學生掌握字詞。校長劉鐵梅闡述教育理念,表示默書多為短期記憶,讓學生將時間用於閱讀與多元學習更有效。

近5年百多名學童輕生 專家剖析暗藏「隱形壓力鏈」

近年本港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根據教育局資料,過去5年共有130多名學童輕生。這僅是本地現象抑或全球趨勢?其背後根源又是什麼?

迎建造業時代機遇 中建香港領港青赴滬「取經」

為培育建造業未來菁英,中建香港於10月22日舉行「學生成長計劃及人才培育工作分享會」,向傳媒分享8月在中聯辦教科部指導及支持下,舉辦「建築科技上海考察團」的豐碩成果,兩名參與考察團的學生代表亦到場分享感受。
教育熱點

天水圍小學取消默書 多元學習助識字

天水圍津貼小學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今學年起取消中英文默書,引入遊戲化學習、電子平台、AI工具等多元識字策略,以互動應用幫學生掌握字詞。校長劉鐵梅闡述教育理念,表示默書多為短期記憶,讓學生將時間用於閱讀與多元學習更有效。

近5年百多名學童輕生 專家剖析暗藏「隱形壓力鏈」

近年本港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根據教育局資料,過去5年共有130多名學童輕生。這僅是本地現象抑或全球趨勢?其背後根源又是什麼?

迎建造業時代機遇 中建香港領港青赴滬「取經」

為培育建造業未來菁英,中建香港於10月22日舉行「學生成長計劃及人才培育工作分享會」,向傳媒分享8月在中聯辦教科部指導及支持下,舉辦「建築科技上海考察團」的豐碩成果,兩名參與考察團的學生代表亦到場分享感受。

港大聯招增「傑出醫科學人」專屬課程

香港大學醫學院自2023/24學年起推出「傑出醫科學人」(Distinguished MedScholar,簡稱 DMS)學習軌道,吸引頂尖學生修讀,成效理想。醫學院昨日(23日)宣布將於2026年度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增設「內外全科醫學士(DMS傑出醫科學人)」專屬課程,編號為「JS6626」,現正接受報名。課程沿用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學額,預計錄取30名至50名精英學生,他們可於六年內獲取雙學位,直通博士之路,並可獲高額獎學金。

調查:本港僱員今年平均加薪2.5% 本科畢業生平均起薪點1.95萬

浸會大學今日(23日)公布「2025粵港澳大灣區薪酬及福利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區內各城市的企業加薪幅度放緩,其中香港僱員平均加薪2.5%,低於去年的3.5%,有三分之一受訪港企料,明年整體的平均薪酬調整幅度為2.8%,1間企業預測凍薪,其餘大多機構仍未作出預測。

調查指學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方式多元 逾八成學校安排學生觀看九三閱兵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今日(23日)公布「教育工作者對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問卷調查結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副會長胡少偉和理事黃建豪出席記者會。調查於10月初進行,兩周內共收到428份有效問卷,涵蓋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及大專院校。結果顯示,學校普遍已開展多元愛國教育活動,但在課時、教材及專業支援等仍面臨挑戰,教師普遍期望政府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及專業培訓。

(有片)清華大學開放楊振寧書屋 清華學生攜子瞻仰先生遺風

10月19日,清華大學在圖書館老館219室設立的楊振寧書屋正式對外開放,校內師生紛紛前往參觀,在書籍與手稿中追尋科學巨匠的學術足跡。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也在科學館一樓設立緬懷室,於10月18日至24日期間接受師生及社會公眾弔唁。連日來,兩處紀念場所都迎來眾多瞻仰者,在寒風中排隊表達對楊振寧先生的哀思與敬仰。

逾六成直資校盼成增收非本地生試點 直資學校議會:對本地生學額絕無影響

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學生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加大取錄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多位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代表昨日(22日)在傳媒茶敘透露,調查顯示有逾六成會員學校有興趣申請成為試點學校,去年有約200多名非本地生就讀直資學校,而目前直資學校共提供1700個宿位,相信足以應付未來更多非本地生來港。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