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專題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社會專題

專題 | 公屋申請年輕化 青年為「上樓」躺平怎麼辦?

本港私樓樓價和租金高昂,省吃儉用為「蝸居」的人不在少數,可是,若申請到租金低廉的公屋,便不再需要「仆心仆命」賺錢,人生似乎少了一大煩惱。有大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尚未明確,但年滿18歲便一早申請公屋,希望將來不用「捱貴租」或做「房奴」,「上樓」似乎成為香港青年的「夢想」。要成為「人生贏家」,究竟是學有所成貢獻社會,還是一早「躺平」等「上樓」,成為當今本港青年的人生選擇。

專題|各方讚規管網約平台方向正確 預留時間觀察的士車隊成效

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規管網約車平台的研究,雖然坊間對報告「有讚有彈」,但記者認為,普遍意見肯定政府主動提出規管,解決白牌車爭議。

(有片)深度調查|港人嘆本地牙醫「唔憂做」 北上整牙豈止慳10萬元?

隨着世紀疫情結束,兩地通關復常,社會掀起新一輪北上整牙熱潮。究竟北上整牙有何優勢?本地牙科機構又何去何從? 曾是本地診所常客 因牙痛無法應診改北上求醫 為了體驗北上整牙服務,點新聞記者早前約了張小姐即日來回深圳某連鎖牙科診所。一行四人於下午1時半從九龍塘站出發,乘坐港鐵到羅湖口岸過關,其後轉乘巴士抵達位於深圳東門的私營牙科醫院,整個車程約1.5小時。 張小姐告訴記者,自己曾經是本港牙醫診所的常客,自40歲開始,牙齒健康出現問題,患有嚴重牙周病,需要定期洗牙,去除牙結石及牙菌膜。無奈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經常光顧的牙醫診所相繼倒閉,再加上近年港人對牙科服務的需求強勁,令預約洗牙漸趨困難。

專題|立法會三讀通過改革社工註冊局 社福界盼解決亂象推動專業發展

立法會今日(3日)三讀通過《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改革社工註冊局,當中包括擴大成員數目、增加委任成員比例、特首委任正副主席,成員必須由勞福局局長監誓等等。多名社福界代表認為,新的修訂有助完善社工註冊局的管治,保障受助者和整體社會的利益,確保專業有序地持續發展。

(有片)專題|世界就是舞台——街頭藝人的賣唱人生

【點新聞報道】香港在大家的印象裏,一直是金融城市、節奏急促,從來不曾被定義為一座音樂城市。停下腳步,靜靜聽一段音樂,這樣看起來有點奢侈的體驗,但偶然有街頭藝人的演奏,滲入港人的生活縫隙之中。這個看似有些神秘的群體,這群將特長和愛好當做職業人——街頭藝者,應當有自己的故事,屬於他們的一個個問題,點新聞為大家揭開答案。

專題|白牌車搶客由本地擴至跨境 合法經營者業務大受影響?

近期的士業界主動「放蛇」白牌車(又有網約車的稱呼)司機,掀起網上熱話。然而,白牌車業務並不局限於香港境內,甚至已經蔓延至跨境接載服務,進一步影響合法經營者的業務。

專題 | 香港「購物天堂」何去何從? 特色文創和獨家商品仍是必買!

今個「五一」黃金周,本港迎來76萬人次內地旅客,帶來逾20億元的消費。這一數字看似明朗,實際上平均每人在港消費約2632元,以本港物價水平看,這一數字對旅行期間需要解決住宿、用餐的旅客來說並不算多。內地旅客來港購買奢侈品、水貨客盛行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式,當香港價格優勢不再,「購物天堂」的地位是否仍然穩固,零售業、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有片)專訪|讓音符在城市躍動——以旋律為伴的香港街頭鋼琴師

香港這個不大的地方,有不少藝術上的尋美者。社交媒體平台上時常湧現坐在共享鋼琴前,忘情彈奏的身影,演奏者樸素隨意的穿着,隨手的彈奏,與從指縫流淌出的精緻旋律形成魅力反差,讓人驚嘆「大師在民間」。

(有片)專訪|香港「紅旗跑者」第一人:和平年代的堅持更為可貴

梁志森原本就有晨練的習慣。從2020年起,外出跑步時,他開始帶上五星紅旗,高舉旗幟,穿越香港的大街小巷、維港海濱,以這樣的方式傳達香港同胞的愛國情懷。在時局動盪的日子裏,這樣的行為無疑需要付出足夠的勇氣。梁志森表示,起初出街時,難免心有餘悸,也常常會遭遇不友善的目光,甚至有人會直接問他收了多少錢。因為怕家人擔心,到今天為止,堅持「愛國跑」行為四年的他,一直瞞着妻子和女兒。

DSE | 成績落後經補習突飛猛進 港漂生必須加入補習大軍?

被稱為「香港高考」的中學文憑考試(DSE)4月9日開考,一眾考生嚴陣以待,香港的教育資源相對豐富,多年來,內地學生轉學來香港插班、升學的情況常見;本港針對公開考試的補習班,多年來風靡盛行,甚至衍生出不少「明星」補習老師。最近一則帖子引起了港漂生、其家長對香港補習班的關注。

專題 | 從「走塑」看環保如何真正落實 回收及教育應重於收費

塑膠產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及大量使用,惟塑膠難以分解,長遠對環境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政府將於4月22日開始實施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相關法例,屆時餐廳將全面禁止提供及出售發泡膠餐具、膠飲管、攪拌棒、膠碟、膠食具(叉刀匙),酒店亦將禁止免費提供洗漱梳妝用品,如膠柄牙刷、塑膠包裝牙膏、浴帽等。聽上去好似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好大影響,但事實情況如何呢?點新聞記者日前走訪本港多區,了解塑膠使用情況和各界對「走塑」的意見。

記者觀察|持續追蹤垃圾收費試點 市民要適應 回收要完善

政府4月1日起在全港14個地點,推行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涵蓋政府大樓、公私營住宅、商場、食肆以及院舍。計劃期間會向所有試點免費提供指定袋及標籤。記者就不同類型的試點分別跟蹤觀察,在計劃試行第一日先觀察,然後分別在試行第二日及第四日到相同試點採訪居民或持份者,到底他們習慣參與計劃嗎?計劃是否有改善、變得更好的空間?

專訪|助劏房青少年走上國家級舞台 姚珏的弦樂教育之路

3月29日晚,復活節假期的第一個晚上,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上演了一出特別的音樂會。青少年們身着統一服裝,在小提琴或大提琴上舞動手指,開始弦樂演奏。這些孩子們來自基層家庭,有的住在公屋,有的住在劏房,如今不但走向了音樂大會堂的舞台,在之前更走向了澳門、大灣區、內蒙古等地。這場名為「全為愛—弦繫新希望」的音樂會,由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小提琴家姚珏帶領近百學員及香港弦樂團專業樂手演奏多首中外名曲。

走塑 ‧ 專題(下)|塑膠管制衝擊餐飲業經營 環團、業界有何對策?

首階段塑膠管制措施即將實施,新法例除涉及市民大眾日常生活,還會限制飲食界等行業派發或使用相關產品。儘管「走塑」迫在眉睫,但許多小型食肆未有準備,引起外界擔心政策成效不及預期。

走塑 ‧ 專題(上)|塑膠管制非洪水猛獸 替代品多不太影響市民?

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即將實施,有市民質疑政府多此一舉,亦有人擔心開銷大增,搶先在法例生效前提前搶購受管制產品。點新聞網將一連兩輯,以市民及企業角度,探討「走塑」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