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專題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English
Home
Video
Opinion
Deepline
Hong Kong
China
World
Business
Lifestyle
Sci-Tech
More
Top News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國際拍客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生活
發現香港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小吃
100種生活
財經
財經快訊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科技動態
ESG
大市點睇
財經點評
財經觀察
教育
專欄
熱點追蹤
點妹周記
Viki Talk
肥胡醫聊
中醫點點談
點香港
來點知識
編採手記
點睇新經濟
港故事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以禮相待
香港機遇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絲路盛放洋紫荊
專題
Hello Pandas
粵港澳大灣區
我們的2024
澳門回歸25周年
美國大選
施政報告2024
國慶75周年
巴黎奧運
慶回歸27周年
23條立法
香港國安法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區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區議會選舉地圖
點揀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立法會選舉地圖
民調一覽
......
標籤
焦點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國際拍客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生活
發現香港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小吃
100種生活
財經
財經快訊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科技動態
ESG
大市點睇
財經點評
財經觀察
教育
編輯精選
教育熱點
新來港教育錦囊
港校一點通
視頻
各界訪談
評論
學生園地
專欄
熱點追蹤
點妹周記
Viki Talk
肥胡醫聊
中醫點點談
點香港
來點知識
編採手記
點睇新經濟
港故事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以禮相待
香港機遇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街坊故事館
絲路盛放洋紫荊
專題
Hello Pandas
粵港澳大灣區
我們的2024
澳門回歸25周年
美國大選
施政報告2024
國慶75周年
巴黎奧運
慶回歸27周年
23條立法
香港國安法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區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點揀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馬經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專題|展望2025 區議員冀續提升地區服務:勿以事小而不為
專題|港九新界分享2024年工作體會:見證變化的力量
專題|2024年18區區議會回顧:正本清源後工作更全面
專題|2025年有危亦有機 改革求變成社會最大公因數
專題|2024年喜事連連 各界:香港多方面顯著提升
直播預告
快訊
36歲巴士技工涉多次網上發布煽動訊息 還押3·3訊
八旬婦墮「猜猜我是誰」騙案 警破12宗同類案件涉款130萬
海關與亞太情報中心聚焦風險管理 致力打擊跨境走私及違禁品
港股收評|恒指跌1.63% 內房股跌幅居前
外交部:美方應當停止濫施制裁的錯誤做法
偽裝學生搶春運火車票 12306:一經發現將予以罰款
社會專題
專題|展望2025 區議員冀續提升地區服務:勿以事小而不為
通過採訪18區區議員,點新聞總結了2024年香港區議會工作的繽紛亮點。議員們分享見證了完善選舉制度後,新一屆區議會集中力量解民困的新面貌。立足2024,展望2025,未來地區工作的挑戰是什麼?區議員如何與地區專員、關愛隊等更好合作?如何在地區層面進一步解決市民的急難愁盼?我們繼續聆聽經驗豐富的區議員——立法會議員、北區區議員陳月明、觀塘區區議員柯創盛、南區區議員朱立威、九龍城區區議員林博、北區區議員姚銘等,帶來最一線的解讀。
社會專題
01月03日 07:20:00
專題|港九新界分享2024年工作體會:見證變化的力量
隨着特區政府對地區治理的不斷完善,新時代的區議會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效能。來自港島、九龍、新界的三位區議員——朱立威、林博、姚銘,分別分享了他們在過去一年中的工作經驗與感悟,勾勒出一幅幅服務社區、貼近民生的圖景。
社會專題
01月02日 07:20:00
專題|2024年18區區議會回顧:正本清源後工作更全面
在2024年就職的新一屆的區議會中,區議員的產生辦法及其行為規範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區議會以「愛國者治港」為核心理念,重新聚焦於民生問題,恢復了「官民橋樑」的角色,發揮「下情上報、上情下達」的作用。在雙向互動機制下,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加暢通,政策措施也因此更接地氣,更好地回應了大眾的訴求。正本清源後的井然有序、議員們積極議事,是本屆區議會的一大亮點。
社會專題
01月01日 15:59:51
專題|2025年有危亦有機 改革求變成社會最大公因數
香港於過去一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新一年新開始,究竟社會賢達如何看待未來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又會有什麼建議給特區政府,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社會專題
12月31日 14:45:00
專題|2024年喜事連連 各界:香港多方面顯著提升
2024年進入最後倒數,回顧過去一年,香港由治及興的發展勢頭保持強勁,而且喜事連連,好消息一浪接一浪。點新聞網一連兩篇,訪問多位社會賢達,與讀者共同回顧2024這個不平凡的一年,並且展望未來,探討各方對2025年的期望。
社會專題
12月30日 10:40:38
高才通透視|赴港求職無着落前途未卜 高才家庭陷兩難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的續簽條件,主要關注申請人在港是否已獲得聘用,或者是否在港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受養人對香港的貢獻是其次。盧女士與丈夫吳先生同是互聯網的專才,丈夫更是一家知名企業的資深技術員,年薪200萬元人民幣,育有一子,在北京過着中產的優渥生活。去年,兩口子成功申請高才通(A類)計劃來港,作為受養人的盧女士率先成功就業,作為申請人的吳先生卻遲遲未有着落,偏偏續簽時較側重的是他的就業情況,令他們感到很徬徨。他們希望,倘受養人成功求職也應獲加分,否則會削弱他們投入勞動市場的動力。
港聞
12月13日 12:43:32
專題 | 青年宿舍:市價六成 需克服合租問題兼具服務意識
面對高企的樓價和租金,特區政府於2011-2012年施政報告中推出青年宿舍計劃,針對青年需要有獨立空間這一社會客觀需要,由政府全數資助「非政府機構」興建青年宿舍,並以自負盈虧的形式營運。非政府機構須把租金水平訂在不超過鄰近地區面積相若單位市值租金的六成。至今,至少有數間青年宿舍在深水埗、九龍城、大角咀、荃灣、大埔、元朗、天水圍等地投入運營。記者走訪發現,青年宿捨的日常工作通常會交由物管公司或當區社福機構打理。
港聞
12月13日 08:36:29
話你知|北京深圳電梯使用15年屬「超齡」 香港定義較模糊
全港現有約74000部升降機中,逾四成的機齡超過30年,當中近7000部更是「年逾半百」。老舊升降機維修往往遇到缺乏零件的問題,讓舊機「退役」更換新機是其中一個出路,不過,整部更換升降機隨時要花費100萬元以上,業主未必負擔得起。 升降機運作多少年,才會被視為老舊升降機呢?不同地區有不同定義。
港聞
12月11日 10:16:12
揭秘|換升降機動輒過百萬 舊樓業主難負擔
全港現有約74000部升降機中,逾四成的機齡超過30年,當中近7000部更是「年逾半百」。老舊升降機維修往往遇到缺乏零件的問題,讓舊機「退役」更換新機是其中一個出路,不過,整部更換升降機隨時要花費100萬元以上,業主未必負擔得起。
港聞
12月11日 09:40:56
全港逾四成升降機機齡超30年 維修面臨「老大難」
全港現有約74000部升降機,當中逾四成的機齡超過30年,老舊升降機維修往往出現維修時間長的問題。有業界人士表示,不少老舊升降機的零件面臨停產,或難以在市面上找到替代品,以至光是尋找零件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有議員指出,舊大廈由於業權分散,一旦升降機需要維修,難以召集業主開會,在籌款進行工程與投票等程序都需花上很長時間,導致光是邁出招標的第一步,便要花上數月。
港聞
12月10日 15:48:54
專題|計法大不同?創科署稱超額完成 審計報告反稱納米研發院多方面不達標
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暴露,該院在2019-20至2023-24年、5個年度進行的20次離港公幹旅程,機票費用共涉200萬元,當中9次都有同一名員工基於個人理由延期逗留,而且在未有尋求批准的情況下更改公幹旅程。在交通費用超額的3次公幹旅程中,有2次由研發院支付整段期間的交通費用,而相關員工其後才償還超額的交通費用。至於餘下1次,相關員工在研發院支付交通費用前已繳清超額的交通費用。審計署發現,相關員工沒有就更改公幹旅程安排尋求批准。
港聞
12月10日 12:53:25
本港升降機技工奇缺 6000人應付全港7.4萬部升降機?
根據機電署數字,全港現時約有74000部升降機,較四年前增加約4000部,平均每年增長1000部。然而,去年註冊升降機工程人員只得149人的人數增長,差距懸殊。政府近日發布的「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指出,熟練技術人員短缺情況尤其嚴重,推算至2028年短缺6萬人,佔整體短缺人數超過三分之一,當中包括升降機和扶手電梯技工。
港聞
12月10日 11:08:45
記者直擊|開工時間逗留機舖8小時 電梯工人疑「蛇王」打機
面對人手嚴重不足,升降機業內卻問題處處。大公報記者連日到不同升降機公司直擊工人工作情況,發現有升降機從業員回公司打卡後,竟到遊戲機舖打機,打足一日,全程連升降機都沒有摸過。工會對有升降機工人疑似「蛇王」,感到詫異,「業內有師傅偷懶也常見,但連電梯都沒有摸過這個情況,已經是操守問題!不可以這樣的!」
港聞
12月09日 08:30:00
高才通透視|高才通嘆搵工難 高薪厚職非必然
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項舉措搶人才,其中包括2022年新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計劃),目的是吸引世界各地具豐富工作經驗及高學歷的專才來港發展,效果立竿見影,彰顯香港魅力。
港聞
12月06日 10:49:16
專訪|劏房戶夢想「上樓」 盼有個穩定的家
劏房問題存在多年,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取締,本屆特區政府重視解決本港土地房屋難題,興建公屋致力縮短輪候時間。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提出,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合標準單位名為「簡樸房」取代劏房。惟對於劏房戶來說,或許最大的夢想還是盡快「上樓」。
港聞
11月17日 09:34:19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