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專訪|劉智鵬:抗戰80載薪火相傳 回歸28年國安築基 香港與國家共振
議視聽|破欠基金淪提款機?勞福局局長解畫|嘉賓:孫玉菡(第62集)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許正宇:國安法是「定海神針」 本港金融體系日趨穩健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孫東:發展與安全並重 技術自主性可應對科技挑戰
(有片)跨越的不止經緯:孫銘謙 中超版圖上的「香港坐標」

專訪|劉智鵬:抗戰80載薪火相傳 回歸28年國安築基 香港與國家共振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兩大重要歷史節點交匯,映照出香港在國家歷史變遷中的印記。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早前接受點新聞專訪,回顧香港在抗戰中的重要角色,細數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城市變遷,亦展望在香港國安法築牢國安根基的基礎上,應如何推廣紅色教育讓年輕一代走近歷史記憶、走進香港與國家的未來發展。

議視聽|破欠基金淪提款機?勞福局局長解畫|嘉賓:孫玉菡(第62集)

勞工、人力及福利政策等向來是香港市民關心的重要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擔任特約主持的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邀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圍繞人才策略、破欠基金財政、支援照顧者和銀髮經濟措施四個主題進行討論。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許正宇:國安法是「定海神針」 本港金融體系日趨穩健

香港國安法實施即將迎來五周年,這部法律自頒布以來對本港社會和經濟環境影響深遠,奠定了金融領域穩定發展的基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早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回顧香港國安法如何助力本港穩健發展金融市場、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展望在全球變局中,本港金融發展應如何應對風險、把握新機遇。

專訪|劉智鵬:抗戰80載薪火相傳 回歸28年國安築基 香港與國家共振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兩大重要歷史節點交匯,映照出香港在國家歷史變遷中的印記。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早前接受點新聞專訪,回顧香港在抗戰中的重要角色,細數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城市變遷,亦展望在香港國安法築牢國安根基的基礎上,應如何推廣紅色教育讓年輕一代走近歷史記憶、走進香港與國家的未來發展。

議視聽|破欠基金淪提款機?勞福局局長解畫|嘉賓:孫玉菡(第62集)

勞工、人力及福利政策等向來是香港市民關心的重要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擔任特約主持的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邀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圍繞人才策略、破欠基金財政、支援照顧者和銀髮經濟措施四個主題進行討論。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許正宇:國安法是「定海神針」 本港金融體系日趨穩健

香港國安法實施即將迎來五周年,這部法律自頒布以來對本港社會和經濟環境影響深遠,奠定了金融領域穩定發展的基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早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回顧香港國安法如何助力本港穩健發展金融市場、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展望在全球變局中,本港金融發展應如何應對風險、把握新機遇。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孫東:發展與安全並重 技術自主性可應對科技挑戰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年來,創造了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本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數據樞紐和高端人才高地提供了重要保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局)局長孫東早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表示,得益於香港國安法的保障及推動,近年來本港在國際排名中表現亮眼,創科局在致力香港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同時,亦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重任。

(有片)跨越的不止經緯:孫銘謙 中超版圖上的「香港坐標」

天津津門虎的訓練場上,一張來自中國香港的年輕面孔正用汗水書寫新的融合故事。2025年初,孫銘謙以球隊史上首位港籍球員身份加盟天津津門虎。短短數月,他跨越語言與風格差異,以職業精神與主動融入的姿態,在北方足球重鎮穩穩扎根,成為中超賽場上「香港力量」的生動註腳。

好戲在後頭|中英劇團《代父重婚》將演 以穿越喜劇解畫家庭關係本質

2025/26劇季,中英劇團首個演出《代父重婚》將於6月20至22日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上演,該劇由新晉編劇許晉邦打造原創劇本,中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盧智燊執導。故事講述單親青年成桂賢意外穿越回父親的新婚之夜,被迫以父親身份與年輕時的母親相處,在「兒子變丈夫」的荒誕處境中鬧出連串笑話。

(有片)把香港「塞進」行李箱!這班港人用「微縮魔法」打動全球觀眾

在快節奏的香港,繁華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俯首於方寸之間,讓城市在指尖綻放。「快樂微型藝術會嘛,說到底是希望能夠自己很快樂,又將快樂帶給身邊的人。」在現任會長潘麗瓊Carmen看來,微縮模型是一種比文字、圖像等更好的載體,去呈現故事、歷史、風土人情。「快樂微型藝術會」——這個由痴迷微縮藝術的港人組成的團體,將「東方之珠」的煙火氣與城市肌理濃縮於毫釐,裝入行李箱,帶到全世界。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楊何蓓茵:國安培訓形式多樣 有效轉變公務員心態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成效顯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近日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公務員國家安全意識大幅提升,為香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安法五周年|國安法五載護香江 周一鳴:執法與教育並重 築牢國安防線

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強調,法例實施成效立竿見影,迅速扭轉了香港當時面臨的嚴峻局面,他重申,警隊未來將繼續堅守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毫不鬆懈地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職責。與此同時,未來還會繼續透過教育深化市民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與使命,尤其是年輕一代。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楊恩健談消防處轉型 「國安守護者」迎全新使命

香港國安法即將迎來五周年,消防處作為保安局轄下第二大紀律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角色。消防處處長楊恩健早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表示,從危險品監管到反恐能力建設,從提升市民應急能力到國際救援行動,消防處在過去五年中將國安元素全方位融入日常工作。

(有片)港故事|從「貪玩」到神還原「九龍城寨」 工程師用微縮模型紀錄香港煙火氣

「世界真細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迪士尼的《小小世界》,濃縮了各國文化的精華,而正在山頂展出的「細看香港微型藝術展」,方寸天地間,濃縮了香港十八區的多姿多彩。熙熙攘攘的「廟街」、熱熱鬧鬧的「九龍城寨」、煙花璀璨的「維港」⋯⋯這些精美的作品,出自快樂微型藝術會的藝術家之手,在他們手中誕生的,不僅僅是凝聚一代人集體回憶的香港微縮模型,更是用方寸空間記錄的港人生活史。

(有片)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奪軍 稱香港具優良藝術配套 鼓勵後輩堅持音樂夢想

香港年輕鋼琴家沈靖韜勇奪音樂界四大國際鋼琴比賽之一的范克萊本國際鋼琴賽冠軍,成為該比賽自1962年創辦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香港人。他獲得10萬美元獎金外,亦會有為期3年全面及個人化職業管理服務,包括音樂會、藝術支持和宣傳推廣。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鄧炳強:維護國安沒有完結時 須時刻居安思危慎思明辨

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香港如今在多項國際指數名列前茅,當中包括自由經濟體排名全球第一,競爭力位列第五,安全指數遠超英國和美國等地,躋身第九,正正是維護國家安全帶來的成果。

專訪|展望本港未來發展 李家超:用好國家及國際機遇 積極開拓商業網絡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5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專訪,總結三年施政歷程,分享未來施政思路。 本港未來發展路線如何?李家超強調,特區政府要用好「一國兩制」帶給香港獨特優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與國際機遇。 李家超指香港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緊跟國家戰略,落實「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在貢獻的同時,從中獲得發展及受惠。此外,香港亦要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港澳篇幅中提到的「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他多謝國家給予信任,將國際調解院總部設在香港,鞏固了香港解決地區商業糾紛的角色。 李家超有提到,自己及政府團隊積極外訪,除鞏固原有商業網絡,如歐美國家,亦是要開拓東盟等新市場,這也是未來政府工作的方向之一。

專訪|總結施政三周年成果 李家超:拚經濟惠民生「永遠要做到更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5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專訪,總結三年施政歷程,分享未來施政思路。 談及三年來的成果,李家超認為無論是面對突發事件,抑或是聽取各界意見,政府主動作為,廣納民意以求改善,各方面都加快了步伐。但他直言,政府的工作「永遠要做到更好」。 李家超提到,政府的努力工作亦有所成果,重點在「穩定」、「發展」及「惠民」。他表示,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特區政府已經很有信心,香港的安全和穩定得以保障。而有了這個堅定的「基石」,政府可以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 李家超指出,三年間,香港經濟由負增長,變回正增長,而家庭收入中位數、公屋輪候時間、勞工權益、基層醫療等多方面都有所改善。未來,他將繼續拚經濟、謀發展,讓整個社會更好地發展,讓市民都能受惠。

專訪|李家超「喊話」遭美不公平對待的留學生:歡迎來港就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5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專訪,總結三年施政歷程,分享未來施政思路。李家超在訪問中提到,一些留學生在美國受到不公平對待,而香港作為區域高等教育中心,希望吸引全球學生前來就讀。 李家超強調,在香港約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多個學科課程位列世界前十甚至全球第一,教育質量卓越。他說,特區政府要積極推廣這些優勢,吸引更多有需要的學生前來深造。 李家超提到,自2024/25學年起,特區政府已將「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增加至150人,並在教學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以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在高等教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專訪|李家超再回應賣港口爭議:需衡量整體利益及個人利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5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專訪,總結三年施政歷程,分享未來施政思路。談及日前有本港企業因碼頭買賣問題引起巨大爭議時,李家超表示,任何人對於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都要衡量,如果二者能保持一致性,那就「大家都好」。他強調,不應將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對其他人的傷害上,在任何崗位上都應該抱持「共贏」的觀念。

專訪|李家超:危害國安勢力背後或有「國家級人物」 本港要加強情報網建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5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專訪,總結三年施政歷程,分享未來施政思路。對於保障國家安全的相關工作,李家超表示,未來除了繼續依法打擊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還要建立強大的情報網絡。

(有片)專訪|從香港新星到內地爆紅 曾比特冀將港樂帶到更多地方

在點新聞與曾比特的對談中,曾比特談論自己作為新生代歌手的成長與責任,期待將香港音樂帶去更廣闊的地方。

(有片)經民聯談關稅戰:聯通世界去風險 善用北都機遇 突破經濟瓶頸

關稅戰對全球貿易影響深遠,香港應該如何解決難題、迎接機遇?點新聞採訪經民聯多位成員,探討香港應對貿易摩擦的戰略布局。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