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有片)議視聽(下集)|謝展寰:三大創新方向助本地漁農業「揚帆出海」
(有片)議視聽(上集)|謝展寰:兩大措施降本港蚊患風險 未來或引入機械狗等新興手段
(有片)議視聽(中集)|謝展寰:「走塑」第二階段已推行 最重要是改變習慣
(有片)專訪|在B站紮根的「TikTok難民」 美國歌手用粵語歌傳承香港文化
專訪|十五運開幕式緊張籌備中 總監製劉偉強:粵港澳文化「同聲同氣」

(有片)議視聽(下集)|謝展寰:三大創新方向助本地漁農業「揚帆出海」

《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近日專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並邀請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作為特約主持,詳述香港漁農業未來的現代化發展藍圖。

(有片)議視聽(上集)|謝展寰:兩大措施降本港蚊患風險 未來或引入機械狗等新興手段

【點新聞報道】近月來基孔肯雅熱在全球範圍擴散,本港亦出現零星輸入個案,本地蚊患問題及環境衞生受到市民高度關注,《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近日專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並邀請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作為特約主持,以了解本港各地區滅蚊進展及成效,探討未來香港運用新技術控制蚊患問題的可行性發展。

(有片)議視聽(中集)|謝展寰:「走塑」第二階段已推行 最重要是改變習慣

近日,環境保護署推出「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公開招募本地餐飲業界試用各類非塑膠容器,受到社會熱議,適逢香港自去年開展管制即棄塑膠計劃(即「走塑」計劃)首階段至今逾一年,成效如何、何時開展第二階段亦備受關注。藉此,《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專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並邀請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作為特約主持,深入探討香港「走塑」之路。

(有片)議視聽(下集)|謝展寰:三大創新方向助本地漁農業「揚帆出海」

《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近日專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並邀請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作為特約主持,詳述香港漁農業未來的現代化發展藍圖。

(有片)議視聽(上集)|謝展寰:兩大措施降本港蚊患風險 未來或引入機械狗等新興手段

【點新聞報道】近月來基孔肯雅熱在全球範圍擴散,本港亦出現零星輸入個案,本地蚊患問題及環境衞生受到市民高度關注,《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近日專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並邀請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作為特約主持,以了解本港各地區滅蚊進展及成效,探討未來香港運用新技術控制蚊患問題的可行性發展。

(有片)議視聽(中集)|謝展寰:「走塑」第二階段已推行 最重要是改變習慣

近日,環境保護署推出「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公開招募本地餐飲業界試用各類非塑膠容器,受到社會熱議,適逢香港自去年開展管制即棄塑膠計劃(即「走塑」計劃)首階段至今逾一年,成效如何、何時開展第二階段亦備受關注。藉此,《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專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並邀請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作為特約主持,深入探討香港「走塑」之路。

(有片)專訪|在B站紮根的「TikTok難民」 美國歌手用粵語歌傳承香港文化

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的28歲青年Ali Mezzi,一年前因美國TikTok禁令影響而輾轉來到中國內地的社交平台。這位自幼浸潤在香港流行文化中的外國青年,憑藉一曲曲經典粵語歌的動人翻唱,收穫了超十萬粉絲,用歌聲搭建起跨文化的橋樑。

專訪|十五運開幕式緊張籌備中 總監製劉偉強:粵港澳文化「同聲同氣」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9日在粵港澳三地舉行,作為由三地首次聯合承辦的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來自中國香港的劉偉強擔任開幕式總監製。

(有片)專訪|古箏音樂人馬航:以弦音為筆 書寫中華文化傳承新篇章

在香港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古箏藝術正以創新的姿態奏響時代之音。這是香港古箏學會攜手全港5支青年古箏教師團隊,發起師生古箏音樂會的第二年,青年古箏演奏家、慈航箏團藝術總監、香港古箏學會秘書長馬航表示,「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音樂會,而是一次關於傳承的實驗。」

(有片)專訪|掌聲?噓聲?站在流量風暴中心的姜濤:接受聲音 獨自面對

男團MIRROR成員、香港歌手姜濤在「墮海事件」後首次接受點新聞獨家專訪,經此一事,他覺得最重要的是看到身邊有許多真正關心、陪伴自己的人。至於網上的很多東西,姜濤說,早已習慣了。

(有片)點新聞X姜濤快問快答搶先看!專訪7月25日上線敬請期待

姜濤專訪正片將於7月25日上線,大家不見不散!

(有片)專題|跟着IP遊香港 「私人訂製」打開香港新玩法

香港旅遊業正在迅速復甦,遊客樂於發掘更多新玩法,擁抱深度體驗新浪潮。厭倦走馬觀花,告別「買買買、食食食」的流水線,如何將一座城市的文化故事,轉寫成獨一無二的旅行記憶?香港中旅社董事總經理陳瑞東近日接受點新聞專訪時表示,「深度定製遊」正成為許多遊客喜歡的旅行模式。

好戲在後頭|《大展鴻圖》海外爆火帶旺粵劇《帝女花》 傳統戲曲不悶的!

已傳唱68載的經典粵劇《帝女花》,近期因被運用在饒舌歌手攬佬的新作《大展鴻圖》中,而再次走紅社交網絡。

(有片)專訪|過渡屋新增「丙類租戶」 戴尚誠權威解讀申請細節

本港房屋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之一,為幫助生活環境惡劣的劏房住戶緩解居住壓力,房屋局早前推出過渡性房屋項目,現已見成效。目前,政府計劃為該項目新增「丙類租戶」類別,以進一步擴大過渡性房屋的覆蓋範圍,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早前接受點新聞訪問,為市民詳解新增「丙類租戶」政策的背景、實施細節、服務對象及申請注意事項,為有申請需要的人士提供清晰指引。

專訪|劉智鵬:抗戰80載薪火相傳 回歸28年國安築基 香港與國家共振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兩大重要歷史節點交匯,映照出香港在國家歷史變遷中的印記。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早前接受點新聞專訪,回顧香港在抗戰中的重要角色,細數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城市變遷,亦展望在香港國安法築牢國安根基的基礎上,應如何推廣紅色教育讓年輕一代走近歷史記憶、走進香港與國家的未來發展。

議視聽|破欠基金淪提款機?勞福局局長解畫|嘉賓:孫玉菡(第62集)

勞工、人力及福利政策等向來是香港市民關心的重要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擔任特約主持的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邀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圍繞人才策略、破欠基金財政、支援照顧者和銀髮經濟措施四個主題進行討論。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許正宇:國安法是「定海神針」 本港金融體系日趨穩健

香港國安法實施即將迎來五周年,這部法律自頒布以來對本港社會和經濟環境影響深遠,奠定了金融領域穩定發展的基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早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回顧香港國安法如何助力本港穩健發展金融市場、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展望在全球變局中,本港金融發展應如何應對風險、把握新機遇。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孫東:發展與安全並重 技術自主性可應對科技挑戰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年來,創造了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本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數據樞紐和高端人才高地提供了重要保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局)局長孫東早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表示,得益於香港國安法的保障及推動,近年來本港在國際排名中表現亮眼,創科局在致力香港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同時,亦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重任。

(有片)跨越的不止經緯:孫銘謙 中超版圖上的「香港坐標」

天津津門虎的訓練場上,一張來自中國香港的年輕面孔正用汗水書寫新的融合故事。2025年初,孫銘謙以球隊史上首位港籍球員身份加盟天津津門虎。短短數月,他跨越語言與風格差異,以職業精神與主動融入的姿態,在北方足球重鎮穩穩扎根,成為中超賽場上「香港力量」的生動註腳。

好戲在後頭|中英劇團《代父重婚》將演 以穿越喜劇解畫家庭關係本質

2025/26劇季,中英劇團首個演出《代父重婚》將於6月20至22日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上演,該劇由新晉編劇許晉邦打造原創劇本,中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盧智燊執導。故事講述單親青年成桂賢意外穿越回父親的新婚之夜,被迫以父親身份與年輕時的母親相處,在「兒子變丈夫」的荒誕處境中鬧出連串笑話。

(有片)把香港「塞進」行李箱!這班港人用「微縮魔法」打動全球觀眾

在快節奏的香港,繁華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俯首於方寸之間,讓城市在指尖綻放。「快樂微型藝術會嘛,說到底是希望能夠自己很快樂,又將快樂帶給身邊的人。」在現任會長潘麗瓊Carmen看來,微縮模型是一種比文字、圖像等更好的載體,去呈現故事、歷史、風土人情。「快樂微型藝術會」——這個由痴迷微縮藝術的港人組成的團體,將「東方之珠」的煙火氣與城市肌理濃縮於毫釐,裝入行李箱,帶到全世界。

(有片)國安法五周年|楊何蓓茵:國安培訓形式多樣 有效轉變公務員心態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成效顯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近日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公務員國家安全意識大幅提升,為香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安法五周年|國安法五載護香江 周一鳴:執法與教育並重 築牢國安防線

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訪問時強調,法例實施成效立竿見影,迅速扭轉了香港當時面臨的嚴峻局面,他重申,警隊未來將繼續堅守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毫不鬆懈地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職責。與此同時,未來還會繼續透過教育深化市民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與使命,尤其是年輕一代。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