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南腔北調|美國對華加徵關稅 歐盟選擇自主

文/上江南

5月23日,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遠程視頻參加法國科技創新展,與科技者對話。有記者問到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的措施時,馬斯克回答:「特斯拉公司和我都沒有要求加徵關稅。限制交易自由或扭曲市場的做法不可取」。

拍腦袋決策的美國「形式主義」 馬斯克反對

2023年Q4(第四季度)前,特斯拉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目前仍是歐美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作為華爾街七雄、龍頭企業的馬斯克,立場堅定地反對拜登政府用301大棒加徵關稅。確實出乎外界預料。

根據國際貿易規則,加徵關稅,首先要調查本國企業及消費者受到多大衝擊、以及加稅後對企業和消費者面臨的影響。特斯拉是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馬斯克明確反對這個加稅決定,那麼就可以證明美國商務代表戴琪把這個違背經貿規則的行動變成了政治操弄和典型的美國「形式主義」,不是基於市場的實際情況,而是政治原因以及拜登的選票,拍腦袋決策,發起新一輪貿易戰。

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了全球50%以上的特斯拉汽車,8月1日後銷售到美國的汽車能否豁免還是照樣加徵關稅,這對於特斯拉來講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如果選擇對特斯拉加徵關稅,勢必會激怒馬斯克,讓他完全倒向特朗普,對本已不被看好的拜登來講,肯定是雪上加霜。如果選擇豁免特斯拉關稅,那麼拜登政府的關稅就加了個「寂寞」

耶倫歐洲行 鎩羽而歸

5月21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德國參加活動時聲稱:「美國和歐洲需要以戰略和聯合的方式應對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還公開敦促歐盟採取緊急干預措施,「遏制」中國日益增長的綠色技術出口。

過去曾受人尊敬的經濟學家、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做美國財長,而今日的耶倫已經變成了不顧事實、違背了自己所一直信奉的經濟學規律和規則,為了三斗米折腰的政客。

筆者曾經發表過《拜登的301大棒 能拿到搖擺州的選票?》的評論,文章中對於歐盟會否跟隨美國加稅的問題,有四個理由相信歐盟不會跟隨:一是歐盟馬上要選舉,代理人馮德萊恩要下台;二是德國交通部長福爾克明確表態,「反對歐盟對中國徵收懲罰性關稅」;三是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5月6日說,「歡迎比亞迪到法國設廠」;四是正在建設成為歐洲電動汽車中心的匈牙利,下半年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不會為這個排期。

作為美國代理人的馮德萊恩,面臨自己連任的問題,沒有像過去那樣緊跟美國。她在耶倫發表言論後,對外表態,「歐盟將採取不同的做法」。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耶倫拉攏歐盟聯合遏制中國電動汽車的計劃已經破產,鎩羽而歸的耶倫還是退休回家養老,重新學習下教科書上講的什麼是「產能過剩」,而不能一味地配合戴琪這個政客進行表演,這樣或許還能對得起「經濟學家」這四個字。

自從特朗普2018年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的通貨膨脹一直居高不下,物價持續上漲。美聯儲為了抑制通脹,選擇了暴力加息,讓海外的美元回到美國,表面上看是政治正確,但實際上是讓華爾街對全球許多國家進行大洗劫。加息受損失的不止是美國消費者,還有很多海外國家,其中也包括匯率跌至34年新低的日本。貿易戰及加息這兩套組合拳已經被無數事實證明是濫用規則,「只能美國放火,不讓其他國家點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拜登在面臨選舉民調接連失利的情況下,搖擺州一邊倒地支持特朗普,無計可施的拜登再次用美國最擅長的「雙標、說謊」來挑起貿易爭端,但這些政治化的貿易手段,除了多次傷及美國企業及消費者以外,肯定也會讓美國的盟友在經貿戰略問題上與美國漸行漸遠。

相關閱讀:

美對華加徵關稅 法德警告或觸發貿易戰

美國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馬斯克:反對!

南腔北調|拜登的301大棒 能拿到搖擺州的選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美國對華加徵關稅 歐盟選擇自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