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故事館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熱門搜尋:
English
Home
Hong Kong
China
World
Video
Business
Lifestyle
Sci-Tech
Opinion
More
Top News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航拍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生活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生活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專欄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專題
杭州亞運
絲路盛放洋紫荊
慶回歸26周年
香港國安法
粵港澳大灣區
2023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二十大專題
職場說 · 點搵好工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團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點揀
圖看香港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選舉地圖
民調一覽
......
熱門搜尋:
標籤
焦點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航拍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生活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生活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專欄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來點知識
編採手記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小朱講事
樓市亮話
冼師傅教路
睇真dim
李點知評新聞
疫情下的溫情
警察故事
我們的身邊人
港青在抗疫一線
高官快問快答
跨境者說
挑你機
KOL和你傾
瞰香港
正點通識
也文也武
黃圈新詞
門陣兵團
虎口解密
諸事八卦
攬炒罪證系列
專題
杭州亞運
絲路盛放洋紫荊
慶回歸26周年
香港國安法
粵港澳大灣區
2023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2022世界盃
二十大專題
施政報告2022
慶回歸25周年
打擊衞生黑點
行政長官選舉
同心抗疫
新冠肺炎
職場說 · 點搵好工
2022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2022
北京冬奧會
2021立法會選舉
奧運天團訪港
珠海隔離日記
施政報告2021
百年征程
東京奧運會
聚焦十四五
基本法30周年
黎智英被捕
2021年全國兩會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團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點揀
圖看香港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馬經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來點知識
編採手記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小朱講事
樓市亮話
冼師傅教路
睇真dim
李點知評新聞
疫情下的溫情
警察故事
我們的身邊人
港青在抗疫一線
高官快問快答
跨境者說
挑你機
KOL和你傾
瞰香港
正點通識
也文也武
黃圈新詞
門陣兵團
虎口解密
諸事八卦
攬炒罪證系列
街坊故事館|平凡街坊化身社區守護員 一樓之長心繫鄰里需要
街坊故事館 | 護老似種花 認知障礙症非「不可救藥」!
街坊故事館 | 當長者復康遇上樂齡科技 晚年生活開心啲!
直播預告
快訊
李家超西環賞月支持海濱夜市:有人氣就有財氣!
杭州亞運 | 若無緣巴黎奧運是否考慮退役?「丘媽」丘索維金娜:暫無定論
大市點睇|港股最差的9月已過?分析師:第四季或逐步向上
杭州亞運|朱成竹感慨中秋難與家人共度 杜凱琹祝大家多吃月餅
(有片)杭州亞運|中亞射擊冠軍學彈古箏《滄海一聲笑》 運動員村「遇見中秋」
火龍穿梭香港仔追「火珠」賀中秋 麥美娟與南區市民共賞
街坊故事館
街坊故事館|平凡街坊化身社區守護員 一樓之長心繫鄰里需要
鋼筋石屎將人際關係築起圍墻,鄰里關係疏離淡薄,屋邨內家家戶戶重門深鎖。你是否懷念「獅子山下」的年代,那份鄰里守望相助的街坊情?舊時的「街坊保長」已不復見,但現在幸有那麼一群普通居民挺身而出,扮演起穿針引線的角色,重新緊繫鄰里關係。他們定期探訪社區居民,幫助居民排憂解難;他們動員居民參與社區,協助建構鄰里網絡;他們是社區的一分子,卻又是社區的守護者,他們就是「樓長」。
街坊故事館
03月01日 23:08:42
街坊故事館 | 護老似種花 認知障礙症非「不可救藥」!
如果有一天,你的至親因患上認知障礙症,情緒起起伏伏像是突然變了另一個人,甚至慢慢將你忘記,你會如何面對? 黃小姐(Winny)就面對這樣的困境。她的媽媽,82歲的譚婆婆確診了認知障礙症,自2019年至今已有三年多。認知障礙症(Dementia)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它不但影響患者的記憶、判斷和執行力,更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認知障礙症加上多種長期病患,讓譚婆婆不堪忍受。這些年,譚婆婆的病情日漸嚴重,每到傍晚精神狀態總是格外糟糕,常常感到情緒焦慮、呼吸困難,甚至多次在醫院急症室裏過夜。
街坊故事館
02月08日 20:00:00
街坊故事館 | 當長者復康遇上樂齡科技 晚年生活開心啲!
「怪物還想走?看招!」63歲的周公公手握着由「樂齡叻叻GO」提供的樂齡科技AR射箭,不斷對準目標,射箭攻擊手機屏幕裏的敵人,他直言難以想象,長者也能這麼潮。
街坊故事館
01月27日 19:30:00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