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記者觀察

記者觀察|廣東用電負荷今年四創新高 背後有哪些原因?

廣東電網用電負荷今年第四次創歷史新高!據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提供最新數據顯示,7月24日16時46分,廣東電網用電負荷達到1.52億千瓦,是全國首個用電負荷突破1.5億千瓦的省級電網,目前廣東電網系統運行平穩。同日創新高的,除了廣州、深圳等灣區6市外,還有汕頭、潮州、河源等粵東西北地區10市,這「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記者觀察|灣區4隧道工程入選全球50強 創新技術持續突破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香港屯門-赤鱲角隧道、深圳地鐵14號線……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最近發布「過去50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50個隧道工程」,中國有9個項目入選,數量全球最多。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便有4個隧道工程入選,遁地潛行,鑽山過嶺,穿江越海,持續打通灣區各大「咽喉要道」,不僅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而且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施工難題,為世界隧道建設提供技術創新與示範效應。

記者觀察|粵港澳機場群布局持續拓展 粵西新建民用機場

粵西地區將新建民用機場!國家民航局近期批覆「陽江機場」選址,標誌着位於粵西的陽江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該機場不僅將彌補陽江市沒有民用機場的空白,亦將完善廣東機場群布局。廣東在「5+4」骨幹機場格局的基礎上,目前正進一步拓展完善「3+4+8」運輸機場布局,攜手港澳地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場群。

記者觀察|港珠澳大橋遊暑期火熱 多方面凸顯吸引力

作為現時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遊試運營半年多以來持續受捧。據港珠澳大橋海關提供數據顯示,大橋遊半年已吸引遊客14.9萬人次,高峰期更達到每天限定的遊客數量1200人次。點新聞記者留意到,隨着暑期到來,剛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港珠澳大橋更受歡迎,多方面的吸引力受到親子家庭、學生群體的青睞。

記者觀察|跨江通道「成團出道」 珠江口首座雙層大橋加速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通車首周車流量超72萬車次,日均車流量超10萬車次,最高峰達每小時0.8萬車次,超越了南沙大橋開通時的人氣。而跨越珠江口通道加速「成團出道」,從北往南涵蓋了黃埔大橋、南沙大橋、獅子洋通道、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橋等。除了規劃中的深珠通道外,獅子洋通道正在加速建設,雙向八車道,將成為珠江口首條雙層過江通道。

記者觀察|粵澳跨境遊火熱 澳門多片區活化攬客見成效

粵澳跨境遊今年以來持續火熱!記者今天(8日)從珠海邊檢總站了解到,珠港澳口岸今年以來出入境人員突破1億人次,同比大增超31%,比去年提前了49天。記者留意到,隨着港澳車「北上」、「琴澳旅遊」等深入推進,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擴容,加上澳門特區政府多部門攜手社區商戶、社團及居民等推進社區「旅遊+」,澳門多片區活化攬客見成效,助推跨境遊客流快速上漲。

記者觀察 | 法官質疑黃之鋒求情理據 指保釋期間犯案屬加刑因素

「35+顛覆政權案」31名被告審前認罪,14名被告經審訊後於今年5月底被裁定罪成。45名罪成的被告,6月25日起分批求情,今日(5日)處理第三批6名被告的求情,包括審前認罪的黃之鋒(27歲)、譚文豪(48歲)、李嘉達(32歲)、譚得志(52歲)、胡志偉(61歲),以及受審後罪成的施德來(41歲)。

記者觀察|珠海遊凸顯「港澳元素」 聯合開發「一程多站」線路

作為內地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珠海近年加強與港澳地區的交流合作;特別是緊抓「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機遇,聯合港澳開發「一程多站」旅遊線路產品,全方位打造珠港澳文旅體交流矩陣、消費新場景。得益於港澳車「北上」等政策拉動,入境珠海旅遊市場呈現良好態勢。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林曉軍對記者透露,2024年首季珠海接待香港、澳門遊客分別近31.2萬、38.3萬人次,同比均大增近5倍。

記者觀察|深中通道佔珠江口跨江車流25%  群聯「灣」成「圈」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開通72小時以來,日均車流量超過10萬車次,佔每天珠江口的跨江車流量四分之一,帶來了灣區生產要素流通的新速度。

記者觀察|「港車北上」一周年推動灣區融通 便利政策持續優化

「港車北上」實施迎來一周年,隨着便利政策持續優化,自駕「北上」已成為當前香港居民入出內地最熱門的跨境方式之一;同時推動港珠澳大橋車流量不斷增加,持續提速釋放港珠澳大橋效能,促進粵港澳三地文化、經濟互聯互通與交流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

(多圖)記者觀察|七一優惠市況熱烈 市民籲政府多些宣傳

今日(7月1日)是香港特區成立27周年紀念日,政府聯同社會各界推出連串活動及優惠慶賀回歸。點新聞記者今日實探天星小輪、叮叮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以及部分參與活動的食肆觀察,發現市況熱烈,人流也明顯比平時增多。

(有片)記者觀察|漁船巡遊慶回歸 閃耀維港盼繁榮

今日(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暨香港特區成立27周年紀念日,多個漁民團體今日上午在維港共同舉辦漁船巡遊活動。船隊的巡遊路線由尖沙咀文化中心對出海面出發,經西九文化中心,沿昂船洲對開往港島沿岸進發,經西環、上環、中環、灣仔至北角,再往九龍方向,經啟德、紅磡後,返回尖沙咀對開海面。

記者觀察|灣區「大橋經濟」跑出加速度 產業鏈融合新變化

作為珠江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重要一橫,深中通道今天(30日)建成通車,深圳、中山兩地車程從之前的約兩個小時縮短至30分鐘以內。而灣區另一「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也將今年底建成開通,從香港、珠海到江門乃至粵西地區的車程將省時半小時。這兩大通道還將與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構成粵港澳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為沿線城市提供更多的合作契機與想像空間。

記者觀察 | 顛覆案首批被告求情 不同的被告一樣的「減輕角色」策略

「35+顛覆政權案」45名被告上月裁定罪成,審訊進入求情程序。首批被告(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吳政亨)今日(26日)開始第二日求情。控方提出應認定首被告人戴耀廷等組織者為「首要分子」。控方也就區諾軒、趙家賢及鐘錦麟的「從犯證人」身份表態,明言三人曾協助控方作供舉證,符合香港國安法有關「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規定,「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記者觀察|35+顛覆政權案戴耀廷一方求情 法官質疑「人人都說自己不是首要分子」

「35+顛覆政權案」已進入尾聲,45名罪成被告由今日(6月25日)起分批求情。筆者作為經歷該案開審的前線記者,深深體會到過去三年的前後對比,亦再次意識到維護國家安全帶來的安穩來之不易,社會各界要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