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熱門搜尋:
English
Home
Hong Kong
China
World
Video
Business
Lifestyle
Sci-Tech
Opinion
More
Top News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航拍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生活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生活
專欄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專題
2023區議會選舉
海外華媒年會
施政報告2023
絲路盛放洋紫荊
杭州亞運
慶回歸26周年
香港國安法
粵港澳大灣區
2023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二十大專題
職場說 · 點搵好工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團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區議會選舉地圖
點揀
圖看香港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立法會選舉地圖
民調一覽
......
熱門搜尋:
標籤
焦點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航拍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生活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生活
專欄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來點知識
編採手記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小朱講事
樓市亮話
冼師傅教路
睇真dim
李點知評新聞
疫情下的溫情
警察故事
我們的身邊人
港青在抗疫一線
高官快問快答
跨境者說
挑你機
KOL和你傾
瞰香港
正點通識
也文也武
黃圈新詞
門陣兵團
虎口解密
諸事八卦
攬炒罪證系列
專題
2023區議會選舉
海外華媒年會
施政報告2023
絲路盛放洋紫荊
杭州亞運
慶回歸26周年
香港國安法
粵港澳大灣區
2023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二十大專題
職場說 · 點搵好工
施政報告2022
第十三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
2022世界盃
慶回歸25周年
打擊衞生黑點
行政長官選舉
同心抗疫
新冠肺炎
2022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2022
北京冬奧會
2021立法會選舉
奧運天團訪港
珠海隔離日記
施政報告2021
百年征程
東京奧運會
聚焦十四五
基本法30周年
黎智英被捕
2021年全國兩會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團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點揀
圖看香港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馬經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記者手記|特首記者會字字珠璣 「機遇」「經濟」再成熱詞
(有片)獨家|專訪諾獎得主丁肇中:這個問題為何「不知道」 ?
記者觀察|「無碼過關」首日暢順有序 市民:來回慳半個鐘
(有片) 記者直擊|免健康申報首日 過關輕輕鬆鬆
記者手記 | 探訪廣州南沙漁港產業園區 粵港澳合作打造灣區藍色海洋經濟圈
直播預告
快訊
區議會選舉|九龍區得票最多 張培剛:當選後加倍努力
加拿大生活成本飆升 港移民成月光族「只能租得起地下室」
區議會選舉|北區姚銘憑初心服務市民 翻盤成功做「票王」
區議會選舉|盧婉婷得票破兩萬 榮膺全港「票后」
荃灣路往九龍方向6車相撞多人受傷 現場交通擠塞
2023年區議會選舉投票結果(共264人)
記者觀察
記者手記|特首記者會字字珠璣 「機遇」「經濟」再成熱詞
點新聞記者今日(21日)參加每周二例行的行會前特首與記者見面會。特首李家超除了談及近期區議會選舉的相關安排之外,在答問環節還提到近日中美元首會晤對香港未來的影響。記者發現,在簡要的問答環節中,特首字字珠璣,長期以來的關鍵詞「機遇」和「經濟」在如今APEC峰會結束的時機背景下,又得到了新的詮釋。
記者觀察
11月21日 15:21:11
(有片)獨家|專訪諾獎得主丁肇中:這個問題為何「不知道」 ?
得知今日(2日)會在嶺南大學新校長的就職儀式上,見到美籍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記者在前一天便和上司商議了幾個較為生活化的問題,希望在隨和的氛圍中進行一次採訪。
港聞
11月03日 09:41:00
記者觀察|「無碼過關」首日暢順有序 市民:來回慳半個鐘
【點新聞報道】從今日(11月1日)凌晨零時起,出入境人員不再需要進行健康申報,往來內地關口不用再掃「健康申報碼」。點新聞記者今日來到口岸,體驗「無碼通關」。
記者觀察
11月01日 19:19:28
(有片) 記者直擊|免健康申報首日 過關輕輕鬆鬆
【點新聞報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衞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今日(11月1日)零時起,出入境人員免於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但有發燒和咳嗽等症狀,就須主動申報,並配合衞生檢疫工作。
港聞
11月01日 09:25:00
記者手記 | 探訪廣州南沙漁港產業園區 粵港澳合作打造灣區藍色海洋經濟圈
中國是海洋大國,而與香港緊鄰的廣東省,除了擁有全國最長的大陸海岸線,周邊更有1963個島嶼星羅棋布,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南鄰港澳、聯通大陸腹地的區位優勢為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兩岸
10月31日 11:11:44
記者手記|特首施政報告貼滿標註 點新聞獲親筆題字「工作順利」
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25日公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以「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提出了多項新措施,包括推出愛國主義教育政策,樓市「減辣」,搶人才等。他在28日到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接受專訪,親自闡述施政理念,並用「迎難而上」和「攻防兼備」八個字概括他上任一年多以來的工作和未來的打算。
記者觀察
10月30日 16:54:56
記者觀察|兩萬蚊可當「谷生」利是? 盧寵茂鼓勵「生仔要趁早」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鼓勵生育,包括推出新生嬰兒獎勵金。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副司長卓永興、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6日)出席首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就涉及生育、扶貧、照顧者支援方面的政策做進一步說明。
記者觀察
10月26日 18:56:15
記者觀察|麥卡錫的「政治死亡」 從政治分贓到極化 需警惕霸權外溢
近日,凱文·麥卡錫以6票之差被共和黨投票罷免,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眾議院議長,這無疑是美國政治持續極化又一典型標誌。9個月之前,美國新一屆國會拉開帷幕,眾議長難產暴露出美國議會兩黨旨在「分肥」只是一個前奏,從府會之爭白熱化,到美國政壇分贓,再到議長罷免,表面民主流程下是美國政治極化的全流程,這不止是「假民主,真內鬥」,權爭、分肥、分贓、內亂……這種「進步民主強制」才是一個序幕,預示着所謂「溫和的麥卡錫策略」失效,哪怕政客「躺平」只要不極化站隊都將面臨「政治死亡」。這更鮮明預示明年總統大選,將不止重創經濟民生,政治極化外溢更將直接衝擊正在恢復的國際秩序,麥卡錫罷免加上總統選舉,這一美式政治持續極化的演變,正成為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最大的破壞力、顛覆力。
記者觀察
10月05日 15:59:57
記者觀察|內地超級黃金周持續 遊客購物觀光熱情不減
2023年中國內地的中秋加國慶假期由9月29日開始放假八天,被稱為「超級黃金周」。今日(3日),香港的中秋加國慶假期已經結束,而內地的黃金周仍在持續。來自內地的客流如何,記者來到了口岸,以及港島、九龍區域的遊客區進行觀察。
記者觀察
10月03日 20:54:15
(有片)大熊貓是超級大胃王?很喜歡玩具?「熊貓奶爸」揭秘
清早,香港海洋公園的亞洲動物天地,「奶爸」「奶媽」將新鮮的竹葉放到了場館內,片刻後,大熊貓樂樂邁着慵懶的步伐走了出來,牠直奔竹葉的位置。樂樂是只很漂亮的男熊貓,毛色黑白相間、油光水亮,吃飯的時候耳朵展開,十分怡然自得。吃飽後牠就走到水池邊開始喝水。
點播
10月03日 11:42:00
記者觀察|日本正全力推進氫社會
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125個國家、1個地區,以到2050年為止實現碳中和為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在新一代能源中,現在重新被看好的是「氫」。氫的最大優點是作為能源使用時不排放二氧化碳(CO2)。另外,由於氫可以由水、煤氣、廢塑料等多種資源製成,因此有望在能源安全保障中發揮巨大作用。
記者觀察
09月25日 23:33:02
(多圖)記者觀察|2025大阪世博籌備進度落後 10多國向日本要錢建場館
日本大阪市將於2025年舉辦大阪·關西世博會,為向世界推介關西魅力,大阪堺市將於下月28日及29日舉辦G7大阪・堺貿易大臣會議。點新聞記者於會議前夕應邀訪問大阪,了解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的籌備進展。
記者觀察
09月20日 12:46:07
記者手記|元朗大事記!特首「落區」受歡迎 市民大讚「做得好好」
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上午「落區」元朗,首站探訪劏房戶,之後於元朗同益街市與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等一同視察衞生黑點問題,最後一站於一間酒樓同街坊「搭枱」,其間通過聊天,了解他們日常生活情況,並在之後會見傳媒。
記者觀察
09月17日 14:35:37
(多圖)記者直擊|觀塘綫服務受阻 港鐵接駁巴士人龍逾百米
觀塘線石硤尾至彩虹站服務暫停,港鐵於石硤尾站設免費接駁巴士,點新聞記者來到現場發現, 排隊乘車人龍逾百米。
港聞
09月09日 13:24:33
記者直擊 | 年輕人加入「搶鹽潮」 「日本牌食鹽」無人問津
日本政府從24日起,將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海洋。出於對輻射的擔憂,市民們在謠言之下興起搶鹽潮,期望其中的「碘」元素對核輻射起到抵抗功效。
點播
08月26日 17:40:00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