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看香港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上一条
下一条

圖看香港

點·影社區|彩虹邨,一個充滿港人回憶的打卡點

有60年歷史的彩虹邨是本港最老的公共屋邨之一,憑着七彩顏色的外牆,近年成為香港「打卡」勝地。近日有消息指,房委會有意把該邨分期清拆重建,居民既有不捨,亦期待重建後有一片新天地。

點·影社區|田灣雖小五臟俱全

田灣位處香港島西南一隅,與東面的香港仔相隔一座墳場。由於這裏並非交通要點,其發展一直較香港其他地方慢,街邊唐樓外牆上的滄桑斑駁,讓田灣保留了老香港的原汁原味。但是,地方雖小五臟俱全,說的就是這裏了。

點·影社區|堅尼地城,一個遊客網紅新聚集地

西環堅尼地城海旁最近太火了。「絕美日落」讓這個地方在社交平台小紅書迅速躥紅,成為不少內地旅客,甚至明星網紅來港必到的最新打卡熱點。每日下午四、五點開始,這裏就會逐漸聚集起非常多的人,只為那一張手捧咖啡、戴墨鏡遠眺的「港風」照。

點·影社區|細味大角咀市井生活

在高樓大廈間,大角咀可謂街巷中別有天地,不少唐樓、店舖隱身其間,各式各樣的舊招牌記錄歲月足跡,也演化出各種新風貌。

(多圖)雨天漫步銅鑼灣 賞一場傘的時裝秀

雖然剛剛經歷了世紀暴雨的沖刷,香港正走向復常之路,銅鑼灣也恢復往日的熱鬧。行色匆匆的人們舉着傘行走在街道,與雨絲共同織成美妙的畫面。漫步街頭,好似在欣賞一場傘的時裝秀。

點·影社區|漫步復古上水

上水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的新市鎮,亦進入深圳前的最後一站。與大多數邊境城鎮一樣,這裏人群熙攘。

(多圖)中秋將至 元朗大橋街市變身「燈籠街」

今年9月29日(星期五)是賞月團圓的中秋節。佳節臨近,元朗大橋街市搖身一變成為「燈籠街」。逾千個色彩繽紛的手製燈籠掛在街道兩旁,形成一條燈籠海,除了吸引家長小童購買外,亦成為了區內一個「打卡」熱點。

(有片+多圖)「蘇拉」過後一片祥和 夕陽餘暉吸引市民駐足打卡

經歷超級颱風蘇拉的「洗禮」本港街道曾一片狼藉,但隨着蘇拉遠去,市區又逐漸恢復往日繁華、安詳。黃昏時分的維港,不少市民出来休閒消遣,或帶着愛寵散步,或在海邊垂釣,夕陽的餘暉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打卡,其樂融融。

(有片+多圖)颱風下的香港百態

【點新聞報道】颱風蘇拉吹襲香港,本港現正懸掛八號風球,今日(9月1日)本應為上班上課日,但受颱風影響,不少市民都多出了一天的假期,有市民選擇到海邊觀浪,感受蘇拉的威力;亦有市民如常外出,但亦有打工仔仍然要上班,撐着雨傘孤獨上班。

點·影社區|鬧市中一抹「彩虹」

有着二百多年歷史、大隱隱於市的牛池灣鄉,是香港在市區中少數僅存的寮屋區,隨着今年下半年預計分階段展開重建項目,被寮屋村包圍着那幾幢零落的金字瓦頂青磚村屋,將見證香港經歷一波波名叫「城市發展」的更迭。

點·影社區|天水圍的人情味

天水圍位於新界西北一隅,很久以來,在香港人眼中,天水圍是偏遠擁擠的「悲情市鎮」,是林夕歌中所唱「圍住了的血汗,圍住了的跌宕」的繁華角落。可就在這片土地上,幾十層的住宅拔地而起,幾十萬人口在此聚集生活。那一間間亮着燈的房間、叮叮噹噹駛過的輕鐵、街上不疾不徐的行人,都詮釋了生活的平靜、平淡、平凡,無一例外都散發着一個名叫人情味的東西。

點·影社區|葵芳慢生活

位於新界西南的葵芳,名字取自葵芳邨及興芳路,一個融合工廈與住宅、近代商業與傳統市井的地方。平凡市民在其間過着安逸的生活,看報下棋,飲茶聊天,日復一日,繁衍生息,這便是香港繁華背後最本真、最傳統的生活縮影。

點·影社區|用腳丈量灣仔

小說《蘇絲黃的世界》將上世紀50年代灣仔酒吧區燈紅酒綠的景象介紹給全世界,但如果你對灣仔的印象還停留在滿街的霓虹燈,那就大錯特錯啦!如今,新舊結合、中西交融的建築景觀及文化氛圍才是這一區真正的魅力所在。在灣仔,摩天大樓、新潮酒吧餐廳和老唐樓及古寺廟和諧共存、相得益彰,讓這裏成為了全香港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有片+多圖)海洋公園「樹懶與好友」展館開放 即睇樹懶有幾慢

準備好在海洋公園的「樹懶與好友」展館進行一場全新冒險之旅!甫踏入展館便欣賞到多幅由AI科技以各種動物為主角重塑出的世界名畫,館內的AI畫作讓訪客發掘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並藉此認識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表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一起了解如何逆轉動物越來越瀕危的趨勢,拯救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

點·影社區|花樣拍維港

說到香港,自然避不開談及維多利亞港。作為香港人的瑰寶,維港更是許多旅客拍照打卡的熱門地標。站在這裏,面對享譽世界的天際線,摩天高樓林立,青山環抱,湛藍海港,還有頻繁穿梭其中的船隻等等,構成了一幅幅壯闊美麗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