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者說 - 點新聞
點新聞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English
Home
Video
Opinion
Deepline
Hong Kong
China
World
Business
Lifestyle
Sci-Tech
More
Top News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體育
文化
娛樂
熱點追蹤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視頻
點播
直播
專訪
街訪 | 市民點睇
國際拍客
來點知識
視頻專題
視頻論點
瞰香港
動畫
評論
點論
講真D
來論
兩岸觀察
久慧說法
周品世界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點觀
點觀香港
點妹周記
Viki Talk
點聞1分鐘
編採手記
議視聽
社區點論壇
點發聲
社會專題
點揀
點漫畫
生活
點生活
玩轉大灣區
大灣區錦囊
肥胡醫聊
中醫點點談
100種味道
100種小吃
100種生活
點香港
發現香港
財經
財經快訊
點市成金
大市點睇
財經點評
焦點解讀
點睇新經濟
樓市
ESG
文娛
Hello Pandas
高萌動物誌
中國味
非遺所思
文藝香港
科教
教育熱點
魯青獎香港
教育錦囊
創科動態
港Tech Talk
港校一點通
學生園地
校園有say
朋友圈
代表委員之聲
港人北上
港故事
我不是老外
以禮相待
社區動態
中企服務
專題
中東機遇
透視五一黃金周
中企新風采
機遇灣區
反擊美關稅霸凌
國安教育日
2025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活動
民調一覽
互動H5
區議會選舉地圖
立法會選舉地圖
更多
標籤
焦點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體育
文化
娛樂
熱點追蹤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視頻
點播
直播
專訪
街訪 | 市民點睇
國際拍客
來點知識
視頻專題
視頻論點
瞰香港
動畫
評論
點論
講真D
來論
兩岸觀察
久慧說法
周品世界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南腔北調
山野論道
點觀
點觀香港
點妹周記
Viki Talk
點聞1分鐘
編採手記
議視聽
社區點論壇
點發聲
社會專題
點揀
點漫畫
生活
點生活
玩轉大灣區
大灣區錦囊
肥胡醫聊
中醫點點談
100種味道
100種小吃
100種生活
點香港
發現香港
打卡點
財經
財經快訊
點市成金
大市點睇
財經點評
焦點解讀
點睇新經濟
樓市
ESG
文娛
Hello Pandas
高萌動物誌
中國味
非遺所思
文藝香港
科教
教育熱點
魯青獎香港
教育錦囊
創科動態
港Tech Talk
港校一點通
學生園地
校園有say
更多
朋友圈
代表委員之聲
港人北上
港故事
我不是老外
以禮相待
社區動態
中企服務
專欄
專題
中東機遇
透視五一黃金周
中企新風采
機遇灣區
反擊美關稅霸凌
國安教育日
2025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活動
民調一覽
互動H5
區議會選舉地圖
立法會選舉地圖
更多
跨境者說 | 被迫分隔兩地的夫妻:在欲言又止之間 距離讓愛情變得陌生了
跨境者說 | 中秋未能團圓 在粵創業港青:最懷念返港居家隔離時爸爸做的菜
跨境者說 | 擔心重聚未有時 9歲女兒在廣州家門貼「封條」阻父母返港
跨境者說 | 妻在穗夫在港 分離中度過結婚15周年紀念:「但願免阻隔 千里共晚霞」
跨境者說 | 與粵港親人相聚需付高昂時間金錢代價 居中山港人:何時能回港易 回粵也易!
直播預告
快訊
的士業界赴運輸署請願 促嚴打非法白牌車
印度軍方稱在夜間擊退巴方多次襲擊
美民主黨去信NASA國防部 質疑馬斯克雙重身份惹利益衝突
青海新疆等地發生多次地震
中俄簽署電影合作文件 將相互引進對方國家影片 互辦電影節展
(有片)習近平同普京茶敘 桌面擺放檸檬、漿果和餡餅
跨境者說
跨境者說 | 被迫分隔兩地的夫妻:在欲言又止之間 距離讓愛情變得陌生了
長時間不能見面,Christy偶爾也會有小女生心思,希望亞良哄一下,說類似「一個人很悶,很想你們母子」的情話,但粗線條的男人反應總是那麼平淡,一句「為了生活,沒辦法」讓Christy也沒了繼續撒嬌的興趣。Christy產生了一絲無力感,明明沒有第三者,明明沒有人犯錯,但距離卻讓愛情變得有些陌生了。
跨境者說
09月21日 17:10:00
跨境者說 | 中秋未能團圓 在粵創業港青:最懷念返港居家隔離時爸爸做的菜
內斂的父親,很少對Andy說起「愛」、「想你」這樣的字眼。但最近聊天的時候,父親多次提起說「很想大家,自己一個人有時候會失落」,說「最近失眠了」。因為不太懂電子產品,父親申領消費券也需要Andy遠程幫助 ,平時下班回到家也沒有人可以說話,Andy聽了很難受,他特意給父親打電話說「不如退休吧,現在佛山中山生活環境都很好,讓我來照顧你們。」父親雖然感動到落淚,卻依然沒有鬆口。
跨境者說
09月21日 17:10:00
跨境者說 | 擔心重聚未有時 9歲女兒在廣州家門貼「封條」阻父母返港
「比分離更讓人難受的是,你不知道下一次重聚會在什麼時候。」就在暑假快要結束,MJ要和太太回港的那個早上,9歲的女兒找來一張白紙,用紅筆寫上「封條」二字,貼在門上,想阻止父母離開。MJ在女兒幼稚的行為中感到了濃濃不捨,窩心又無奈。相比起來,因為和父母分開,之前還有點反叛的兒子如今變成了小暖男,主動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洗碗做家務,為老人家分擔,「他才11歲。」MJ是既自豪又心酸。
跨境者說
09月21日 17:10:00
跨境者說 | 妻在穗夫在港 分離中度過結婚15周年紀念:「但願免阻隔 千里共晚霞」
今年是Chloe和她先生結婚的第十五個年頭。以往,他們家有一個傳統——每五年要換一對結婚戒指,以此慶祝結婚周年紀念日,但疫情到來之後,兩人一個在廣州,一個在香港,只能順着網線、隔著屏幕,看著對方熟悉的面孔,簡單慶祝。他們之間隔着的那條看似很窄的深圳河,此刻卻比銀河更寬、更長。
跨境者說
09月21日 17:10:00
跨境者說 | 與粵港親人相聚需付高昂時間金錢代價 居中山港人:何時能回港易 回粵也易!
回港易、來港易,可是結束在香港行程後返回時,因為需要隔離,只能無奈面對回粵難、來粵難。當下莊先生最大的心願,「無非就是希望願意使用粵康碼的港人,在回程時可以免受隔離之苦!」
跨境者說
09月21日 17:10:00
獨家專訪 | 被疫情阻隔的跨境者:香港同內地何時通關?我們何時團圓?
「羅湖,這是東鐵綫的尾站……」疫情到來後,你有多久沒有再聽過這句話。 對一些人來說,是19個月,接近600天。數字背後,是無數跨境家庭、跨境情侶、跨境師生的無盡思念、無奈、惆悵。隨着疫情的發展變化,他們一次次經歷期望、失望,在看不到盡頭的等待中,他們飽受煎熬。 點新聞/大公文匯記者通過線下及線上的方式,訪問了多位夾縫中的跨境者,他們面臨與親人伴侶分隔兩地,卻因為工作、簽注、照顧老幼等各種原因,在香港與內地,回不來,過不去,夾縫中求存。
點播
09月13日 21:00:00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