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久慧說法|與偶像成校友 讓香港大學招生帶點浪漫色彩吧!

文/鄭久慧

筆者每天必刷微博,昨天看到熱搜榜上一則充滿青春正能量的勵志帖文「#三本女生上岸211和偶像成校友#」。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韓同學拍片自述經歷,她本科就讀普通三本學校,大學時開始崇拜藝人龔某,特別喜歡與偶像擁有同款,由於龔某畢業於東華大學,韓同學就決心與偶像看齊,以考上這間「211院校」的研究生、成為偶像學妹為目標。考研每當遇上困難想放棄時,她就會想起龔某是多麼努力,彷如一束光照進她的生活,令她像打了雞血般繼續堅持,不斷激勵自己要好好加油,現在終於圓夢考上了東華!

以生命影響生命,特別是閱歷尚淺的年輕人,掌握了追星的正確打開方式,被優秀的人引導從而變得更加優秀,成就了更美好的人生!這則帖文在微博獲得廣泛轉載,各方好評如潮,雀躍的陽光氣息簡直溢出屏幕!有網友直言:「優秀的人吸引優秀的人,這是宇宙法則,與偶像一起努力,共同成長,這才是正確的追星,這才是偶像的意義!」有網友感慨:「有人追星追成老賴,有人追星和偶像當上了校友,太為這個姐妹開心了!」還有網友分享:「我也是因為追星才去讀的研,追星讓我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看人家明星那麼努力,我一天到晚躺平頹廢的人真不配喜歡他,於是把擱置很久的讀研夢想翻出來付諸行動!」

筆者也曾「與偶像成校友」

誰都年輕過,說起來筆者高中時,擔任過全港校際英文辯論賽預賽的主持,正方是香港國際學校,反方是聖若瑟書院。強強激辯,火花四濺,高潮迭起,看得全場觀眾目不轉睛,大氣不敢喘一下,筆者也因太投入而差點忘詞。

當時正值春寒,聖若瑟主辯R同學大傷風,氣勢較弱,第一副辯T同學絞盡腦汁,不斷遞上新論點,仍未能力壓國際學校。中場休息時,聖若瑟帶隊老師的黃Sir齊聚隊員,指導激勵一番,筆者八卦一瞧,這黃Sir氣質談吐一流,一開口就瞬間成為筆者的偶像,令筆者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公子如玉世無雙」,那一刻特別想成為其學生。

到了結辯時,R同學像打了雞血一樣,外套一脫,精神抖擻地慷慨陳述一番,情理兼備,字字珠璣,贏得全場雷鳴掌聲,不僅令聖若瑟書院順利晉級,也榮獲最佳辯手。賽後學生們互相認識一番,結成網友。筆者得知年紀輕輕的黃Sir從港大英國文學系一等榮譽畢業不久就執教鞭,再拜讀黃Sir作品,內心頓時對港大文學院充滿嚮往,決心要成為「玉一般」清雅之士,於是將其列為第一志願,在大半班同學皆報讀中大的情況下,不跟大隊,努力考入港大。

筆者不僅實現了「與偶像成校友」,當上黃Sir英文系的師妹,在他翌年離開半山名校、回港大攻讀哲學碩士兼任助教時,筆者更成為他文學課的導修學生。黃Sir上課時循循善誘的教誨令人記憶猶新,批改作業時那龍飛鳳舞的字跡,筆者至今仍收藏着。現時,黃Sir仍在高校任教,其作品屢獲國際文學殊榮,是香港頗知名的英詩詩人。主辯R同學負笈牛津念法律,現在中環雪廠街執業,是行內躍升的新星。第一副辯T同學現為麻醉專科醫生,他是9A狀元,拔尖進入港大醫學院,碰巧他醫科同組同學是筆者上莊的莊員,於是有緣在薄扶林沙宣道灣景餐廳再遇上。

教育文化產業就是「慕」

特區政府銳意發展教育產業,全力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學界反應積極,已有19所專上院校有意進駐,但上月立法會會議,多名議員對大學城的成本效益及項目可行性表達擔憂。有的說學童不足或令北都大學城出現收生不足,也有議員比較內地學費,擔心本港缺乏競爭力。

老實說,我們的議員有時真令人捏把汗。筆者同事們總是花幾萬元買個「Made in France」的手袋,難道只為買一堆黑乎乎的真皮嗎?當然不是,買的是法蘭西的文化魅力,買的是大牌創辦人的人格魅力,買的是無可替代的光環,一種與「理想自己」connect的光環!

這就是「慕」,羨慕、仰慕、傾慕…… 因為「慕」,全球仰慕中華文化,國際友人紛紛學中文,來華留學、生活、交流,用抖音用微信用支付寶。那麼,為何北都大學城就不能打造自己的「慕」?

年輕人追逐夢想,夢想本身就是浪漫的,夢想的動力可以來自方方面面,而夢想的終點都是成為最美好的自己。莘莘學子對鮮亮璀璨的求學時光,都有自己的定義,大學要盡展形而上的「慕」,吸引學子入學度過流金歲月,而非硬邦邦地推銷自己的國際排名,推銷教學住宿設施硬件,置自己的軟實力於不顧!現在北都大學城地基都還沒打,議員們怎麼不建議一下建築風格魅力及社區文化氛圍的規劃,包裝好我們香港的大學,營造人文吸引力,創造那種無可替代的光環呢?

相關閱讀:

講真D|理大應遷到北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與偶像成校友 讓香港大學招生帶點浪漫色彩吧!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