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學東今日(21日)在「2025香港國際ESG論壇暨年度榜單評選頒獎典禮」上發布《中央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25)》。他表示,去年央企資產總額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9%;實現增加值10.6萬億元、利潤總額2.6萬億元、上繳稅費2.6萬億元,全年研發經費投入1.1萬億元,連續三年超過萬億元。同時,近五年來,央企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展海外投資合作項目逾6000個,一批中央企業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
今年7月,該中心向100家中央企業發放了《中央企業海外發展數據調查表》。衣學東在論壇表示,央企高度重視國際化戰略,52%受訪央企早在25年前,已開始着手布局國際業務,37.33%擁有10至25年的海外經營經驗;91.89%央企制定了明晰的國際化經營總體規劃和執行計劃,有力推動國際化經營的切實落地,將「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

2022至2024年,受訪中央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戶數、海外資產總額、海外僱員人數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8%、2.38%和4.19%。45.95%企業採用了工程承包的模式,68.92%的企業都採用併購模式,77.03%的企業通過綠地投資持續優化海外業務模式,還有約15%的企業採用了包括建立海外研發機構、開展海外技術服務諮詢等其他投資業務模式。
2024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的央企共計44家,2024年全球公用事業50強品牌榜中,國家電網連續7年位居榜首,35家中央企業入圍2024年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榜單。
同時,央企積極融入全球綠色發展體系建設,2022至2024年,受訪央企海外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投入逐年增長,年均增長率逾33%,對生態環境投入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強。海外清潔能源項目年均投入增長率逾18%。在採購政策方面,儘管所在地並沒有明確對負責任採購提出要求,但59.15%的央企仍制定負責任的採購政策,高於當地要求的相關標準。
央企將環境保護納入海外業務發展的頂層設計,77%央企對其海外項目進行過環境影響評估。在企業污染防控措施方面,樣本中央企業污染控制措施採用率最高的為廢水處理,其次為固體廢棄物處理、廢氣、資源利用和噪音處理等。
再者,央企積極為投資所在地作貢獻,去年央企海外納稅總額逾2200億元,2022至2024年年均增長逾1.59%,其中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海油、中國中化的海外納稅額逾100億元,有效支撐當地政府可用財力增長。
2022至2024年,央企每年海外社會公益投入均超過40億元,年均增長達4000萬元。此外,企業在海外投資運營中積極通過第三方社會影響評估,有效識別並降低企業運營中的潛在社會風險,最大限度地管控企業對當地社區的影響。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永青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