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漁護署推慶春約文化徑 推廣地質公園社區歷史文化

蛤塘村。(政府新聞處)

【點新聞報道】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23日)和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村攜手推出慶春約文化徑首段,進一步推廣香港地質公園社區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故事,為遊客帶來深度的旅遊體驗。

設置於梅子林村入口的地圖牌。(政府新聞處)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慶春約文化徑首段串連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全長約3.7公里,在現有路徑上規劃,沿途設置28塊解說牌和三塊地圖牌,貫穿多個重要歷史及文化遺蹟,介紹各村落的歷史、文化和有趣的生活故事,並透過舊照片及圖畫,向遊客呈現慶春約昔日的生活面貌。

梅子林村。(政府新聞處)

沙頭角慶春約由新界東北七條客家村落組成,包括荔枝窩、梅子林、蛤塘、鎖羅盆、三椏、牛屎湖和小灘,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偏遠村落昔日為了維護治安,與鄰近村落結盟,稱之為「約」,守望相助,並共同建造設施、辦學和舉辦大型活動,例如每年的關帝誕及十年一屆的慶春約太平清醮。

設置於荔枝窩村陂頭潭的解說牌。(政府新聞處)

荔枝窩為慶春約七個村落的中心,昔日為教育、經濟和傳統慶賀的基地,荔枝窩廣場本為小瀛學校的運動場;梅子林是多條慶春約曾氏村落的發源地,上世紀六十年代為重要的年桔產地,年產數萬斤;蛤塘則是吊燈籠山下一個自給自足的村落,六十年代除了盛產蔬果,還建有雞場。

荔枝窩村。(政府新聞處)

發言人指出,隨着沙頭角第二期開放,除經馬料水或大水坑梯台,持有有效沙頭角邊境禁區許可證的市民可以由沙頭角碼頭乘搭街渡渡輪前往荔枝窩,航程約半小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漁護署推慶春約文化徑 推廣地質公園社區歷史文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