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舉辦 深入探討DSE與教育改革

編者按:《大公報》3月份推出「JUPU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為文憑試(DSE)考生介紹現時香港最需要、最有發展潛力,以及最有前景的學科,報道受到廣泛關注。有學生來電要求「加料」,《大公報》於27日舉辦了「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目的是讓更多「不知道」者知道,鼓勵年輕學子追逐夢想。

出席座談會的嘉賓踴躍發言,範圍涉及DSE選科,也涉及教育改革,內容豐富,是為學生服務,也是為教育把脈,發人深思。《大公報》今天起一連三日刊出座談會內容,敬請關注。

今年文憑試(DSE)已近尾聲,為了提供更專業和全面的選科資訊,《大公報》於今年三月推出「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反響熱烈,大受歡迎。徇眾要求,《大公報》於上周六(27日)舉辦「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邀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及專家學者和應屆DSE考生,就DSE與教育改革展開深入探討。

大公報舉辦「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 攝)

今年DSE考試臨近尾聲,為了提供更專業和全面的選科資訊,大公報於今年3月推出「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反響熱烈。循眾要求,大公報於上周六(27日)舉辦「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邀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以及部分專家學者和應屆DSE考生代表,就DSE與教育改革展開深入探討。梁振英強調,很多畢業生雖然「學有所成」,但不能「學以致用」,讀書和就業嚴重錯配,他認為香港要發掘更多內地所需、香港所長的產業和工種,協助年輕人成就夢想。

梁振英:發掘更多內地所需、香港所長的產業和工種」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座談會上表示,大公報此次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提供了很多選科資訊,減少了行業與學界的信息差。「我是學測量出來的,在入大學之前,我以為測量是在馬路上測量什麼地圖之類的,也是非常不了解。」他指出,很多資訊隔閡致使許多大學畢業生雖然「學有所成」,但不能「學以致用」,讀書專業和就業嚴重錯配,這促使學界和業界審視人才培養和輸送的問題。

梁振英分析,導致錯配現象的原因也跟香港的單一經濟結構有關,他認為在現有基礎上要發掘更多內地所需、香港所長的產業和工種。他以檢測行業為例,香港的檢測技術位於世界前列,且誠信度受世界高度認可,可幫助內地農產品、小商品出口的認證,根據經驗,在認證後的商品價格和銷量亦會上漲。加之檢測中心不需要很大的土地資源,對於寸土寸金的香港而言適合發展,這樣的行業非常需要生物、化學、電子等專業的年輕人才。

他又以海事服務業為例,指我國在海事方面需要用到的高端服務都要靠西方國家的公司去處理,然而香港擁有「面向世界、背靠祖國」的優勢,理應有條件將與海事法律相關的配套完善起來。「香港到現在都沒有自己的海事保險公司,沒有自己的海事法律師事務所,有的話也是我們中國人給西方的律師事務所打工。」他補充,香港雖然有海事法律和中國籍的海事法律師,但卻沒有香港人開的、較有規模和競爭力的、專攻海事法律服務的中文律師事務所,而海事融資類公司亦只是在近年才成立起來。「現在我們鼓勵官產學研投結合,其實這個行業也應該結合起來,將來能夠為國家服務,也能夠給我們這些年輕學生帶來比較好的事業發展前途。」

大公報舉辦「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 攝)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社長李大宏表示,這個座談會舉行的同時,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考試仍然在緊張進行之中,50800名考生正為自己的未來全力以赴。他們即將面臨如何選科、如何選大學的重要的人生抉擇。這次座談會,就是希望為廣大考生,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鑒。

「選什麼學科,既要結合個人的志趣理想,更要結合國家、香港發展的需要。」李大宏表示,只有掌握更多信息,才能有助於考生作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他舉例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與創科相關的學科都將是炙手可熱。香港全力建設「八大中心」,包括國際創科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這些是香港的優勢所在,也是未來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把準這些發展趨勢和動向,胸懷國家和香港之所需,個人的前途自然是無可限量。

李大宏表示,以往受制於各種因素,不少考生未能把握住當今學科發展的方向,不了解香港高校的學科信息,以致於錯過更佳的選擇。例如,很多人不知道香港的高校開設航空航天工程、數據和人工智能這類高科技學科,也不知道香港的海事法服務、中醫藥和檢測類學科的實力位列世界頂尖水平等。他形容一些市場急需的學科和專業「好酒香在巷子裏」,少了人報讀,這既是考生的損失,更是大學發展的損失,也不利於香港相關行業發展。

有鑒於此,《大公報》在剛過去的三月份,開設「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李大宏表示,相關報道以獨特的視角,向讀者介紹香港最需要的學科、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科、最有前景的學科,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他強調系列報道只是一個開始,通過有關座談會以及各嘉賓分享真知灼見,期望能給考生、家長和學校,乃至社會各界,帶來更多的啟示,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他也希望以此系列報道和相關座談會為契機,讓《大公報》在中學和大學以及考生、家長和學校之間架起有效溝通的橋樑。

出席今次座談會的嘉賓還有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孫勁、立法會議員兼教聯會會長劉智鵬、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香港最高法院律師蕭詠儀、香港理工大學物流及航運學系實務教授(海運管理及法規)鄒盈穎、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工程教育副教授馬諾宏、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法律官員宋輝、華仁書院(九龍)應屆DSE考生陳浩然同學,以及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應屆DSE考生周凱熙同學。

嘉賓和應屆DSE考生在座談會上暢所欲言。(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 攝)

誠信公認|檢測業香港有優勢 前景亮麗

「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同時又不用離鄉別井到外地謀生,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比如香港的一些學科,是不是在香港真有可能,讓學生完全按照他們的志願和夢想,去發展這些事業?目前確實沒有。」梁振英以化學專業舉例,由於土地等原因,在香港很少見到化工廠,但是很多學校有跟內地的化工廠保持合作,推薦港校畢業生到內地化工廠工作。然而港人到內地,其薪酬、生活習慣、文化、家庭和社交生活等方面需要適應,未必所有人都能適應得好。

可成為內地產品質檢基地

不過,香港的檢測行業卻比化工廠更有條件在港發展,而且非常需要化學、生物、電子類的人才。梁振英舉例,香港的STC(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是香港首間獨立、非牟利的測試、檢驗及認證機構,於上世紀60年代為了滿足歐美出口市場的質量方面、安全方面的要求而成立。

現時的STC在內地亦有基地,且與內地質檢合作得很好,梁振英建議,香港可以成為內地產品出口的集中質檢、認證基地,一來內地的市場非常大,二來這種檢測中心不需要很大的土地,在香港適合發展。「我最近在內地提倡這個,不管是產紅酒的,還是產瓜果的,新疆在夏天一公斤賣20塊錢,太便宜了!我們現在講究高質量發展,好東西沒人買,賣不到好價錢,原因之一就在最後一公里:我們沒有把這個品牌檢測、市場營銷等工作做好。所以這個檢測可以在香港解決。」

他續指出,香港的檢測除了技術領先,誠信度亦受世界認可,消費者有信心保障。「就像審計報告一樣,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發展非常快,有很多畢業生念完商科後去做審計,因為香港的審計報告可以說是比較有公信力的,不會做假賬。同樣香港出檢測報告,消費者是放心的。」

孫勁在活動後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 攝)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與出席座談會的學生親切交流。(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 攝)

一試不會定終身 掌握資訊勇追夢

梁振英(全國政協副主席):

香港社會高度發展,高度發達,也導致高度分工,因此有很多細分的就業資訊學生都未必了解。學生可多去了解選科和就業資訊,減少錯配悲劇。

劉智鵬(立法會議員、教聯會會長):

香港的大學水平是世界級,優秀的中學生也是世界級,但中學整體需要提升,以更有效連接大學。我們的中學生未來在什麼專業發展,應該是有很大的空間。

孫勁(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

學生們不要隨大流,要想想你的夢想和愛好是什麼,以及你在這麼多年學習中,有沒有積累起自己的特長?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長,最好是把你的特長跟愛好結合起來,這更有利於你的發展。

蕭詠儀(香港執業律師):

我曾經的夢想是音樂家,成為律師是實踐媽媽的夢想,但我現在不後悔;有時父母的話還是要考慮的,他們都是過來人。

王則左(香港執業大律師):

大學讀書只不過是一個開端,隨着經歷的增加,你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變化,夢想也會在每個階段有所不同。人生是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的過程,不斷調整你的目標的過程,所以並不是說念了一個大學就要定終身。

鄒盈穎(理大物流及航運學系實務教授<海運管理及法規>):

我們可以將胸懷、眼光放得更遠大,香港可以為我們提供機會。大灣區是一個機會,國家是一個機會,年輕人不要害怕去更廣闊的世界。

馬諾宏(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工程教育副教授):

學生不了解一些新興專業的學習內容時,要更主動去了解資訊。除了參加招聘交流(recruitment talk),還可以去大學網站上找學院的聯繫方式發郵件詢問,學院老師都很熱心、很樂意解答。

宋輝(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法律官員):

一場考試並不會「定終身」,希望考生多了解最新資訊,多留意政府最新文件,關注市場變化,以及行業領頭人物動態,從中會有啟發。

吳寶城(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

考生可多留意大學學科新方向、新趨勢;中學老師應即時了解升學及就業最新資訊,全校共同參與,做好家長教育,為DSE考生揀選科目做好服務,讓他們找到適合自身的專業。

被認為前景佳的新興學科

人工智能相關專業

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課程內容既包含數學、信息論與計算機科學,包含心理學、神經生理學、認知科學等。其涉及到的子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一切與智能相關的研究方向都可能成為人工智能相關研究範疇。人工智能專業的設置往往更偏重研究,有關課程也相當前沿。

大數據相關專業

是由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與計算機算法、代碼編程等專業課程共同組成的新興學科。學習這一專業的學生未來可從事大數據開發、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挖掘、大數據運營與維護等方向的工作。

機器人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工業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培養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就業方向主要是機器人工作站設計、裝調與改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設計、應用及運行管理等。

海事保險

屬綜合課程,涉及貨物運輸的合同制度及多方面法律原理及商務實踐安排,索賠上還涉及數理,甚至精算知識。理大商學院開設有航空、航運及供應鏈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組合課程,教授與海事保險相關的知識。本港作為貿易中心,亦設有國際仲裁中心,投身相關行業相信會有無限前景。

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

現代的物流業結合科技手段,通過自動化、智能製造及管理,降低成本並提高整個物流系統的效率。課程涉及編寫電腦程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機器人等技術,並應用到商業化環境中。學生會學習物流和交通相關的科目,掌握整個供應鏈運作流程,包含物聯網(IOT)、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

航空航天工程

課程探索太空領域,包括太空飛行器等航空機器有關的設計、建造、操作及基本原理知識,涉及航天工程、航天科技等範疇。學生畢業後可參與飛機的設計、維修、地勤、外判等不同工作;可自學駕駛飛機,成為機師;或深造後從事航天工作。國家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未來相關科研人員的薪資亦不會差。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相關專業涵蓋面廣,包括新能源、綠色建築以及綠色金融、碳管理、碳排放等,涉及相關經濟學、財務管理及道德法律和政策的學習等。在香港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的背景下,建築業中的綠色建築、環保建築領域未來亦潛力無限。

學生感言

老師未必了解新學科

華仁書院(九龍) 陳浩然:我在選科目時受到學校很多幫助。當然,有時有些老師未必了解目前一些新學科,有的甚至會對這些新科目「嗤之以鼻」,認為沒有發展機會,或者不切實際。身邊有同學在揀選科目時,也會想着只挑選宏大的科目、或排名靠前的頂級大學。聽完這次座談會,解決了我心裏的忐忑,心定了好多。

選科前要了解就業方向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周凱熙:選科目要選真正適合自己的。但很多同學比較迷茫,選擇時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了解什麼專業適合自己,只會隨潮流考慮所謂「勁」的、賺錢的科目。能在選科目前了解不同學科最新動態以及未來就業方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選科的困難。大公報記者趙之齊

今年DSE考試臨近尾聲,大公報上月推出「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反響熱烈。

話你知|DSE放榜後 可修改選科

DSE,即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縮寫為HKDSE),在現行學制下,所有學生完成六年中學課程後,可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以評核其學業水平,也可對應理解為內地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首屆文憑試於2012年舉行,考生以學校考生為主。

香港學生可以憑DSE成績申請香港的大學、內地的138間大學(參照教育局2024/25學年的大學名單)以及超過600間海外院校。

DSE一般在考試的前一年年底開始報名,每年的4月和5月開展DSE筆試,由於選修科目較多,整個DSE筆試開考需經歷20多天。

今年的DSE於5月4日考完最後一科筆試科目,7月17日放榜。放榜後,即7月18日至20日,申請人可以於個別指定時段內修改選科,8月7日公布大學遴選結果。

座談會精彩內容一連三日推出

《大公報》舉辦的「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內容,今日、4月30日及5月1日連續三日在《大公報》重磅推出,明日的亮點資訊包括:

法律界專家孫勁、蕭詠儀分析從業人員的心聲,原來香港有六成律師是女性,男生入行更有競爭力?學完普通法後需要再讀國際法嗎?

海運保險業專家鄒盈穎講解海運行業發展前景和人才儲備情況,原來海事保險方面人才隊伍出現斷層,高學歷、英文好的同學仔會吃香?

材料科學專家馬諾宏介紹工科類的就業商機,有實用資訊分享,航空航天課程+工商管理(BBA)這樣的新專業是否符合市場需要?

五·一勞動節當日的資訊更是「乾貨」滿滿!包括: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拆解選專業需要考慮的三大趨勢,原來很多學科出現發展新趨勢,同學仔有無留意到?

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指出學生選科多崇尚醫學、法律「神科」,但其實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領域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及較大的人才缺口!

內地首設DSE考場,兩位DSE應屆考生又怎麼看呢?

敬請繼續留意4月30日和5月1日的報道!

大公報三月份「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版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舉辦 深入探討DSE與教育改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