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港人支付習慣悄然改變 「北上熱」促移動支付快速發展

過去十年,在科技的不斷進步中,移動支付在內地迅速發展,然而相較之下,香港的移動支付普及率仍有較大上升空間。為何內地、香港市民在支付方式方面的習慣有所不同?現時港人支付習慣又是否有新變化?另外,在疫情過後,內地和香港來往更加緊密,港人北上消費時使用本地移動支付工具是否會面臨不便?點新聞專訪螞蟻國際業務大中華區總經理李詠詩,帶來本地移動支付發展相關解讀。

本港移動支付普及率為何不及內地?

對於香港和內地移動支付普及情況的差異,李詠詩表示,香港移動支付近五、六年才開始發展,而內地的移動支付已經發展了十多年,移動支付在香港仍處於發展階段。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現時香港移動支付增長速度較內地同階段快很多。

近年,本地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疫情因素的影響。李詠詩指出,首先本港市民很早就接觸電子支付,如信用卡、八達通,對電子支付方式並不陌生。其次,借鑒內地移動支付發展多年的經驗,市民在使用本地移動支付時更加方便。

此外,疫情也令移動支付的優勢凸顯。李詠詩提到,疫情三年大家更傾向於使用零接觸、衞生的移動支付交易,及政府連續三年派發電子消費券以令本地經濟復甦,有助增加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頻率和熟悉程度及商戶覆蓋的拓展。

本地移動支付如何方便港人

經過移動支付不斷的發展,香港本地部分移動支付平台已實現在內地亦能夠正常使用,為港人北上消費帶來了便利。現時港人北上消費能夠在哪些場景使用本地的移動支付工具?

李詠詩表示,現時港人前往內地或澳門,在內地所有城市門店及超過9成澳門商戶,都可以用AlipayHK以港幣結算付款,與在香港本地操作無異,毋需任何手續費。除了購物消費外,目前移動支付在交通方面也逐步聯通,港人可以購買高鐵票、跨境巴士前往目的地,在到達內地之後,也可以在深圳、廣州、中山和佛山搭公共巴士、深圳地鐵,只需要打開跨境乘車碼掃一掃即可上車。

通關以來,港人「北上遊」熱度急升,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港人使用AlipayHK在內地交易筆數飆升逾3倍,其中5月份,使用AlipayHK搭深圳地鐵的交易筆數更佔內地所有交易約四分之一,可見有不少港人在內地出行時會「入鄉隨俗」選擇移動支付平台支付出行相關費用。

推行移動支付商戶亦受益

在推進移動支付的過程當中,人們較為關注消費者用戶在使用中的便利,其實除了消費者之外,本地的商戶亦是移動支付平台的重要用戶

對於商戶來說,移動支付的推進又能夠為他們帶來什麼樣的便利呢?李詠詩表示,目前線下交易的收款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商戶掃瞄用戶的二維碼收款,而另外一種是專為中小商戶而設的「商戶碼」,商戶只需要一張二維碼即能收錢,無需佔用空間、Wi-Fi網絡,繁忙時也不用自己操作,消費者掃瞄商戶的「商戶碼」並自己輸入金額即可付款。為本地商戶提供一次接入便可收兩地錢包的收款方案,能夠幫助他們帶來內地客源生意。

香港與內地通關至今已經有約半年的時間,今日7月28日亦是內地居民赴港自由行20周年,從內地遊客踴躍來港旅遊消費,到如今的「港人北上消費熱」,從港人習慣使用現金和八達通,到現在積極使用移動支付平台,我們目睹了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期待香港和內地未來在科技創新及大灣區的交流發展方面有更多層面的連接。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相關閱讀:

逾30萬港澳居民開立內地賬戶 「無感停車」便利覆蓋「港車北上」

AlipayHK今起接入深圳巴士 三步驟即可乘車(附攻略)

(有片)記者實測|消費券可購買西九龍站高鐵票

點聞1分鐘|北京流行電子支付 現金去咗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港人支付習慣悄然改變 「北上熱」促移動支付快速發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