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久慧說法|基層醫療宜靈活親民 去形式主義

圖、文/鄭久慧

千呼萬喚,政府終於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計劃詳情,距離首間康健中心在葵青區投入服務,已經足足3年多,市民可謂等到頸都長。回想2017年施政報告公布政府正逐步在18區設立康健中心,致力提升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絕對是一項德政!

近日公布的藍圖改革方向建議,包括建立社區醫療系統,地區康健中心幫市民配對家庭醫生,一人一家庭醫生,讓市民養成有病先找家庭醫生,而不是衝去急症,或者去找專科,並期望讓病人與醫生建立長遠的醫護關係。地區康健中心亦會為未在醫管局看病的病人,提供跟進,並及早識別高危的病人。政府稍後更會推出公私營合作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打頭炮的就是先辨識糖尿及高血壓兩個慢性疾病病人。

應對人口老化及降低公營醫療壓力,《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劃時代地打破香港醫療困局,惟筆者發現七大可改善之處:

一、康健中心位置「吊腳」 會員制不便民

除了位置偏遠的離島地區康健站,其他康健中心同樣略嫌「吊腳」,離地鐵站約須步行10-20分鐘。所有康健中心實行會員制,登記所花的行政時間一點都不短。同時康健中心舉辦不少健康課程,但港人大多為口奔馳,有時間去上堂聽書的多為退休人士或準時下班的公務員,難怪媒體報道,有康健中心開幕數年來使用率偏低,數以億計公帑僅很少人受惠,連審計署都忍不住要批評成本效益做得不好。雖然「生意淡薄」與疫情限聚有關,但康健中心去「形式化」同樣刻不容緩!

二、去形式化 直奔主題

香港人時間非常寶貴,康健中心若以預防長期病為目標,針對的人群自然主要是在職人士,既然政府首個目標是「先辨識糖尿及高血壓患者」,而這兩個慢性病的篩查測試非常簡單容易,康健中心何不在港鐵站設「便民櫃位」,實行「先採樣後拿報告」,先在港鐵站櫃位為有意檢查的市民採空腹血糖樣本及量血壓,可在一分鐘內識別「隱形患者」,然後讓疑似的「隱形患者」有空再到康健中心作詳細檢查及跟進。這樣才能增強市民到康健中心的誘因,免其變成退休人士俱樂部。

不少康健中心上午10點才開門,亦在周日休息,這並不配合打工仔的生活節奏。香港人樣樣要快要方便,不少私家醫生早上8點45分已經應診,私家醫院更是分秒必爭,一旦檢查資料齊備,半小時內送入手術室,手術第二天觀察期完畢就送出院,也是等閒事。故此康健中心不應以「健康概念店」自居,要動起來,快起來,去形式化,直達目標,直奔主題!

三、康健中心已在谷歌賣廣告 仍須醫管局協助加強宣傳

筆者在谷歌搜索「康健中心」及「地區健康」等字眼,排頭位的就是康健中心的廣告。可見康健中心正致力解決知名度不足的問題。怎樣能讓當區居民知道多了個便民醫療設施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醫院轉介,或者直接設在醫院內。觀塘康健中心的選址值得點讚,就設在聯合醫院J座4樓。

四、醫社合作 局限市民的選擇

政府打算以地區康健中心做樞紐、聯絡人或轉接站,先由康健中心的註冊護士評估,再為有需要市民轉介醫療服務。但康健中心為「醫社合作」模式,不同康健中心由不同的營運者經營,營運者一般是社福機構,他們各有自己的網絡,令市民的醫療選擇出現了局限性。

筆者翻查各康健中心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名單,發現不少問題,例如灣仔地區康健站,僅提供5名醫生作選擇,以灣仔16.7萬人口,實在少得可憐!而葵青康健中心的營運者為「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所掛鈎的醫療服務提供者網絡,局限在葵青、荃灣、沙田及深水埗。深水埗康健中心的營運者「聖雅各福群會」明顯做得更好,其醫療服務提供者網絡遍及8個區,包括沙田、油尖旺、長沙灣、青衣、美孚、荔枝角、葵涌及深水埗,明顯深水埗居民比葵青居民能獲得更多醫療選擇。當然,筆者亦相信這個醫療網絡將隨着更多醫生及各類服務提供者加入而擴大。

五、公私營合作變相令私營醫療連鎖得益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如果以公私營合作(Co-payment形式),資助病人到私家就醫,必須嚴控私營收費,避免濫收費用,否則只會令醫療成本越來越高,更無法達成政府希望達成的「降低醫療成本」的目的。

須知整個社會的醫療成本,不單指醫管局及衞生署的公營醫療成本,亦包括私營醫療收費。若政府給予病人的資助,最終推高了私家收費,就像曾發生過使用醫療券長者的私家收費更高,只會令惠民政策適得其反。

但將病人外判給私家醫生的同時,要控制私家收費,並非易事。每位私家醫生均須支付店租、護士工資、燈油火蠟,遠不及醫管局利用「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大批量處理病人、進行檢查及化驗樣本所得出的低成本。單獨執業的私家醫生,若要從政府基層醫療這個新政策收益,需加盟醫療連鎖集團,才能降低各類成本,維持醫生自己本身的高收入。

無獨有偶,筆者留意大部分現有的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所掛鈎的服務提供者,特別是醫生,不少均來自全港網絡最大的數間連鎖醫務集團,換言之,未來地區康健中心的所謂「轉介」,分分鐘被大型醫療連鎖集團壟斷,值得當局警惕!

六、港人的就醫智慧 應被尊重

醫學會會長、從事家庭醫生30年的鄭志文醫生,日前在電台分享他對香港病患的觀察,他認為市民為何會看不同的醫生,其一是工作地點及居住地方不同;其二是看小病的話,A診所要等很久,那就去少人的B診所看吧;其三是市民對不同醫生,有自己的判斷,例如某位醫生看某一種疾病比較擅長,市民一旦懷疑得了該種疾病,自然找最叻醫治該病的醫生診症,或是某位醫生特別合病人自己的眼緣,比較能聊,病人就會在有需要時去看這位醫生,尋求心理支持及安慰,這是病人的智慧,應被尊重。

香港作為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百貨應百客,看醫生也是一樣。遇到適合自己的醫生,病人願意配合治療,按時吃藥,病馬上就好了一半,這就是醫患心理學。故此政府設計基層醫療時,應切合香港人就醫心態,並尊重每位港人或者已有自己信賴的醫生,而非局限康健中心醫療網絡或政府名冊的醫生,才能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康健中心。

鄭志文醫生認為,要求病人專門找一個家庭醫生負責,其實並不實際。若病人能做到某個慢性疾病或檢查跟某一個特定醫生,就已經很足夠。他又舉例,若香港像英國、加拿大那樣,必須登記某家庭醫生,若這位家庭醫生放假,病人該怎麼辦?故此,筆者認為政府應增加「一人一家庭醫生」的靈活性,令市民更容易接受。

七、「家庭醫生制」真的就更具效益嗎?

翻查數據,美國家庭醫生人數約131400名(根據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的數據),而香港具備家庭醫生專業資格的僅400餘名,美國有3.3億人口,大約是香港人口的45倍,但其具備專業資格的家庭醫生是香港的300倍。然而,美國公營及私營醫療保健的總支出佔其GDP的18%,而香港僅為7%,歐洲國家約為10%。雖然美國醫療成本全球最高,但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約為77歲,遠低於香港的約85歲,這側面證明家庭醫生的供應未必是控制醫療支出的關鍵。特區政府計劃以增加家庭醫生來控制醫療支出增長,未必能達成預期的目標。若像英國加拿大,讓家庭醫生掌握病歷,患病時須先看家庭醫生,再讓家庭醫生轉介至專科醫生,多了一層家庭醫生的成本,為何不能讓病人直奔專科醫生呢?這樣是否更符合成本效益呢?

正如資深本港家庭醫生所講,市民對主要慢性病,例如糖尿、高血壓等,警惕性早已非常高。而檢查過程相對繁複的疾病,例如大腸癌篩查,市民亦不厭其煩地多次收集樣本,送交到診所化驗。而患病時,病人知道醫生的專長,直奔最適合的醫生,亦是最符合整個社會成本效益的做法。可見香港現時公私營醫療總支出佔GDP約7%這個理想的數據,代表市民就醫的靈活智慧,政府應詳細研究,在訂立新醫療政策時,充分考慮實情。同時政府應先檢討現有18間康健中心及康健站的不足,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先總結經驗,再推動新政。

更多閱讀:

一圖丨青年發展藍圖首版今發布 哪些舉措值得關注?

青年發展藍圖推逾160項措施 麥美娟豪言全部落實拿滿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基層醫療宜靈活親民 去形式主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