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久慧說法|T4一線飛貫東西 造價高只是偽命題

文/鄭久慧

上月立法會財委會原擬審議沙田T4主幹路建造方案,筆者舉腳贊成,對該路段阻塞情況深有感受。

例如由大埔往荃灣,在吐露港公路一路暢通無阻,但一過馬場就在沙田市中心附近一直塞,塞到上城門隧道公路。有時從威爾斯親王醫院出來,駕車過河,在道風山腳下的新城市廣場附近街區兜兜轉轉,塞幾個燈位才上坦途進城門隧道,若有T4幹線,經車流較少、道路寬闊的曾大屋、車公廟一帶,直接躍上城門隧道公路,不用在沙田市中心的小街上繞圈等綠燈,對駕駛者絕對是福音!而最近筆者前往西貢匡湖居探望友人時,也花了3小時探索馬鞍山至西貢的唯一通路西沙路,正如政府文件所顯示,從屯馬綫的東端終點站烏溪沙站,再向東一路沿着西沙路,樟木頭、井頭、十四鄉一帶有大量建築地盤正在建屋,未來數年料增加5萬人口。筆者還在井頭村的茶座吃了飯,與居民聊了一下,他們普遍自行揸車出入,西沙路是唯一命脈,出了西沙路,馬鞍山乃至沙田的塞車情況亦非常影響他們出九龍。而附近海映路一帶的大型私樓項目,將提供近萬伙單位,最少1.5萬人遷入居住,因這些私樓住戶具備財力添置私家車,居民擔心入伙後令西沙路出現逼爆情況,而這個堵塞勢必一路延伸至馬鞍山及沙田市中心。而在馬鞍山近海的白石高爾夫球場周邊,也有大量私樓正在逐步發售入伙,對該區交通負荷料百上加斤。

T4促進新界東西的人員交流 至關重要

至於政府建議的T4幹線,橫跨城門河,連接通往新界西的主要隧道城門隧道,令筆者不禁想起《水調歌頭·游泳》這首詞作,「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大家可能覺得筆者誇張了,一彎城門河,怎比長江天險?

但一展地圖,道路脈絡一目了然,從新界東南的沙田、馬鞍山、大埔一帶,直達新界西的最短路徑,只有城門隧道,一旦T4建成,大大紓緩前往城門隧道公路的阻塞情況,車程縮短了,新界東南的市民自然樂意往新界西跑,上班也好,上學也好,東西通路一下子興旺起來!而一出城門隧道到了荃灣,新界西最大的交通優勢也近在咫尺,那就是特區與內地的兩大交通樞紐,機場和港珠澳大橋。

假設沒了T4,從沙田市中心塞車上城門隧道的時間,堪比乘搭東鐵綫從大埔墟站到金鐘站的耗時,或者是搭屯馬綫從烏溪沙到九龍東的時間,那麼新界東南的朋友們就可能更趨向於到市區就業,減少往新界西,東西通路和人員交流難免就減少了,這對於整個香港的跨地域融合,不是什麼好事。

T4造價高 只是個荒謬的偽命題!

若沒有T4,未來數年沙田馬鞍山等地急劇增加的5萬人口,無可避免須嚴重依賴屯馬綫及東鐵綫,如筆者上文所述,大量未入伙的新樓地盤,其實在烏溪沙周圍以及西沙路一帶,此為完全未有任何鐵路覆蓋,可以預料到時新遷入居民的訴求,除了擴建西沙路,就是要求延伸屯馬綫至十四鄉等地,不再以烏溪沙為終點站。

至此,我們可以強力駁斥輿論拚命叫囂的兩大謬誤。其一是T4造價太高,試問造價再高,貴得過建鐵路嗎?以非深層地底隧道、非過海隧道、相對建築難度較低的港島綫西延(西港島綫)為例,總長3公里,造價成本約185億元,換言之每公里造價高達61.6億元。以此類推,從烏溪沙站至十四鄉、井頭及原馬鞍山濾水廠一帶,總長約5公里,一旦延伸屯馬綫,分分鐘就是巨款300億元的造價!而且一旦延伸,就難免越來越倚重鐵路網,一旦發生故障勢必交通癱瘓,同時繼續將新界東南的就業人口局限往市區返工。

另一大謬誤就是所謂以T6及沙田繞道代替T4的言論!T6在哪裏?只不過是沙田污水處理廠側的一條橋!擴闊T6橋絕不能代替T4幹線的功能,只不過能某程度上紓緩從馬鞍山出沙田北或大埔的交通,要循城門隧道去新界西、或到沙田市中心、或經大老山隧道去九龍西的駕駛者,都未必會過河走T6。至於沙田繞道,作為貫通新界東北及市區、全長15公里的地下隧道,第一造價一定不菲,第二工程難度不容忽視,目前尚在規劃階段,遠水難救近火,興建T4絕對是解決交通擠塞問題的首選!

至於少數議員過度關注工程造價,其實政府已經絞盡腦汁盡量節省及解說,包括指出T4高架天橋和地底隧道的建造單位成本與近年其他相近項目如中九龍幹線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等的相若;而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安排同步招標,以公平競爭原則採購工務工程,故此工程預算實則反映了市場價格,具成本競爭力;此外,T4工程採用新工程合約中的目標價格合約模式,根據承建商的實際開支付款,並在合約中附有攤分節省工程費或分擔超支機制,積極降低工程開支;施工時亦將採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收集施工進度等數據監察工程進度及質量;更採用組裝預製組件模式興建橋樑,提高工地生產力。最新消息指當局打算透過減少單車徑及隔音設施,再精簡約2億元的造價,但似乎某些議員仍不收貨。

造價可從減省的社會成本中回收

其實根據政府解釋,為何現時T4主幹路優化版相比2006年方案貴了不少,主要是為T4沿線頗為密集的民居着想,在約70億的工程預算中,近半用作將貼近民居的高架天橋,優化為地底隧道,減低景觀及噪音影響。近兩成預算為支路工程及相關的環境保護措施如隔音屏障,剩下的預算其中三分一用於惠民措施包括天橋及休憩設施。說實在的,優化建築模式,積極維護區內宜居環境,長遠對市民健康及減低社會醫療成本,絕對有益。而且這筆開支也不是無法回收,據筆者親身觀察,樟木頭、井頭、十四鄉新落成的住宅區,絕大部分是售價不菲的私人樓宇,政府可考慮日後透過批出小型接駁路的使用權、批出公共巴士或邨巴營運權,從長遠角度回收部分T4的成本。

事實上,運輸及物流局今天發布數據,指出T4在2030年建成後,每日將為使用的市民節省超過15000人次小時行車時間,若換算成時間成本,經濟收益每年可高達5億港元,換言之只要14年便能夠回本。無疑,T4是造福新界東市民的德政基建,社會各界包括立法會議員,應站高點、看遠點,從宏觀角度衡量整體社會得益,而非錙銖必較!

當然,如何令道路網配合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亦同樣值得重視。沙田繞道作為連接至北都的主幹道,規劃路線更全面,長遠來說必不可少,特區政府可積極考慮以沙田繞道代替T4,節省70億公帑的T4預算。有鑒於接駁至城門隧道公路的通路至關重要,沙田繞道可考慮分段建造,分階段通車,先打通至新界西的要道,促進新界東西相輔相成地發展,再建造北上大埔至北都的地下隧道。

相關報道:

消息:71億沙田T4公路造價減2億 最快下月再闖財委會

沙田T4幹道造價惹議 運輸局:再拖10年社會成本飆至50億

來論|T4號主幹路工程不上馬 新界東遲早「塞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T4一線飛貫東西 造價高只是偽命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