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久慧說法|電影發展局請說好新香港人故事!

文/鄭久慧

筆者看了今屆金像獎大熱之一的電影《但願人長久》,實在不吐不快!

一、電影發展局能否用公帑資助正面素材?

《但願人長久》為電影發展局電影發展基金「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資助的電影作品,換言之,受特區政府公帑資助。此片探討新移民的身份認同,片中有偷渡來港、沉淪毒海、屢次入獄的爸爸,有着偷同學手錶被同輩排擠的新移民女童,有着灰色貧窮的生活及嚴重家庭暴力乃至虐兒,有着參與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而須負刑責,雖獲保釋仍要到法庭報到應訊的女主妹妹。

無疑,香港電影充斥貶低新移民的作品,過往負面形象極突出莫過於2009年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同樣貧窮的灰色場景下,女子遠嫁香港,遇上變態丈夫,慘遭血淋淋殺戮。

拜託!時移世易,天水圍早不是悲情都市,因為臨近深圳,近廚得食,近年通關後已成了代購及貿易熱點。那麼,為什麼香港的電影院還在重複15年前的陳舊戲碼,為何電影界樂此不疲地拿着政府資助宣揚新移民悲情負面形象?

電影固然要反映事實,但筆者見到的絕大部分事實,就是新移民朋友們奮發向上,與無數「港漂」及專才優才,正在本港重要崗位上擔當要職,發光發亮!

我們默默耕耘,不代表生活落魄;我們埋頭苦幹建設香港,不代表要被負面代言;我們全力貢獻香港,準時交稅,自然希望公帑得到適當應用,而非濫用,所以請電影發展局說好新香港人故事!須知,對新來港人士的印象亦間接代表着14億華夏同胞的形象,代表着大灣區融合的願景,代表香港搭上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美好未來。試問,對新香港人的印象不好,對國家的印象會好嗎?

二、請停止負面代言新移民

拋一下書包,筆者當年大學主修英國文學,也學過西方後殖民理論中的「他者」(the others)的概念。理論將西方人歸類為主體性的「自我」(self),而殖民地的人民作為相對的概念,則被稱為「殖民地的他者」,或直接稱為「他者」。

香港的情況絕非如此,新移民融入本港社會所經歷的身份衝突絕不是全盤接受「自我」價值觀的「他者」!筆者從滿是新來港學童的基層社區小學,升上多為香港出生中產學童的英文名校,再考入香港最高學府,從未見過《但願人長久》片中要講滿口英語「扮香港人」的同學,反而是能說流利普通話、上海話的同學們,獲得更多學術交流機會。

生活總有陰晴圓缺,難道你留在內地就一帆風順,你來了香港就嘗盡艱辛,貧窮潦倒?人生從來不是如此,生命只厚酬努力奮鬥、砥礪前行的勇者,記得《點新聞》報道裏那位從北京來港三年的單親「光房媽媽」?她努力進修增值,為孩子樹立正確典範,「周身刀」考取無數證書,實現月薪幾級跳,成功告別貧窮,向着買居屋置業的階級流動夢想進發!香港是一個逐夢的地方,有着類似「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香港夢」,無數新來港人士為之終身奮鬥,收穫成功碩果!

電影發展基金為何不資助拍攝這位單親「光房媽媽」的故事?請問,回歸後,電影發展局有沒有贊助過拍一些宣揚新移民正面奮鬥史的電影?如果很不幸從來沒有,現在真要破冰了!連私營的前亞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拍過大量新移民奮鬥故事,例如《我來自潮州》,為何現時電影界的視角仍局限在「清朝」?

那些套在新香港人頭上的舊觀念、舊框架何時可以破除?要學廣東話,要接受甚至認同本土的思想價值觀,這在筆者求學時代早已是老掉牙,想不到《但願人長久》這電影竟奉為金科玉律!

新移民所經歷的身份認同撞擊,絕非全盤接受香港本土思潮,絕非做一個被投射本土價值觀的愚昧「他者」!我們喜歡正面擁抱鄉愁,擁抱祖國,逢年過節渴望回鄉,聽鄉音,品嘗家鄉美食,即使當年只得羅湖皇崗兩個關口,回鄉之路非常艱辛!我們明白社會不能故步自封,人人在內地幼時都唱過《一條大河》,滿載共產黨的壯志豪情,為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富足,「心胸多寬廣,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我們不是地產商的打手,也不是被保育分子洗腦的無知婦孺,不會擔心發展新界東北,曾住在劏房板間房的我們,只希望建更多公屋讓人人能上樓!

究竟誰在創造畸形的身份認同?誰在搶奪新移民的話語權?誰在今時今日,回歸27年後仍熱衷以臆想來負面代言新移民?

三、書寫離散 是為了凝聚 團結人心

抒寫離散,是為了凝聚,為了團結人心;抒寫鄉愁,是為了將自己的根和苗,再種新土壤!

在已故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先生組建網絡平台《時聞香港》的2015年,筆者曾每周連載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廿年》,足足寫了大半年,約30多篇。

當時正值筆者來港第20個年頭,故以此為名,除抒寫福建福清小妹妹的鄉愁,也書寫正面奮鬥的新移民故事,分享一同長大的新移民學童夥伴們故事,共同感恩生活光明的一面,感激所有在我們成長經歷中伸手扶持的香港人!這些新移民夥伴們當中,有一度學壞但遇到有教無類好老師,高考奮發,現職威爾斯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有從小只顧追星扮靚,遇到好社工,樹立人生目標,現職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層;有校際辯論隊積極分子,只顧比賽令學業半荒廢,考試失手哭成淚人的上海妹子,幸得校長推薦進法律系,現職某國際律師行高層;也有從小目睹太多階級不平等,得牧師長年陪伴開解,現積極投身普羅平權案件的律師,在法律界無人不識。他們其中有一位甚至告訴筆者,他時常撫心自問,今時今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當日那些熱心人所樂見的。

而筆者作為他們之中最不才的一個,感恩小學校長為失學一年的我伸出援手,得以繼續學業。小學四年級入學,一個英文字母都不懂,又幸運遇上循循善誘的好老師,五年級時出賽校際朗誦節,就斬獲英詩朗誦區域總冠軍,若干年後也在英語專業畢業。

無數新移民孩子,無數個動人故事。筆者友儕的業有所專,只因他們記住港人伸手扶持的光輝一面。正如《但願人長久》的導演,她的港大文學院學位絕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一路跌跌碰碰走來,絕對少不了熱心港人拉一把,電影發展局可以再批贊助給她,讓她抒寫所經歷的真實的人性光輝事跡,反思自己希望帶甚麼給這個育她成材的香港。亦可撫心自問,其所拍攝的,是否這些熱心人所樂見的?

四、文化界應看清現況 而非活在舊時偏見中

在港大主修英國文學時,筆者最喜歡的課程是蜚聲國際的後殖民主義專家Professor Bill Ashcroft 執教的「Writing Diaspora」(離散文學)。教授提過,植根新地方,生息不滅,絕非要「burn the page」放下鄉愁,而是要「turn the page」 創出新一頁。

彼時彼地,不是今時今地,新香港人絕不再是弱勢,文化界請勿再停留在「清朝」,應看清現況,創作合時宜的作品,尊重新香港人奮鬥貢獻社會的事實。我們並非要burn the page for us,祖國和鄉愁永在心中,往日成長的艱辛及港人的扶持也永誌難忘。但我們不想再被負面代言,不想被片面化標籤。我們相信文化界是時候turn the page for yourselves,抹去舊時偏見,反思為何《天水圍的夜與霧》上演至今15年,電影思潮仍不見長進!拿公帑去拍電影的,更請記住展現最新最客觀事實的重要,而非迎合文化偏見,把本土派那一套套在我們頭上!

五、堅定守護話語權提防文化分化

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香港致力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本港位處亞洲中心,適合擔當連繫不同城市和國家的重要角色,成為各地文化相遇、協作及演化的熔爐。

上周,醫學會管弦樂團的樂手朋友邀筆者去大會堂,欣賞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最愛小提琴」音樂會,剛好坐在前排、聽得如癡如醉的正是民主黨涂謹申。香港小交響樂團長年獲得特區政府公帑贊助,但老實說,當晚所奏樂曲題材頗具政治意味,場刊指出,作曲家蕭斯達高維契受到蘇俄政府不止一次的批判,長期被官方監控,只能似「雙面人」般活着,一方面高調向公眾展示他那些空洞的愛國主義作品,另一面在極權統治下偷偷秘密作曲,借對鳥類的恐懼表達對無處不在監控的恐懼,而此作品甚至直至史太林去世才敢公諸於世。

各類思想及意識形態透過藝術交流在香港自由交融,絕對是好事,小交響樂團這個音樂會是最佳例證。然而,香港是中西交匯的橋頭堡,亦是為政者的練武場,國民身份認同永遠是主要課題,加強教育,讓下一代與國人共情,與國家共未來,就是特區與內地融合的關鍵。有鑒於文化互融與文化荼毒之間的邊界並不清晰,而掌握話語權絕非必然,論述亦並非單一,而是永遠處於競爭狀態,爭奪話語權的軟對抗隨時出現,這就有賴電影發展局好好把關,特別是公帑資助的各類文藝活動更應以身作則,做好正面思想教育!

更多閱讀:

「光房」單親媽媽盼抽居屋做業主 「要有光」助短貧戶規劃房屋階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電影發展局請說好新香港人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