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本港房屋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之一,為幫助生活環境惡劣的劏房住戶緩解居住壓力,房屋局早前推出過渡性房屋項目,現已見成效。目前,政府計劃為該項目新增「丙類租戶」類別,以進一步擴大過渡性房屋的覆蓋範圍,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早前接受點新聞訪問,為市民詳解新增「丙類租戶」政策的背景、實施細節、服務對象及申請注意事項,為有申請需要的人士提供清晰指引。
過渡屋進展顯著新增 「丙類租戶」幫助市民
戴尚誠介紹,目前過渡性房屋項目已取得顯著進展。截至今年5月底,過渡性房屋項目已有約18400個單位投入服務,包括「資助計劃」至今共批出54個項目中的42個項目,提供約16100個單位,另外由其他撥款/計劃資助例如「關愛基金」或「先導計劃」的項目共提供約2300個單位。
戴尚誠指,目前過渡性房屋入住率整體達83%,其中市區入住率為88%,新界區為70%。數字看似略有回落,但這主要是因為2024年至2025年初,新增了約9,000個過渡屋單位,單位總量顯著增加導致入住率相對減低。而這也為政府提供了契機,以更靈活的方式照顧更多市民的需求。為此,當局考慮在「甲類租戶」(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申請者)及「乙類租戶」(輪候傳統公屋未滿三年而有住屋需要的人士)的基礎上,新增「丙類租戶」類別,以進一步優化房屋資源分配,惠及更多市民。

「丙類租戶」將分配逾4千單位 不占現有公屋輪候者資源
供應量方面,戴尚誠指,政府計劃將20%的過渡性房屋單位(約4,200個)分配給「丙類租戶」,而單位分配將優先考慮甲類及乙類租戶,「丙類租戶」具體分配情況需視乎空置單位情況而定。因此,申請者應及早提交申請,並留意不同地區的單位供應情況。
戴尚誠亦強調,「丙類租戶」政策的推出並不會影響現有公屋輪候家庭的資源分配。政府計劃未來十年提供308,000個傳統公屋單位及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結合21,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房屋供應充足,能有效應對需求。他表示,「丙類租戶」的加入將進一步完善過渡性房屋的角色,確保政策全面覆蓋不同階層的市民。
申請「丙類租戶」需關注以下信息
申請資格與審查流程
「丙類租戶」申請者須為無物業的香港居民,目標對象是入息或資產超出公屋申請資格,但因劏房規管或市場租賃困難而需要臨時居所的市民。戴尚誠明確表示,擁有物業或土地的人士不符合資格,因為公共資源應優先分配給真正有需要的市民,申請者需確保自身條件符合資格,並準備相關證明文件。
「丙類租戶」的申請流程與甲、乙類租戶基本一致,但審查流程相對簡化,無需詳細的入息或資產審查,推進速度較快,適合有急切居住需求的市民。
租金結構與經濟負擔
戴尚誠介紹,「丙類租戶」首年需繳付的月租金平均約2,600港元,而市面上劏房月租的中位數高達5,500港元,兩者相差約2,900港元,因此該政策可幫租戶省錢。他舉例指,按照上述數據計算,一名單人單位租戶首年每月可節省約2,900港元,一年可節省約34,800港元,21,000個單位在五年內可為租戶節省合計算高達36億港元的租金開支。這些節省的資金能讓居民有更多資源改善生活,例如用於子女教育或提升生活質素。此外,過渡性房屋還提供由營運機構協助的支援服務,可幫助居民應對不同需求。
戴尚誠續指,「丙類租戶」的租金政策採取「三級制」,在首年平均月租約2,600港元基礎上,第二年(12個月後)租金將調整至1.5倍至約3,900港元,18個月後進一步增至2倍至約5,200港元。這一設計旨在平衡支援與經濟激勵,希望鼓勵租戶在兩年內增強經濟能力,尋找市場上的長期居所。
為此,申請者需評估自身經濟能力,確保能承擔逐漸增加的租金。戴尚誠指出,若租戶在入住期間經濟狀況惡化,跌至公屋申請資格以下,可申請轉為乙類租戶,繼續享受較低租金。他表示這為經濟能力不穩定的申請者提供了保障,但亦提醒申請者需積極改善財務狀況。
實施時間與劏房規管
戴尚誠指,「丙類租戶」政策的推出將配合劏房規管條例的實施時間表,預計於今年9月或10月通過,並於2026年3月正式生效。屆時,劏房業主需在一年登記期及三年寬限期內完成單位改裝,符合規管標準。約70%的劏房單位只需小規模改裝即可登記,30%需較大改裝,部分租戶可能因租約到期或單位改裝而需搬離。
戴尚誠提醒,申請者需關注劏房規管的影響,特別是租約即將到期的劏房租戶,可能面臨即時的居住需求。政府鼓勵有需要的市民聯繫區域服務隊或營運機構,及早申請「丙類租戶」資格,以確保順利過渡。
租期限制與搬遷安排
過渡性房屋的租期最長為兩年,「丙類租戶」也不例外。戴尚誠強調,這是過渡性房屋的「臨時」性質,旨在幫助租戶過渡至更穩定的居所。兩年後,租戶必須搬離,屆時營運機構將提供支援,協助尋找市場上的合適單位。他提到,申請者需意識到兩年租期的硬性限制,並提前計劃搬遷安排,若經濟能力未能在兩年內改善,可能需要尋求額外的社會福利支援,主動聯繫營運機構或區域服務隊,獲取搬遷及居住建議。

「丙類租戶」政策有潛在挑戰 政府將尋求平衡
「丙類租戶」政策的推出旨在填補政策空白,但也面臨一些挑戰。戴尚誠提到,租金階梯式調整的設計或會引起不同意見。一方面,有人認為加租速度過快,對經濟能力有限的租戶構成壓力;另一方面,有人質疑首年低租金是否過於優惠,是否必要。對此,戴尚誠表示政府正尋求平衡,計劃於7月7日在房屋事務委員會聽取議員及團體意見,完善政策細節。他亦提醒申請者需密切關注政策的最終定案,特別是有關租金調整及申請流程的具體要求。
戴尚誠總結表示,過渡性房屋作為本港房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公屋及簡約公屋各司其職,共同應對市民住房需求。「丙類租戶」政策的推出將進一步擴大過渡性房屋的覆蓋範圍,確保劏房居民在規管期間得到適切支援。對於有意申請「丙類租戶」資格的市民,戴尚誠建議及早準備申請資料,聯繫營運機構或區域服務隊,了解最新政策動向。同時,申請者應評估自身的經濟狀況,制定明確的財務計劃,確保在兩年租期內順利過渡至長期居所。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福瑞士、羅平)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