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內地文旅啟示錄|「五一」假期 年輕人為何紛紛扎堆西安?

【點新聞報道】「將進酒,杯莫停……」「五一」假期最後一天,置身西安大唐芙蓉園紫雲樓前,看着舞台上老中青三個時期的「李白」踏月而來,千年來一直傳頌的大唐盛世此刻突然就在遊客張萌的腦海中具象化了。「那是一個令無數人嚮往的時代。」轉身出園,剛剛邁入一街之隔的長安十二時辰,還未從酣暢淋漓的「李白」詩意中走出的張萌,迎面就一頭「扎」入到了繁華如夢流光溢彩的「長安街市」。「啊,對面和我對飲的竟然是詩仙李白。」藉助「AI大唐」數字穿越項目,張萌又一次完美「一秒入唐」。

「五一」假期,西安大唐不夜城迎來眾多遊客。(受訪者供圖)
一入夜,西安大唐不夜城便成了「長安」。(受訪者供圖)
在長安十二時辰,遊客一秒入唐。(受訪者供圖)
西安長安十二時辰繁華如夢流光溢彩的「長安街市」。(受訪者供圖)
遊客與長安十二時辰NPC互動。(受訪者供圖)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假期,古城西安不出意外的再次火出天際。「一眼千年」的大唐長安城建築群、沉浸式唐文化演藝、滿城皆是唐裝麗人的既視感,再加上在AI、VR等科技加持下的數字化沉浸場景打卡,不僅讓遊客從「觀景者」直接化身「景中人」,同時漫步長安市井、與眾多歷史名人奇妙邂逅的視頻,也在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穿越盛唐」的熱潮。

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VR體驗區瞬間穿越至燈火璀璨的長安上元夜。(受訪者供圖)

傳統文化創新表達:讓歷史「活」起來

「五一」假期一早,西安大唐不夜城便迎來眾多漢服唐裝打卡者。(受訪者供圖)
西安城牆《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全方位展現大唐盛世的恢宏氣象。(受訪者供圖)

從西安一家知名高校畢業6年後,甘肅蘭州青年李棟今年「五一」特意選擇「回家」看看。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西安城牆,一圈下來,李棟感慨萬千。「歷史還是那段歷史,但表達的形式卻是與時俱進,甚至超前。」

長安十二時辰,真實再現了唐長安城市井生活。(受訪者供圖)

李棟告訴記者,當年他還在西安讀書時,西安市打造了大唐芙蓉園和大唐不夜城,一炮走紅。「氣勢渾宏的仿唐建築、清新脫俗的仿唐歌舞,再加上別具一格的唐風演藝,一下子驚艷到全國遊客,也正式開啟了西安的網紅城市之路。」雖然李棟之後畢業離開了西安,但對於西安的發展他卻時刻關注。在他看來,這麼多年來,西安作為頂流之所以長久不衰,正是在於堅持傳統上的持續創新。

西安城牆《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通過還原大唐迎賓儀式,全方位展現大唐盛世的恢宏氣象。(受訪者供圖)

「快看,唐仕女從畫中走了出來。」「五一」假期首日,中午時分位於大雁塔之南的大唐不夜城遊人如織,突然隨着一聲清脆的琵琶聲響起,一幅「古畫」瞬間「動」了起來,大唐不夜城秒變「長安」。

西安大唐芙蓉園唐仕女表演吸引眾多遊客。(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一直以來,IP打造都是大唐不夜城運營重點所在,大唐不夜城各大IP均根植於唐文化土壤,從巧笑嫣然的「不倒翁小姐姐」,到對詩送肉夾饃的「李白」,再到爆梗不斷的「房玄齡」與「杜如晦」,大唐不夜城IP通過差異化打造,形成獨特的記憶點。自2022年至今,大唐不夜城煥新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真正讓歷史「活」起來,且上新不斷,《盛唐密盒》《旋轉的胡旋》《雁塔題名》等演藝均收穫一眾好評,也使得大唐不夜城一直爆火。

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在歷史發生地再現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千古絕戀。(受訪者供圖)

科技加持奇妙呈現「觀景者」化身「景中人」

今年「五一」假期,對於故地重遊的李棟而言,除了熟悉的、從未改變的厚重歷史氣息,最多的驚喜則是來源於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的相互加持。「這座城市既厚重,也時髦,古老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讓它更具吸引力。」

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體驗AI和VR項目。(受訪者供圖)

假期5天來,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聯合華為推出的「AI大唐」數字穿越項目前,總是會排起長長的隊伍。據介紹,該項目通過AI換臉技術,將人物肖像與街區唐風場景、NPC(「非遊戲玩家」)互動、演藝節目完美融合。遊客只需上傳一張照片,便能快速生成自己專屬的唐風寫真以及漫步長安市井、與李白對飲、與花魁共舞的定製VLOG,瞬間穿越。

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體驗「AI大唐」數字穿越項目。(受訪者供圖)

「身着唐裝化身翩翩公子,漫步在燈火輝煌的長安市井,耳邊是絲竹聲聲,眼前是胡姬翩躚起舞,原本的『觀景者』變成『景中人』,那一刻真的會以為自己曾經去過一千多年前的長安街市。」第一次在虛幻世界中與真實的歷史邂逅,那種奇妙讓李棟無以言表。「『靖安司』內的VR體驗區也很不錯,特別是影視級VR項目『中華圖志·上元長安』,讓遊客瞬間穿越至燈火璀璨的長安上元夜,朱雀大街上的『孔明燈』、熙熙攘攘路人的衣服配飾和髮髻等都清晰可見。」

「五一」假期,西安VR體驗館等項目,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爭相打卡體驗。(受訪者供圖)
「五一」假期,西安VR體驗館等項目備受遊客喜愛。(受訪者供圖)

「這些兼具故事性、體驗性和互動性的沉浸式科技體驗項目給予遊客虛擬與現實空間的雙重遊玩體驗,在拉近遊客與唐文化之間心理距離的同時,成功延長遊客平均停留時間,顯著帶動了街區二次消費轉化率。」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旅數字化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消費場景的重構。長安十二時辰通過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項目將文化吸引力轉化為消費驅動力,讓遊客為深度體驗買單。

唐裝麗人打卡長安十二時辰。(受訪者供圖)

暖心服務誠意待客營造愉悅旅行體驗

「本來想着會不會撲空,但沒想到幾個網紅博物館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約。」「五一」假期第三天,古城西安「熱力值」爆表,雖然到處都是人,然而讓來自武漢的遊客鄒煜頗感驚喜的是,陝西眾多博物館、景區推出的「不打烊」貼心服務,讓他的假期悠哉樂哉。

「五一」假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排隊等待入館的遊客。(受訪者供圖)

據悉,今年「五一」假期,陝西百餘家博物館和景區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取消閉館日、增加門票供給、發放惠民券、加強服務保障等系列暖心舉措,打造全天候文化遊覽服務,為海內外遊客營造舒適愉悅的旅行體驗。

來自全國的遊客「五一」假期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受訪者供圖)

除了博物館,陝西近百家景區也同時推出「不打烊」服務,除了延長開放時間、推出打折門票、聯合在線平台優惠促銷、免費開放停車場等。陝西省文旅部門更是面向所有遊客拿出20萬張惠民券和2100萬元(人民幣,下同)電影消費券,真金白銀「寵客」。

「五一」假期,兵馬俑迎來大批遊客。(受訪者供圖)

據測算,「五一」假期西安全市接待遊客1475.08萬人次,同比增長5.2%;遊客總花費123.34億元,同比增長7.55%。西安亦再次蟬聯「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十大入境遊旅遊目的地」,入選「年輕人最喜歡的十大目的地」。

「五一」假期,兵馬俑迎來大批遊客,有遊客戲稱:兵馬俑都快被擠跑了。(受訪者供圖)

專家:活用歷史古蹟 港可打造沉浸式體驗

「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大唐。」陝西高校學者黨輝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幾年前的沉浸式文化街區、實景演藝,到如今的科技加持、文化「弄潮」,西安一直在探索文旅前沿發展的路上,「西安以數字技術激活文化基因,以沉浸式體驗煥新消費動能,為遊客提供了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播的沉浸式體驗。」

「五一」假期,「唐玄宗」攜「楊貴妃」御駕巡遊。(受訪者供圖)

在黨輝看來,如今,「文化」講述故事、「科技」創新表達的效應正進入加速釋放期,當沉浸於文化史詩的旅程充滿了現代科技與厚重歷史的碰撞,誰人不說奇妙精彩?

華清宮文創「五一」假期備受歡迎。(受訪者供圖)

去年曾赴港旅遊的黨輝告訴記者,雖然西安和香港,一北一南,一個是千年古都,一個中西合璧的國際化大都市,但在發展文旅產業方面,其實也有可相互借鑒之處。「西安有千年的遺存,香港有百年的建築和遺蹟。」黨輝認為,西安經過多年的探索,闖出一條傳統文化破圈、消費提質升級的創新路徑,讓盛唐文化在智慧旅遊的浪潮中「活」起來。香港亦可以借鑒西安的經驗,圍繞資深獨有的歷史資源,通過傳統文化和科技創新,打造「最香港」的IP和沉浸式體驗。

「五一」假期,西安城牆金甲武士迎客。(受訪者供圖)

(點新聞記者李陽波報道)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五一內地文旅啟示錄|「五一」假期 年輕人為何紛紛扎堆西安?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