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立法會今日(9日)繼續辯論新一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三節辯論集中討論香港航運、航空、法律發展,便利交通出行,以及文化、體育與旅遊的協同發展。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在發言中建議政府在規劃中的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建設低空基礎設施,並探討開放部分空域及公私營協作等多元推展模式,以降低前期高昂的投入成本。陳紹雄亦建議政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尤其是廣東省,成立跨境跨部門的「低空經濟設施專班」,加強協作,共同開發融合人工智能的數字化「低空大腦」管理系統,實現對跨境低空飛行的實時監控與管理,並相應修訂法規,構建安全的產業發展環境。在自動駕駛方面,陳紹雄樂見政府將批出3個測試區域,以實現跨區行走和接駁為目標。他建議開放更多測試區域、拓展市區測試,並成立跨部門小組制定清晰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路線圖,將香港構建為自動駕駛數據、技術及標準出海的樞紐。他亦強調,應在北部都會區的道路預先建設車聯網及相關基礎設施,實現智慧出行。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指出,自動駕駛技術有助解決司機短缺及成本高企的問題,提升物流運輸和交通接駁效率。他強調,政府應以「安全優先」為原則,收集測試數據確保技術成熟,待法規完善後逐步開放商用,推動香港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亞洲樞紐。在電動車發展方面,陳恒鑌指,電動的士及小巴的推動進度緩慢,業界對車款選擇、充電設施及成本存在憂慮。他建議優先在的士站和小巴總站安裝高速充電樁,擴大車款選擇,並提供培訓讓司機適應新技術。在航運方面,陳恒鑌指出,香港作為連接全球的門戶,航運和航空業是經濟支柱。他支持政府打造綠色燃油加注中心、構建港口數字化、增加航線及完善大灣區「多式聯運網絡」等措施。他建議政府繼續提升高增值海運服務,如船舶融資、保險及仲裁,並提供補貼或稅務優惠,推動綠色燃料使用,把握內地發展機遇,鞏固香港作為「空中絲路」的橋樑位置。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就推動網約自動駕駛車輛及航空產業鏈發展發表意見。他認為「網約自動駕駛車輛」是實現交通轉型的重要一環,建議政府將自動駕駛規範納入網約車立法框架,參考國際經驗制定技術標準;設立「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驗區」,並選取北部都會區、科學園等創新樞紐作為試點;完善法律與保險配套,明確事故責任歸屬,推動保險業設計專項產品。在航空產業方面,尚海龍建議政府以更宏觀視野,推動香港從「航空樞紐」向「航空產業中心」轉型。他提到,全球未來20年將有超過一萬架民用飛機退役,香港可憑藉法治與物流基礎,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飛機拆解與零部件回收中心,推動綠色轉型並創造職位。他亦建議在赤臘角機場附近規劃航空科技產業集群,聚焦航空零部件研發、輕量化複合材料、電動飛機技術等前沿領域,並制定研發資助和土地政策吸引企業落戶。

立法會議員林琳發言時指出,青年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來源,她建議在未來論壇中加入「項目對接」環節,讓香港與內地青年在綠色創新、文創等領域直接與金融機構及企業爭取合作,並藉助外國媒體將優秀項目推向國際。在文化體育旅遊方面,林琳肯定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具針對性且務實的措施。她特別提到與LIV Golf高爾夫巡迴賽達成的長遠合作,認為能提升香港國際體育地位,並以「賽事帶動產業、產業培育人才」形成良性循環。她亦支持政府啟用西九碼頭及成立「西九文化區學院」,以培育藝術管理、策展及市場推廣等方面的複合型專才,激發本地文化創作活力。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