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南腔北調|左右逢源的印度值得信任嗎?

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印度,分別與印度總理莫迪、國安顧問多瓦爾、外長蘇傑生會晤,這是王毅時隔3年再次到訪印度。8月22日,印度外交部發布聲明,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莫迪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並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莫迪本次訪華,是自2018年以後7年內的首次,之前一直處於低谷的中印關係突然開始熱絡起來。

南腔北調|德國外長首次亞洲行 要做「麻煩製造者」?

8月17日開始,擔任德國默茨政府外長的瓦德富爾開啟首次亞洲之行,訪問了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在訪問前後,連續四天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以所謂亞太安全來炒作涉華議題這一回鍋冷飯,為自己的首次亞洲行立威造勢,以獲取德國選民的支持。

南腔北調|歐洲領導人「鎩羽而歸」 特朗普「大殺七方」

當地時間8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默茨、北約秘書長呂特等歐洲七個大佬,「不請自來」齊聚華府,表面上是為澤連斯基撐腰打氣,實際上是在俄烏談判中,不甘心歐洲被踢出局,所以必須上桌。
南腔北調

南腔北調|左右逢源的印度值得信任嗎?

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印度,分別與印度總理莫迪、國安顧問多瓦爾、外長蘇傑生會晤,這是王毅時隔3年再次到訪印度。8月22日,印度外交部發布聲明,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莫迪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並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莫迪本次訪華,是自2018年以後7年內的首次,之前一直處於低谷的中印關係突然開始熱絡起來。

南腔北調|德國外長首次亞洲行 要做「麻煩製造者」?

8月17日開始,擔任德國默茨政府外長的瓦德富爾開啟首次亞洲之行,訪問了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在訪問前後,連續四天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以所謂亞太安全來炒作涉華議題這一回鍋冷飯,為自己的首次亞洲行立威造勢,以獲取德國選民的支持。

南腔北調|歐洲領導人「鎩羽而歸」 特朗普「大殺七方」

當地時間8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默茨、北約秘書長呂特等歐洲七個大佬,「不請自來」齊聚華府,表面上是為澤連斯基撐腰打氣,實際上是在俄烏談判中,不甘心歐洲被踢出局,所以必須上桌。

南腔北調|歐洲領導人集體赴華府 能改變特朗普?

當地時間8月16日,歐洲八國領導人再次發表聲明,強調烏克蘭有權自主選擇自己的安全保障,為烏克蘭的安全背書。這是繼8月13日德國總理默茨邀請特朗普及歐洲領導人在「特普會」前舉行視頻會議施壓特朗普,形成五項共識之後的再次集體發聲。

南腔北調|舉世矚目「特普會」 特朗普「背書」普京重返世界舞台

美國當地時間8月15日,外界期盼已久、舉世矚目的「特普會」如約在阿拉斯加軍事基地進行。本次「特普會」是2021年6月以來第一次俄羅斯和美國領導人的面對面會晤,也是2015年9月以來,普京第一次踏上美國領土。

南腔北調|關稅都跪低認慫 特朗普會尊重歐洲?

當地時間8月13日,德國總理默茨召集了一場有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北約秘書長呂特、歐洲委員會主席科斯塔等歐洲領導人以及澤連斯基出席的視頻會議,會議目的就是在特朗普和普京8月15日阿拉斯加會晤之前,逼特朗普必須考慮歐洲安全、考慮烏克蘭的利益,進一步溝通協調美歐立場甚至「乞求」特朗普給與歐洲代表上桌的機會。

南腔北調|從「立即辭職」到「成功典範」 特朗普再次TACO

當地時間8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英特爾CEO陳立武,陪同特朗普一起的有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人。會見結束,特朗普再次TACO,從幾天前要求陳立武立即辭職到今天對其大加讚譽,稱其為成功典範,認為他的成功是一個驚人的故事,英特爾公司將在下周遞交建議和方案。

南腔北調|印度巴西被徵50%關稅 美國劍指金磚?

當地時間7月30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巴西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徵50%關稅,8月6日,特朗普以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支持俄羅斯經濟、阻撓俄烏停火為理由,將印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稅也從25%提高到50%,印度和巴西成為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以來,被徵收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