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本全片|專訪李家超 特首解畫這些問題

【點新聞報道】「有信心!能寫在施政報告的內容,我都有信心落實」,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後,今日(19日)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並接受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香港文匯報負責人黃曉敏聯合專訪。點新聞梳理以下市民關心的9個問題,特首專訪為大家一一解答,一齊來睇!

1.制定施政報告有否用到AI?

今年施政報告對於人工智能部分着墨頗多,關鍵詞「AI」在今次的施政報告內合共出現70次,為本次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亦是施政報告首次將「AI」擺在重要位置。李家超接受大文集團專訪時表示,自己日常公務亦會使用人工智能,不過多用於探討問題,但制定施政報告需要深入了解香港,人工智能短期難以替代人類。

(有片)特首專訪|李家超:日常公務會用AI探討問題 制定施政報告仍需「靠人」

2.北都建設有KPI?

北都區提速發展為施政報告重點。李家超宣布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並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致力加快北都發展。對於工作如何推進,李家超回應指,北都建設的微觀KPI已經確定,宏觀層面則需要按時發展,強調不要「為了達成KPI而工作」,避免大家成為「KPI的奴隸」而不思進取。

特首專訪|北都建設有KPI?李家超:微觀層面有 宏觀層面需按時發展 拒做「KPI奴隸」

3.未寬減細價樓印花稅?

新一份施政報告積極響應市民關切的住房問題。關於早前有地產界人士提出,擴大100元印花稅至600萬元以下物業成交,是次施政報告未有提及。李家超回應稱,要務實看財政狀況,暫時不會動,「印花稅是政府收入的一大來源,如果我們長遠不收,而到下一季度再問其他市民拿,是不對的。所以要很小心使用錢。」

特首專訪|回應未寬減細價樓印花稅 李家超:要務實看財政狀況 暫時不會動

4.「部門首長責任制」目的為何?

新一份施政報告指,特區政府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當部門出現問題須查找不足,按缺失輕重情況,依照公務員管理制度進行相應行政或紀律處理。李家超指最希望達到的成效為,推動部門首長建立管理與運作系統,提升部門效能,只要明確責任誰屬,便不能卸責,可以防範問題出現。他強調,「無論特首如何規劃政策,都需要部門配合執行,市民才能感受政策成果」。

(有片)特首專訪|全政府動員顯成效 李家超:部門管理改善民生

5.增加非本地生比例會否對本地港生有一定衝擊?

施政報告進一步放寬專上院校招收非本地學生的上限,非本地生學額將進一步調高至50%;為本地生提供的1.5萬個資助學額維持不變。李家超指,非本地生來港讀書需自費,現時政府每年提供1.5萬個八大資助學位給本地生,「這個數目絕對不變」,強調提升非本地生比例不會影響本地港生。

特首專訪|李家超:非本地生需自費來港讀書 本地生1.5萬學額絕對不變

6.擴大企業「出海」平台有何新計劃?

香港向來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發揮「內聯外通」的功能,聯絡起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李家超指,特區政府將把握企業「出海」熱潮,擴大平台「容量」,並計劃開拓中亞、南美等新興市場。對於未來外訪計劃,李家超表示正在研究時間表,希望明年可再次率企業出訪。

特首專訪|擴大企業「出海」平台 李家超透露外訪計劃

7.愛國主義教育下一步如何實施?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李家超提及,施政報告有許多內容,將學與教擴大,培養自發性愛國的意識;「心繫家國」計劃已經踏入第三年,成效正面。他指,本港有40多個抗戰遺址,政府接下來會逐一修繕和優化。

(有片)特首專訪|李家超提自發愛國重要性 將逐一修繕本港抗戰遺址

8.施政報告最終目的是什麼?

李家超指,最終目的是令市民生活得更好,需要大家一起參與,「最重要是搞好民生」。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為「深化改革」,他強調,施政報告是一脈相連,貫徹2022年以來的部署,「從2022年起制定的KPI,大部分都能落實;若果不行,必須經過我的同意」。

(有片)李家超接受大公文匯專訪:改革最終目的是要令市民生活得更好

9.會給此份施政報告打幾分?

李家超表示,分數是社會大眾給的,相反,自己心中會有目標,有要求,「無論今次幾多分,下次一定要更高」。被問到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競爭力有何看法時,李家超直言充滿信心:「有國家做最強後盾,有咁叻嘅香港人,依家大家方向又好一致,力量凝聚起嚟,我哋風光無限」。

(有片)特首專訪|李家超:有國家做後盾 有咁叻嘅香港人 我哋風光無限

(點新聞記者整理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足本全片|專訪李家超 特首解畫這些問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