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後,今日(19日)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接受專訪。北部都會區(北都)建設可謂改革的實驗田、排頭兵,「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則要在實踐中一步步落實改革。大量工作將如何推進?政府有無設定具體時間表及KPI(關鍵績效指標)?李家超回應指,已設定微觀層面的KPI,但工作中不會泛講KPI,強調不要「為了達成KPI而工作」,避免大家成為「KPI的奴隸」而不思進取。
李家超透露,北都建設的微觀KPI已經確定,宏觀層面則需要按時發展。李家超認為,KPI是用來確保相關部門的工作進度安排,但不應完全依賴它,否則或將令政府部門失去進取心,只專注於達到KPI的要求,而不去主動追求更高的目標。李家超提及施政報告中提到的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希望促使部門首長主動推動、改善工作,而不是僅僅按照KPI的要求去做。他又以日常跑步舉例,設想如果設定了每日跑15分鐘的KPI,那麼就可能不會去跑30分鐘或45分鐘,這就是泛KPI的弊端,即可能會導致缺乏創新及自我改善動機。
李家超提到,自己每天都想做得更多,比如某項工作的KPI是在10個月內完成,他實際上希望9個月內就能達到目標。但他亦相信不能做「KPI的奴隸」,直言「我們並不是為KPI而工作的,我們做KPI的奴隸也不對」,因為KPI既有好處也有弊端,如果只泛講KPI,可能就會導致「為了達成KPI而工作」的情況,而不是為了達到最終的結果。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劉妍伶、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點新聞視頻新聞部)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