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特區政府致力答民之所問,解民之所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改革措施,其中一大亮點即為「心繫民生」,積極響應市民關切的住房問題,特別是基層市民「上車難」的現實問題。李家超今日(19日)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接受專訪,關於未寬減細價樓印花稅,他強調,要務實看財政狀況,暫時不會動。

早前有地產界人士提出,擴大100元印花稅至600萬元以下物業成交,是次施政報告未有提及。李家超回應稱,要務實看財政狀況,暫時不會動。「目前私人市場成交量及價格都趨於穩定,政府在此時做任何措施,都是影響庫房收入。」他解釋,「庫房沒有收入,第一,政府又做唔到嘢了,第二,唔通又問市民拿咩?我們不想的,所以任何決定都要考慮長遠影響。」

他續指,「印花稅是政府收入的一大來源,如果我們長遠不收,而到下一季度再問其他市民拿,是不對的。所以要很小心使用錢。」
李家超重申,樓市已經趨於穩定,而樓價起伏是基於多個因素決定,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都應按照自己的風險因素,來決定是否買房。

李家超親解樓市政策三大發力點 強調價格穩定至關鍵
李家超指,現時本港整體住宅成交量及樓價逐步向穩,形成「價量同穩」,表示樓價「貴與平」屬個人考慮,「價格方面即使現時下跌差不多三成,買樓的人可能仍然覺得價格難以應付,而賣樓的人又希望價格升。」他強調政府一向希望樓市穩定,「穩定大家先有得計數嘛,譬如我能力唔夠,需要儲幾耐錢,投資幾多錢去買房」,「大起大落,對各方面都唔好,尤其是銀行體系」。
他解釋,政府在樓市政策有三大發力點:第一,確保市場穩健發展,避免價格大起大落;第二,確保市場供應透明,令市民內心有數,根據數據作出決定;第三,提供置業方式,照顧不同群體的購房需求。
最後,李家超補充道,「政府希望用其他因素,包括增加本地就業和收入,以增加每一個買樓的可能性。」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劉妍伶、周禹含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