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正着力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新一份施政報告亦提出增加非本地生比例、鼓勵增加宿舍配套等舉措,有聲音指出,會否對本地港生有一定衝擊。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發表上任後第四份施政報告後,今日(19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聯合專訪時強調,「留學香港」可令香港更具國際化,提升非本地生比例不會影響本地港生。
李家超重申,非本地生來港讀書需要自費,現時政府每年提供1.5萬個八大資助學位給本地生,「這個數目絕對不變」,以確保本地生現時入讀資助課程的狀況。他亦表示,政府正擴大非本地生比例,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但這些都需要本地大學配合推行,「要確保學校有足夠空間及資源,提供予非本地生。大學均表示支持且有足夠擴展的空間。」
李家超列舉吸引非本地生來港讀書好處,例如令本地生可接觸其他國家文化,開闊視野,「學生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國家背景的學生交流,了解國家之間文化歷史,在大學階段可建立日後聯繫」。他亦指出,香港對於國際生也極具吸引力,「有外國學生告訴我,很難得有像香港一樣的城市,只需30分鐘,即可從市區到達自然郊野的地方。」

一直以來,香港的本地大學在國際聲譽和全球化方面表現卓越,除了學生,本港大學的教師、科研人員亦來自不同國家,李家超表示:「這些條件可進一步吸引更多留學生來港升學,未來政府將更致力於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來港留學。」
至於學生的軟件配套設施,李家超回應稱十分重要,並表示同意將酒店及工廈改裝為宿舍,以及支持大學積極拓展土地。他指出,政府不會削減相關費用,並將積極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土地批核速度。
(點新聞記者 王俊傑、劉妍伶、周禹含報道)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