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專訪|對話歐洲博物館專家——思考中國文明流傳之路

【點新聞報道】新開放的三星堆博物館人流如織,人們在青銅神樹、青銅大立人以及新出土的青銅神壇等文物前駐足欣賞。從曾經小眾的熱愛,到今天大眾的期待,博物館兼具知識性、趣味性,承載了相關行業、領域的知識普及和社會教化功能。如今,「博物館熱」成為文化現象,「到博物館去」成為生活風尚,而博物館人的心中,始終帶着一份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感。點新聞記者訪問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主席Yannick Lintz博士,從歐洲的藝術視角看待亞洲和中國博物館的發展。

話題一:亞洲和歐美國家的博物館之間,是否存在競爭?

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主席Yannick Lintz。(吉美博物館)

Yannick:上海博物館的東館在今年逐步迎來全面開放。館長向我解釋說,他們想做的是致力於在傳播中國藝術和中國文明的同時,講述亞洲文明。同樣的想法,我也從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館長那裏聽到過。其實,這與我們做的事是一致的,一方面,我們需要向歐洲人或西方人解釋亞洲藝術,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介紹在巴黎生長的亞洲藝術。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敘事方式更加有吸引力,從而增進人們對於亞洲藝術的理解。

當談起西方與亞洲國家的博物館生態,我認為更應科學地合作,締結友誼和信任。在一個全球充斥緊張和衝突的時代,相互對話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問我亞洲和西方博物館之間是否是競爭對手,我更願意視友誼多過競爭。

記者評論:作為亞洲之外藏有最多亞洲藝術品的博物館之一,吉美博物館大概有6萬件亞洲藝術藏品,而且其中2萬件是來自中國。今年中文被列為該館的第三語言,將舉辦五場展覽展示來自中國的名作,並邀請一些明清的名作來館展出,其中包含金製品、瓷器等最能展現中國藝術精髓的展品。

「M+希克藏品:別傳」(M+圖片)

當西方博物館承諾將文物視作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遺產來珍視、保護和闡述時,我們要面對和接受的是這種文化的變化和敏感性。根據學術報告,全球博物館正處於去殖及去中心化的階段。香港的故宮博物館和M+應可在西方體系博物館以外走出全新的路線,思索其亞洲定位,而非只盲目追隨國際標準。

話題二:中國居民走進博物館的頻率僅為西方居民的七分之一,請問觀眾走進博物館的訴求是什麼?如何增加他們參觀的頻率?

Yannick:兩周前,我和中國文化官員進行了對話,他來巴黎拜訪我,我很自豪地告訴他,走進我們博物館的觀眾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家庭化。在與博物館的合作中,我發現培養好奇心非常重要。在歐洲,有些學校會開展圍繞博物館的教育項目,十年前就開始了,同學們不僅可以參觀博物館,還可以修讀有關課程,甚至參加博物館文化考試。我聽說中國全國有6500家博物館,據我觀察,博物館在中國居民當中也越來越受歡迎。

吉美博物館一角。(吉美博物館)

記者評論:成熟的博物館教育往往和校內教育深度結合,最常見的就是由校方定期組織學生到館參觀,館方負責提供一系列專門針對學生的科普方案。在理想的館校聯動中,應當由博物館推出面向學生的學習單,計入學分,由校方定期考核,進而督促教師帶學生到博物館遊學。以知名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為例,館方幾乎每周都舉辦面向學生的藝術創作、學術講座等討論課。而和人們普遍認知的「展品只能看不能碰」截然不同,很多科普項目運作成熟的博物館都積極提供和展品親密接觸的機會。

吉美博物館館藏中國瓷瓶。(吉美博物館)

話題三:數字技術如何改變博物館的敘事方式?

Yannick:數字技術的應用在如今的博物館中,真的很重要。首先,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工具,可以更好地介紹藏品,或展現相關背景。其次,如何培養更多的觀眾一直是博物館需要思考的問題,有些人把博物館視為寺廟,很難踏出第一步。但當你可以用電影放映的手段揭示文物被發現的過程,或是用5至10分鐘的播客請觀眾收聽一個小故事,就可以更沉浸式地展現考古物體的遺址和檔案。

記者評論:部分博物館已經開始在觀展體驗上發力,沉浸式展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探索。在以聲、光、電技術模擬出的歷史氛圍裏,參觀者可以去郵局寄信,到藥材舖抓藥,購買復古留聲機,身臨其境地體驗當時的社會風情。

吉美博物館一角。(吉美博物館)

增加沉浸式體驗是關鍵 「能說清一件事就行」

作為博物館來說,如何從小眾走向大眾,「人氣」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記者了解到,網友對於行業博物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有好的講解,能吸引觀眾去聽去看;二是能有真正讓觀眾受益的精心策劃的活動;三是有好的體驗項目,而不是只有文字和圖片。沉浸式體驗可以做成系列故事,用時間軸或者空間軸串起來,其實不用貪大求全,能說清一件事就行。否則,在走馬觀花式的打卡裏,記憶是短暫的,「對歷史產生觸動和共鳴」,也就無從提起。

中華五千年文明,你還知道多少?這不僅是對觀眾們的提問,也是擺在學校和不同社會組織面前的挑戰。需要藉由博物館為載體讓下一代傳承下去的,不僅是有形的文物、文物背後的史實,還有諸多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疊加在一起,構成了深厚的中華文明。對文明的敬畏之心,是必須留在代代人骨子裏的底色,那些無法復刻的文物與藝術,也必須盡可能完整地流傳下去。

無論時代如何變革,過去的文明始終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博物館——文明最重要的載體,在社會的發展中正在不斷尋找新的文化傳承手段,完善科普教育體系,令歷史展現出蓬勃精彩的生命力。人們會發現,再厚重的歷史,也會乘上時代的浪潮,以盡可能樸素、親切的方式走近下一代人。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訪|對話歐洲博物館專家——思考中國文明流傳之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