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體育發展須先普及化 繼而精英化、盛事化

文/溫和達

從東京奧運會到早前閉幕的全運會,香港市民被炙熱的體育氣氛所環繞。加上香港運動健兒在賽事上屢創佳績,香港體育發展的前景問題又再一次得到關注與討論。

香港特區政府在2002年提出體育政策檢討報告,提出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為香港體育發展的三大原則。但是這項早已提出接近二十年的政策報告,在三個方面都一直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對而言,針對精英化、盛事化的發展討論較多,例如「運動員教育及職業發展計劃」、渣打馬拉松、參與承辦全運會等,反觀普及化的政策及效用依然不足。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一項201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多達34%的市民在過去半年較少、甚至沒有做過任何運動。如果香港希望運動普及化,現時的政策支援遠遠不足。

先有普及化才有精英化、盛事化

見到香港運動精英化及盛事化漸有成效,但普及化似乎依然原地踏步。政府似乎忽略了運動普及化的重要性,其實運動普及化是精英化及盛事化的基礎,只有普及體育,市民參與度增加,體育才會形成社會風氣,我們才可以從中發掘更多體育精英,有利長遠發展體育產業。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同時改善香港人的肥胖問題,長遠而言有助減輕醫療壓力。

現時香港各個社區都存在不同類型的體育設施及運動場,但是不同體育設備的使用率仍然未達理想。早前運動設施供應顧問通過電話調查,發現最受歡迎的運動首三位是緩步跑、優質健行及游泳,但是政府供應的相關場地不足以應付需求,出現短缺。有些冷門運動設備的使用率又偏低,這種現象反映政府應該考慮重新規劃社區體育設施,物盡其用,令體育資源設備使用度達到最大化。

政府在推廣大眾化運動的時候,都要考慮現代人生活娛樂較多,這些大眾化運動本身是否仍可以吸引大家多參與運動? 另外,一些發展得不錯的小眾化精英運動,一般基層市民是否容易參加呢?例如在東京奧運會成功奪金的擊劍運動,在香港入門價錢較高,很多基層家庭未必可以負擔到,因此可以說,擊劍在奧運會奪冠前並未得大眾關注,普及程度較低。由此可見,政府對這些小眾化運動的推廣工作存在不足。另外有一些新興流行的運動,例如滑板運動,香港政府應該增撥多點資源,讓這些運動變得平民化、普及化,吸引更多市民多做運動,推廣新興體育。

冀望體育發展融入大灣區中心的北部都會區

近年有關大灣區發展的議題也如日中天,與此同時國家致力發展體育產業,積極宣傳全民運動,自然發展體育就是香港融入大灣區的其中一個領域。

位於大灣區中心的北部都會區處於極佳的地理位置,接壤深圳,鄰近廣東省及澳門,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及發展動力,絕對是推動未來國家體育發展的理想之地。因此香港早前以「粵港澳」的名義成功爭取2025年第15屆全運會的主辦權,舉辦如全運會之類的體育盛事,除了可以為香港帶來經濟收益,也可以讓香港與內地關係更加密切,增加與內地的體育交流,獲得更多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經驗,對以後推動體育盛事化、推動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極有幫助。適逢北區已定性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規劃,筆者冀望體育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融入到北部都會區規劃當中。

現時國家不論在經濟上,還是體育發展上都已經急速發展,香港在緊貼國家步伐之際,不僅要做好本地體育產業發展,更應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目光放遠,與時並進,才能加快融入大灣區,繼續發光發亮,更上一層樓。在此,筆者再次感謝各位代表香港的運動員,為香港打拼,爭取佳績。

(作者為選舉委員會委員、工聯會及民建聯北區區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體育發展須先普及化 繼而精英化、盛事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