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伍沾德一生最珍重「國」「家」情

回首伍沾德的人生路,最令他珍而重之的,還是「國」「家」情。(點新聞資料圖片)

點新聞今日(19日)報道,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10月29日在養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8歲。報道引述伍氏家族的訃告,指伍沾德上周四(12日)已辭靈出殯、入土為安。

伍沾德是誰?他被譽為本港飲食界的泰山北斗,是美心集團的創辦人。美心集團是伍沾德與已故兄長伍舜德經過40年的努力,赤手空拳打造出來的。美心不但是香港最著名的美食品牌,也為伍氏帶來財富、地位和榮譽。回首伍沾德的人生路,最令他珍而重之的,還是「國」「家」情,這兩種情感縈繫着他的一生。

伍沾德的父親是一位不懂中文的「ABC」(Americian Born Chinese,即在美國出生的華人),他自己也是在美國出生。由於父親感到身為華人而不懂中文是一件很羞恥的事,因此不願下一代也如此窘困,所以把伍沾德、伍舜德兄弟一起送回家鄉廣東省台山的嶺南學校接受教育。後來兩兄弟為逃避戰亂,一起跟隨嶺南大學從廣州遷移到香港,完成學業後便留在香港發展。

伍沾德表示,兄弟倆原本從事電影院的工作。由於工作的需要,經常要應酬電影明星、製片家及銀行家,因此成為香港某著名西餐廳的常客。可是餐廳並沒有重視這位常客,經常安排他們坐在廁所附近的餐桌。

對於這種莫名奇妙的「禮待」,伍沾德認為是種族歧視。於是他憤憤不平地與餐廳理論,但所得的回應可真荒謬透頂,餐廳負責人竟說:「中國人不飲酒,洋人飲酒。」這種解釋徹底暴露了餐廳根深蒂固的歧視華人觀念,不過卻誘發伍沾德萌生一個念頭:「難道中國人只能光顧外國人辦的西餐廳?我們中國人就辦不好一家出色的西餐廳?」就是這種不服輸、為中國人爭氣的心態,使伍沾德開始有辦西餐廳的構思。

1956年,伍沾德及伍舜德終於實現夢想,創立了美心餐廳。1956-58年,美心屢創先河,舉辦多個國際美食節。而最令伍沾德沾沾自喜的,是在1960年,蜚聲國際的英國樂隊「披頭四」首次訪港,在美心表演唯一兩場演唱。「當時每場只有200個名額,表演未開始,餐廳外已被數百名市民包圍,警方如臨大敵,在餐廳外圍維持秩序,只讓有門票的歌迷進場。」自此以後,美心餐廳的聲名鵲起,從此奠定了飲食王國的穩固基礎。

引入西方美食的同時,伍沾德亦不忘把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發揚光大。1970年,伍沾德首次將中國美食及其文化意義帶到世界。當時日本舉辦世界博覽會,當中設有「香港館」,當時的港英政府打算在館內開辦食堂,安排對外招標。伍沾德指出,當時由於日本經常有工潮,沒人有膽量投標,「不過我有信心可以搞得成,便去投標,結果中了。」

中美航空交通在1980年5月正式開通。但有誰知道,在兩國空中走廊架起之前,一場國際間爭奪為該航線提供配餐服務的大戰,卻在沒有硝煙的環境下展開。亦因為這場國際角力,令伍沾德領導的美心集團因緣際會,由局外人變成了大贏家。

由於美方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中美航線的配餐問題,一直卡着中美航空談判的進程。離原訂通航日期尚餘大半年的時間,但美心仍未在合同的問題上得到圓滿的結果。於是民航總局便向鄧小平請示,說明其他國家航空公司的無理要求以及美心集團的背景。鄧公默默地聽完請示後,便問:「伍先生懂不懂做麵包?懂的話便讓他做吧!」一聲令下,美心集團與有關方面的合資公司爭取配餐的工作立即搞定,更成為中國「001」號合資企業。伍沾德本人更被稱為新中國「中外合資第一人」。

回憶這段經歷時,伍沾德表示:「鄧公真的厲害!其他國家想從中得利,鄧公堅定不移地說:『中美直航是中美之間的事,別國別妄想圖利。』他說話斬釘截鐵,不帶半點餘地,再次展示中國不是容易被欺負的國家。」

經過40年的演變及無數的衝擊,美心由原來的一家西餐廳,發展成多元化美食連鎖性王國。成功絕非僥倖。伍沾德表示,美心西餐廳首次風浪出現在1962年。當時希爾頓、文華酒店相繼開業,無論裝修、樂隊級數、廚師,以及其他資源都是美心所無可匹敵的,所以隨着酒店林立,美心的生意便開始走下坡。在危急關頭,伍氏兄弟採取「化整為零」的策略,將公司轉變成數間細小的咖啡店,分散在各個地區,爭取不同階層的客人。之後伍氏兄弟便不斷向外汲取新知識,將西方新飲食文化加以調整,引入香港。例如70年代從日本引入快餐文化、地鐵沿線設置西餐專賣店,以及引入近年流行的逆市奇葩星巴克(Starbucks),不斷為美心刷亮金漆招牌。

1987年,在伍沾德先生和一批嶺南老校友的積極倡議下,中山大學設立了嶺南學院,伍沾德出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第一屆董事會主席。10多年來,伍先生伉儷對中大捐資累計達2000多萬港元,同時他自費奔走世界各地,發動聯絡海內外嶺南大學校友和友好人士捐資助教。2005年2月,中山大學隆重舉行儀式,授予伍沾德名譽博士學位。

伍沾德將美心做大做強,他的大千金伍淑清亦不甘示弱。伍淑清活躍於商界,多年来熱心於公益事務,辦過多項推動港人關心祖國的活動。香港回歸之後,伍淑清就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北京、西安、上海各地,親自感受祖國發展的偉大,體會國家的富強,這種做法在當時是一項創舉。從1997年至2007年,伍淑清耗費逾千萬港元,共組織1萬多名香港學生去內地交流。直到2009年,香港特區政府設立交流計劃,每年通過該計劃資助3.75萬名中學生赴內地考察。伍沾德特別欣賞伍淑清在推動港人國情教育上,以嶄新的手法引領香港新一代找到自己的「根」,同時亦改變上一代人的看法。

美心一直踐行愛國愛港的理念,在內地民眾遇到困難時更慷慨解囊。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8級特大地震,美心集團透過不同方式合共捐贈港幣四百萬元,盼望受地震影響之災民能早日重建家園;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嚴重地震後,美心集團向香港中聯辦賑災專戶捐款350萬元港幣,作賑災用途。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因為對祖國和香港的熱愛,去年香港修例風波發生以來,伍淑清多次公開發聲,深憂香港目前的境況,勸誡年輕人不要被反動勢力蠱惑。她嚴辭阻止亂港分子發起的學生罷課,成為亂港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放言要聲討、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團。美心集團多家門店被暴徒打砸破壞,但伍淑清毫不畏懼,並毅然在2019年9月現身瑞士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例會,向世界講出真實的香港。

「這是我們用香港民間的聲音在海外告訴大家,香港發生的情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伍淑清表示,很多時候一些香港媒體和外國媒體關於香港的報道不夠準確,影響了海內外公眾對香港真實情況的理解,「去做這個澄清的事情,我們覺得義不容辭。我只是做了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

2020年5月17日,72歲的伍淑清獲得「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榮譽。「四十年前,你說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後,你說有些事必須做!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超越港島的遠見,不讓鬚眉的擔當。愛青年,更愛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頒獎辭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是對她愛國愛港之心的致敬,亦是她传承父辈家國精神的生動例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伍沾德一生最珍重「國」「家」情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