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IPO或重登世一 香港金融大有可為

文/陳術

隨着A股公司赴港上市、市場更多資金流入,香港IPO(首次公開招股)今年有望重新成為世界第一。羅兵咸永道大幅上調今年本港IPO預測,由最多1600億元向上修訂至2200億元,根據其分析,超過200間企業遞交申請排隊掛牌,集資額的預測數值已「相當保守」,相信本輪IPO熱潮有機會延續至明年。事實上,IPO數目、金額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筆者用最簡單的話概括,就是香港金融市場,受到內地以至世界肯定,在香港招股的潛力,勝於在其他地方集資上市。

綜合不同消息,之前德勤估計今年香港IPO可達2000億元,安永則估計為1600億元,而羅兵咸永道就最為樂觀,估計2025年全港IPO的集資總額可達2200億元;根據他們的分析,香港銀行體系結餘高企,顯示市場資金相當充裕,為企業上市及集資提供有利條件。隨着資金持續流入,香港IPO市場展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成為中國企業拓展業務與籌集資金的重要平台。

要考慮IPO地點,金融穩定、銀行體系是關鍵因素,政治穩定以及安全亦不可或缺,筆者相信,在全球局勢不穩的情況下,有企業在其他國家例如美國上市,面臨着不穩定因素,要尋找西方市場以外的IPO地點,香港絕對可以成為亞洲最佳地點;再看近期招股的一些企業,不少都錄得巨額的超額認購,這亦證明不但香港市場有活力,更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不同企業的集資需要。

如果要為香港IPO火熱找個根本原因,筆者認為,這關乎香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發揮了「內外聯通」的角色,一方面背靠祖國,一方面聯通世界,內地企業要上市集資可到香港,外國企業想在亞洲、中國「落腳」,香港特區亦是好地方;遇上環球局勢不穩的情況,香港特區有中國作為依靠,更是底氣足、實力強。

過去大半年,香港股市一直向好,已經由幾個月前較低位的18000多點,到現在穩定的徘徊在24000點以上,難怪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明明去年還高調地宣揚其「香港玩完論」,近期亦作出修正,表示香港與中國內地更緊密的聯繫,使得這座擁有750萬人口、維持獨立法律體系和貨幣制度的城市,得以在中美主導權競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就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指,「一國兩制」令香港享有國家優勢和世界優勢,IPO市場火爆是最佳例證。過去幾年,外國政客、機構以至媒體等,總是有意無意抹黑香港包括經濟及金融狀況,但無論是IPO集資情況、香港股市表現以至銀行體系的穩定,可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但穩固,在未來日子,肯定繼續發展,大有可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IPO或重登世一 香港金融大有可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