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競爭是進步的不二法門》——黃皓嘉

《競爭是進步的不二法門》

黃皓嘉 中四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有競爭才有危機感」這句話我絕對認可,只有透過與人不斷較量,才會知自己潛力無窮,才會明白自己極限何在,才會不斷提供動力。競爭才是進步的不二法門。

有競爭才能向高處衝刺,良性競爭能帶來適當的壓力。「歲不寒,無以知松柏。」松柏要與嚴寒的氣候作比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多年間,松柏不斷戰勝嚴寒,而松柏之質,經霜猶茂,松柏也成了為人津津樂道的「樹中君子」,松柏在競爭下不斷改善自己,而人也一樣,學會與自己不斷較量開始,便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標準,更不斷發憤圖強,向高處衝刺。當學習時抱着「上次可以完成基礎題,這次也能嘗試挑戰進階題」的心態時,自己就會往高處衝刺。「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有競爭帶來的壓力才能奮發前進。

競爭後的成功感可謂是進步的靈丹妙藥。對手就像山,當一座山被放置在你眼前,你的內心必定會有和愚公相似的聲音迴盪着,促使你趕快跨越這個橫放在面前的大障礙。而當你登上後便會發現——「一覽眾山小」的滋味有多麼的甜蜜,競爭後的成功感會洶湧澎湃地湧入你的靈魂。而獲得這種滋味的唯一方法便是——不斷競爭。

網球史上,費德勒與納達爾的競爭深刻詮釋了「競爭即成長」的滿足感。兩人20次大滿貫交鋒中,2008年溫網決賽最為經典:納達爾歷經五小時激戰奪冠,費德勒雖敗仍稱「納達爾逼我突破極限」。他們坦言,彼此的技術特長與意志力迫使自己不斷革新打法、強化心理韌性。在對抗中相互磨礪,成就彼此傳奇。這種超越勝負的尊重與成長,正是競爭帶來的深層滿足——不僅為勝利,更為見證人類潛能的邊界。

源自競爭的成功感適用於任何人。這會更令學生願意為守住榮光而焚膏繼晷,試問有誰能抗拒競爭後「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得意?

競爭後正視落敗,能令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之後便會改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無數次嘗試各種稻米的繁殖搭配,不斷從錯誤中覆盤,最後走出柏拉圖之穴,成為第一位研發出雜交水稻的科研人員。此後,雜交水稻大規模種植,更走向世界,幫助許多第三世界的百姓,拯救無數飢民。袁隆平不止與人競爭,而是與天比高。他此舉無疑是與天爭一線,透過不斷檢索自己實驗中的不足之處,實現了「人定勝天」走出造物主設下的藩籬。由此可見,從競爭中正視自己的弊端,便總有一日能進步。

競爭讓人能向高處展望,繼而突破極限,探索潛力,競爭後的滿足感也讓人渴求,為保持勝利。只能不斷求進步,落敗後也能奮發前進。因此,我認同競爭才能帶來進步。

相關閱讀:

學生園地|《談信義》——梁芷晴

學生園地|《自此之後,我終於不再懷疑自己》——陳致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學生園地|《競爭是進步的不二法門》——黃皓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