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任我行|青海:熱貢六月會(上)

文/俞雅凡

當我抵達同仁市的時候,夜色已近九點,連日的奔波加上前夜睡眠不足,疲憊如潮水般湧來,此刻只想盡快安頓下來,洗去一身風塵。我提前在網上預訂了當地一家連鎖酒店,原以為這是最穩妥的選擇,不料,當我拿出回鄉證在前台辦理登記時,經理卻面帶歉意地對我說:「非常抱歉,我們無法接待港澳台客人。房費會自動退回,但確實無法安排您入住。」這句話如一盤冷水兜頭潑下,我這才想起,在各大訂房平台上,有一個經常被我忽略的選項 —— 「港澳台客人適用」。

此前我在內地旅行數月,從未遇到過這樣的難題。眼看深夜將至,睏倦交加之下,我忍不住詢問:「我之前在其他城市也住過你們的酒店,為什麼這裏不行呢?」前台姑娘解釋說,雖然掛着同一連鎖品牌,但各地分店的經營許可不同,他們這家店確實沒有接待港澳台同胞的權限。因為香港客人入住的時候,酒店都需要跟公安局報備,把我的證件複印後送到派出所,所以他們不能接待我。

明白多說無益,我當即掏出手機,在訂房應用程式中篩選「港澳台適用」的選項。搜索結果令我心頭一沉——整個同仁市,當晚僅剩一家小賓館具有涉外資格。我吸取了教訓,臨行前撥通了那家賓館的電話確認。電話那頭傳來一把慵懶的女聲,似乎剛被吵醒,只含糊應了句「香港人可以」。雖然心存疑慮,但這已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甭管她是否真的理解我的問題,先過去看看再說。

循着導航,我很快找到了這座外牆斑駁的賓館。走廊燈光昏暗,房間雖然陳舊,倒也收拾得乾淨。薄紗窗簾透進月光,這一夜,我感謝還有屋簷能遮風。

長長的轉經廊道,數十個紅色木質的轉經筒排列成排,筒身飾有金色藏文和圖騰。(作者供圖)
隆務大寺前一對彩繪石獅,門兩旁牆面繪有佛教護法神像。(作者供圖)
藍天白雲下四位身穿酒紅色僧袍的僧侶朝向寺院方向走去。(作者供圖)

次日清晨,我滿懷期待地驅車前往隆務大寺和四合吉村。說來慚愧,此行之前我竟沒能找到任何關於六月會的可靠資料。這裏地處偏遠,鮮有遊客問津,我根本查不到有關六月會的具體資訊:儀式的地點、舉辦時間、參與方式等皆如霧裏看花,我甚至一度懷疑它是否真實存在。

無計可施之下,我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決定隨緣而行,先去實地碰碰運氣。

我將車停在隆務大寺外,開始邊走邊問,逢人便打聽六月會在哪裏可以觀看。就這般順藤摸瓜,我竟真的來到了四合吉村一座廟宇。

跟隨着人流前往四合吉村,兩位穿着藏族服飾的大人和小孩從小巷中走來。(作者供圖)

原來,四合吉村正是拉開整個六月會序幕的藏族村莊,隨後連續九日,隆務河流域數十個藏族、土族村落將會相繼在各自的神廟裏舉行祭祀活動,供奉當地的山神和守護神,場面極為壯觀。「六月會」顧名思義,便是在每年農曆六月十五至二十五日之間舉行的祭典。這是青海同仁地區藏族和土族共同的古老傳統,相傳已有千餘年歷史。

四合吉村一座廟宇,六月會正式從這裏拉開序幕。寺門裝飾精美,石獅子脖子上披着黃色和藍色的哈達,充滿藏族色彩。(作者供圖)

關於六月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與唐朝和吐蕃締結和平盟約有關,也有人認為是祭祀古代大鵬鳥神而起。無論是哪種說法,整個活動都浸透着濃厚的神靈信仰色彩。在這九天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背景的人齊聚一堂,以虔誠的心祈福納祥,把民族交融與對自然的崇拜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當地村民亦不會對遠道而來的遊客設限,觀光客可以自由出入各村寺廟。這裏沒有門票,也無人來向你徵收停車費,沒有區別對待,一切依然保留着原始風貌。

回想起前夜住宿的波折,那場意外的不便反倒成為旅途中珍貴的回憶。旅行的真正價值,不在於一路順風順水,而是在那些始料未及的挑戰下如何磨礪我們的心性。那夜同仁的不確定,讓我更加珍惜每一處安身之所,也讓我懷着更加謙卑的心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六月會。

一場莊重的儀式即將進行,我懷着謙卑的心情迎接這處處透着神秘的六月會。(作者供圖)

(《神州任我行》是一個以「香港女生獨自遊歷中國」為主題的旅遊專欄,內容包括她在神州各地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文化體驗與生活感悟)

相關閱讀:

神州任我行|青海:從首爾到西寧的朝聖路

神州任我行|青海:藍色的不僅是多瑙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神州任我行|青海:熱貢六月會(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