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日前恢弘的閱兵儀式,是否也讓你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儀式之外,那段深刻入骨的民族苦難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更需被永遠銘記與傳承。為此,點新聞「學生園地」早前開啟「抗戰精神之光」主題徵稿,今日刊發的是來自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中四乙李雅雯的佳作《長夜終有破曉時》,讓我們一同重溫崢嶸歲月,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這十四年長夜的深邃之所以能被我們坦然丈量,正因為有一道道微光照出黑暗的輪廓,在其間倔強地閃爍。

《長夜終有破曉時》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中四乙 李雅雯
這故事或許始於一片無星之夜,正因為黑暗足夠沉重,才令人性微光得以突顯,讓戰爭的殘酷無所遁形,如此耀眼珍貴。
真正的黑暗,不是從來都沒有的虛無,而是光芒被吞噬,它淹沒笑聲,抹殺顏色,十四年黏稠漫長,一步步摧毀期盼。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父親,知道可能等不到女兒叫第一聲「爸爸」,等不到她長大成人,於是親手將全家福裝進餅乾鐵盒,埋在老槐樹下。上面的他與妻子笑得緊張鄭重,女兒睡得香甜,泥土覆上,封存一段對勝利團聚的念想,卻也是一段存在的證明,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奢侈的笑容;一位躲進防空洞中的母親,懷抱着孩兒哼唱搖籃曲,壓下心中顫抖,強裝堅強。老槐樹下的鐵盒、孩兒有力的哭聲成了支持她的力量。黑暗往往太絕對,這一刻的喘息停頓間,瞬間牽掛的微光才成了活下去的理由。
因此每一個嘗試點燃生命的人,都是劃破這天幕的流星,短暫,卻能成為人心的座標。面對強敵,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士兵以血肉之軀抵禦侵略,知識分子投筆從戎,工人農民全力支援,海外僑胞慷慨解囊,為同一個黎明而奮鬥。這一刻微光有了銳度,聚成利刃。
最後,天亮了。消息傳來,舉國沸騰,萬人空巷,素不相識的人們相擁而泣,鞭炮聲不絕於耳,那道晨光,洗去了硝煙,那勝利的光芒,穿透了漫長黑夜,照亮了破碎的山河。
當年襁褓之中,連走路也不懂的孩子出落成少女,外面千千萬萬人在狂歡,而在這一家的院子裏,母女沉默着一鍬一鍬翻開泥土,鏽跡斑斑的鐵盒重見天日,穿越了戰火,跨越了時光,全家福早已泛黃,女兒撫摸着父親模糊的模樣,心中他的輪廓越發清晰,笑着說:「天亮了!我們勝利了!」此後這無數的犧牲成了腳下最堅實的土地,最遼闊的天空,天地間奔跑嬉笑的少年是生命堅韌最有力的證明。
作為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中的香港學生,我們不曾經歷戰火,未曾忍受飢寒,也因此更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我們能夠做的是回望那段崢嶸歲月,心懷對先烈的感恩,銘記光的背後,每一刻平凡的日常,這片土地的安寧,都是多少人未曾等到的黎明,是多少人血與淚。
八十年彈指而過,勝利之光,仍然交織延續,變成神州大地的火炬,照耀着中華民族的前行道路。唯有銘記歷史,才能珍惜和平,實現復興;唯有自強不息,才能掌握命途,不負長夜中閃爍的光芒。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