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精神之光|《國魂賦》——林毓溥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日前恢弘的閱兵儀式,是否也讓你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儀式之外,那段深刻入骨的民族苦難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更需被永遠銘記與傳承。為此,點新聞「學生園地」即日起至9月12日特別開啟「抗戰精神之光」主題徵稿,今日刊發的是來自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中五林毓溥同學的佳作《國魂賦》,讓我們一同重溫崢嶸歲月,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

《國魂賦》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中五林毓溥

中華大國,萬民之邦。獨駐東日,先守星辰。銜遼洋而接西荒,凌珠峰而駕北翠。十餘先朝,興衰之成而民不退。千里江山,勝失之情而人不封。長城藤密,宮闕月明。穩而非驕,急而無躁。

堯舜舊時,大禹治水。姜公長候魚上鈎,孔聖集禮人知性。七國一,匈奴定。秦皇頓亂世,漢武壯肝膽。三國起勢,醒了幾多豪傑?八王墜亂,醉過三千苦民。立科舉,創盛世。寒門入世多一路,外邦來朝共一觴。後主詞龍,奠文詩以自身。汴京風華,提筆墨以鎮魂。此去如是,惟留傳神。

水去冰,冰融雪。夕陽紅,牡丹紫。

萬里長征心不怕,雙足河雪印應存。戰火燒七魂,熱血沸三魄。山河漏風處,秋風吹草枯。盧溝月冷彈痕深,太行雲腥戰車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少十萬兵。婦孺持布心作盾,書生亦提筆為槍。倭寇雖惡終是客,華夏再危禮為根。

長江水濁血波湧,黃河聲咽滿江紅。台兒莊前壁立刃,平型關外屍成山。飢腸仍守關前土,寒骨猶朝故里鄉。提起半點書生氣,敢逼日月換新天。焦土未降忠義種,春風又發自由英。

以古來之歷史,取今後之利矛。

今看崑崙巍巍,盡存英魂層層。舊時血沃中華土,今朝花開太平樺。抗戰精神星星火,喚回紅光代代傳。常思危難礪筋骨,永銘先烈鑄國魂。四海清平須珍惜,星河滾燙再長征!

相關閱讀:

點新聞「抗戰精神之光」主題徵稿!即日起至9·12等你參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抗戰精神之光|《國魂賦》——林毓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