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市場今年迎來「結業潮」,上半年就有近300間店舖相繼結業,本地經營成本高、原材料價格上漲、港人北上消費等或成為原因。然而,在倒閉結業的同時,又有許多食肆及零售店「逆勢而上」,在香港市場中嶄露頭角。點新聞就此訪問多間在港營業的海內外食肆及零售品牌,聚焦它們的生存故事。
香港投資推廣署方面表示,在過去的半年內,其團隊協助了超過50家旅遊和款待行業的公司來港拓展業務,為香港帶來了超過15億港元的資本,及超過2000個本地就業職位,涉及內地、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行業包括餐飲、食品科技、親子樂園等。
主打專業鰻魚飯 差異化經營
うなぎ四代目菊川是一間來自日本的老字號鰻魚批發公司,在香港投資推廣署的協助下於去年11月在銅鑼灣開設首間鰻魚飯專門店,未來計劃繼續拓展,第二間店將於明年1月在尖沙咀K11開業。

うなぎ四代目菊川中華區總經理張梟珩介紹其在香港的經營狀況時表示,店舖深受香港人喜愛,每日的補貨都相當忙碌。他提到,因為品牌來自日本,而香港人對日料認知度和認可度較高,所以這也降低了宣傳的難度。他透露,銅鑼灣首店投資超2億日圓,計劃5年內達到收支平衡,而他們選擇來港拓展,正是看重香港的國際化、多元化,及嚴格的食品安全政策。

而面對香港市場日料競爭激烈的情況,張梟珩表示うなぎ四代目菊川主打專業鰻魚飯的賽道,令客人體驗到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因此並不會和其他日料店形成直接的競爭關係。在食材方面,張梟珩強調,香港的客人能在店內吃到與日本店舖一樣的食材,食材從養殖場到香港僅需5個小時,為保證這一點,品牌也會不計成本地付出。

看重本港浙江菜市場空白 打造限定菜品
綠茶餐廳主打新派浙江菜,於去年8月底在香港銅鑼灣開設首店,目前已有7間門市在港運營。綠茶餐廳還於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並計劃以香港為跳板,未來進一步向新加坡、泰國等海外市場拓展。

綠茶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及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陶冶對香港門店的運營情況表示滿意,讚稱超過預期,且翻台率高於內地,他分析認為香港的外賣市場較內地偏小,所以線下人流反而相當旺盛。他介紹,為適應香港本地市場,爭做性價比較高的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其菜品與米芝蓮大師合作,打造香港限定菜品,深受本地食客喜愛。

陶冶直言看中香港浙江菜市場較為空白,正可藉此機會將浙江菜文化帶來香港;並且,公司在香港上市,亦可令投資人親自體驗、了解,再做投資決策;另外,他認為香港市場疫情後復甦態勢較好,其營商環境及法律政策都有很大優勢。

聚焦小確幸市場「與日同價」 發揮線上無限上貨優勢
3Coins是來自日本的生活雜貨品牌,在日本有300多間分店,它於今年7月在銅鑼灣開設海外第一間分店,該店舖開業當天反應熱烈,高峰時排隊人數達四五百人,還打破了品牌30年單日營業額紀錄。

3Coins負責人、YAICHI集團創始人及主席羅昌盛(Elmas Lou)表示,3Coins有自己獨特的市場定位,聚焦300日圓「小確幸」市場,彌補大眾與高價品牌之間的空白,並且他強調3Coins堅持推行「與日同價」。他還提到香港無關稅,離日本近,物流成本可控,且消費者對日本品牌好感度高,都或成為其成功的原因。

羅昌盛亦提到在香港經營面臨的挑戰,即本地租金、人工成本高,對此,他表示品牌的策略是發展線上平台,因為線下門店空間有限,以推廣為主,而線上則可無限上貨,維護成本較低,且香港人已逐漸習慣線上支付,則盈利重心也會多放於線上。
籲本地餐飲品牌推陳出新 善用數字化降本
香港本地餐飲品牌Pickabowl主打可自由搭配的碗裝餐,提供高蛋白肉類、新鮮蔬果及自製低卡醬料,滿足健身族群、上班族及健康飲食愛好者的需求。Pickabowl品牌創辦人譚諾文(Kurt)表示,品牌主打美味、健康與價格的平衡,針對年輕及中產客群,注重質素與創新而非低價競爭;品牌還結合外賣平台提升盈利效率,他指其外賣佔整體營收的4成。

對於Pickabowl啟德分店的選址考量,譚諾文表示,政府積極打造「盛事經濟」,演唱會、體育賽事的開辦為周邊帶來了大量客流,這對周邊的商戶大有幫助。她指出,現正經歷一個消費轉型的階段,商戶應想方設法做出自己的特色吸引客人,在社交媒體平台用心推廣,而不建議投入太多精力打「價格戰」。

面對租金、人工成本高,港人北上消費等困難,譚諾文表示,成本方面,相信市場會有自我調整功能,商戶其實也應善用數字化節省成本,免去傳統餐飲業中繁重的部分,且更重要的還是商戶要推陳出新,提高想像力,增強執行力。他還希望能講好香港故事,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消費。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視頻攝製:周楎、葉德榮)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