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讓商業模式吃到AI盛宴

文/王妮娜

在人人都可以將人工智能這個話題拿出來說三道四的年代,真正嘗到AI甜頭的創業家其實是少數。特別是那些在營銷中誇大AI成色,希望博得投資者回眸的產品,在市場上走着走着就消失了。AI賽道上真正能成為千里馬的是那些在商業模式中扎扎實實植入大數據分析、客戶服務、獨特競爭優勢的企業家們。筆者最近在廣西「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啟動儀式上,就遇到了這麽一個在東南亞市場挖到AI井水的創業者。

初初看來這位創業者Karl似乎從事的是電商平台。他創立的SourcyGlobal摸索到細分市場的有效商業模式,將人工智能運用於東南亞國家的市場開拓,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一位長期從事東南亞市場投資的私募基金負責人聽完Karl介紹自己的生意問:「電商平台競爭激烈,你有什麽獨特的優勢抵擋像拼多多這樣的電商低價競爭?」Karl分享了SourcyGlobal如何幫助東南亞一家化妝品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捕捉到客戶群體需求、開發產品、建立在中國產品供應鏈的過程,讓人見識到AI四兩撥千斤的魔幻功效。

魔幻並非靈光一現,而是創業者多年在東南亞和當地中小企業主打交道的心得,加上對中國內地製造業地圖了然於心。這些功夫被AI點燃後,讓商業模式爆發潛力。SourcyGlobal起初只是專注聯通東南亞品牌和中國內地產品供應的採購平台,AI技術興起讓他們發掘了另一個金礦——專注做B端品牌的「產品研發+供應鏈經理人」。Karl說:「現在B2C電商很卷,我們反而更看好B2B:市場需求大,但做的人少」。SourcyGlobal把AI用在品牌背後的「開發+採購」鏈條,這塊還是空白地帶,增長空間遠比紅海的前端賣貨更可觀。

在一些電商平台深陷C端價格戰泥沼時,SourcyGlobal選擇了一條更具技術含量的賽道——成為B端品牌的AI產品經理+供應鏈規劃師。大數據分析大大縮短了市場調研分析到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通過代理式AI即時抓取TikTok、Amazon等平台的消費趨勢資料,將傳統需要數月的市場調研周期壓縮至數日內完成。例如某寵物用品品牌通過該技術發現「可折疊貓砂盆」的搜索量月增300%,立即觸發產品開發流程。

AI全流程再造讓大數據快速實現趨勢呈現、產品開發、市場變現的連環穿透效應。其中如何翻譯大數據呈現的消費者需求至關重要。比如,將消費者喜歡露營時拍照的模糊需求,自動分解為材質(輕量化鋁合金)、工藝(陽極氧化着色)等23項技術參數。有戶外品牌藉此開發的折疊炊具套裝,上市首月即登頂Amazon細分品類。需求翻譯還不夠,還需要落地到產品,因為開發新產品沒有固定的供應商可用,這就得有專業供應鏈經理人穿針引綫做規劃。SourcyGlobal基於工廠即時產能資料,通過AI自動生成最優生產組合。如將2000件訂單拆分為東莞(主結構)+紹興(布料)+莆田(印花)三地協同生產,使交貨周期大大縮短。

SourcyGlobal驗證了快時尚模式在泛消費品領域的可複製性,更揭示了AI電商新路徑,即逆向產品開發。消費資料、生產標準、工廠匹配縮短新產品導入周期;通過深度學習預測原材料價格波動,節省採購成本;以及AI工廠調度員系統,可將複雜訂單自動分解給東南亞多國工廠協同生產,讓極速打樣配合快時尚商機。不同於傳統B2B平台傭金模式,SourcyGlobal採用供應鏈增值分成,將客戶毛利提升按比例收取技術服務費,實現利益深度綁定。

這種AI供應鏈經理人模式對全球貿易格局、以及關稅影響幾何?尚待觀察。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在AI領域創業的電商平台正在用AI重構從創意到貨架的全價值鏈。中國製造在過去這些年累積的成本、效率優勢,在包括SourcyGlobal等新型電商撮合下,被轉化為演算法可調用的參數。這種參數轉化能力正是當下能否讓AI帶飛商業模式的關節點,對於人工智能領域的風投資金來說,也是判斷潛在投資對象是否能夠成長為一匹千里馬的重要指標。至於正在謀劃出海去東南亞、中東做跨境生意的電商們,如何將人工智能植入商業模式,實現基礎設施的創新?值得過海的各路神仙深耕、顯神通。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帶回一個和出發前不一樣的中國

生活中的傳播學|十號風球你營業了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讓商業模式吃到AI盛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