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AI加劇香港傳媒分化

文/王妮娜

香港新聞傳媒在運用AI技術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且處於積極探索和實踐階段。主要體現為:效率提升與多樣化內容生產,流量與市場地位鞏固,香港傳媒注重提升Google搜尋流量、App活躍用戶、社交媒體影響力等關鍵指標為代表的傳媒影響力,積極應用AI和資料技術的應用以及內容優化策略。香港傳媒在運用AI提升新聞採編效率的同時,對內容品質和可信度有清醒的認識和嚴格的把控。

香港傳媒發展人工智能需要構建友好政策生態,加強對原創內容的保護。傳統媒體大量內容被互聯網內容平台抄襲,這直接導致傳統媒體用戶流失、盈利下降,甚至面臨生存危機。當前極需建立對傳媒內容產品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機制。完善的政策生態和法律法規有利於保障媒體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AI技術的發展將對香港傳媒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加劇分化和集中。積極擁抱AI和資料技術的媒體將進一步拉開與傳統媒體的差距。AI賦能的效率、流量和商業化能力將使其在市場中佔據絕對優勢。同時,香港傳媒將面對來自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AI將使得內容生產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無法有效利用AI的媒體將在產量、內容豐富度和更新頻率上落後,難以與AI賦能的競爭者抗衡。隨着AI能大量生產「量產型」內容,媒體的競爭將從單純的流量向「獨家、深度、有價值」的內容轉移。AI將輔助記者處理繁瑣資訊,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進行調查報道和專業分析,這將成為媒體差異化的關鍵。

對掌握AI工具、資料分析和工程能力的複合型新聞人才需求將大增,傳統新聞人的轉型與學習能力將決定其競爭力。總的來說,AI將推動香港新聞傳媒業進入一個效率更高、競爭更激烈、更注重資料驅動和個性化內容的新時代。

針對目前香港傳媒業應用人工智能的挑戰,筆者建議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着手,加強與技術公司的合作開發適用於新聞業的應用場景和工具;強化新聞同業合作、行業組織可發揮效能,建立適用於香港傳媒特點的人工智能倫理和規範;發揮香港國際教育樞紐優勢加強新聞業人工智能運用的教育培訓;深化香港聯通內地和國際的超級連絡人角色,促進兩地以及內地與國際新聞業人工智能運用學術和業界交流、應對新聞內容和傳媒經營領域的挑戰。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AI賦能新聞業需吸金搶人

生活中的傳播學|新聞的AI味 你聞到了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AI加劇香港傳媒分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