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環團指工作暑熱警告忽視熱壓力地域差異 倡用濕球黑球溫度測量

綠色和平的調查員,上月在7個工地測量「濕球黑球溫度」。(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上月在全港7個工地,測量暑熱數據,發現不同地方的數據差異大,指勞工處制訂的工作暑熱警告,只是參考京士柏氣象站的數據,未能反映熱壓力的地域差異;而機制亦較少考慮陽光照射的因素,未能反映戶外工作者的暑熱風險。

「綠色和平」的調查員上月在7個工地,測量「濕球黑球溫度」,測量分別於3個酷熱日子進行,每次在正午時分測量2.5小時,總結3日數據所得,發現所有監測點同一時段最大的指數差異是8,平均差異亦有4.57。

工人健康中心主席餘德新表示,「濕球黑球溫度」更能反映工人戶外工作時的受熱程度和散熱效應,而且是國際用的方法,應該考慮採用。他又指,雖然勞工處訂下三級的警告,但觸發門檻過高,難以保障工人安全。「綠色和平」建議勞工處在各工地,以「濕球黑球溫度」監測熱壓力,並將工作暑熱警告的分級與天文台的酷熱天氣警告或提示掛鈎。

相關報道:

調查:逾六成清潔工曾有中暑症狀 近半不知《中暑指引》存在

工聯會:半數受訪者所屬公司沒按暑熱指引安排休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環團指工作暑熱警告忽視熱壓力地域差異 倡用濕球黑球溫度測量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