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調查:逾六成清潔工曾有中暑症狀 近半不知《中暑指引》存在

團體進行有關清潔工對《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調查。(點新聞記者攝)

【點新聞報道】勞工處5月15日開始推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指引》)和工作暑熱警告,提醒僱主及僱員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在酷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而引致中暑。《指引》已推出逾兩個月,有團體今日(3日)進行「清潔工對《指引》的意見及現況調查報告」發布會,調查發現有逾六成受訪清潔工曾在工作期間出現多項中暑症狀,近一半受訪工友不知道《指引》的存在,部分工友更由於工作忙碌無法按《指引》休息,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在培訓工作時加入《指引》介紹。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成員鍾卓穎表示,今年7月14日至23日期間,聯盟進行有關《指引》是否適配清潔工現況問卷調查,成功訪問旺角區垃圾站104位清潔工,了解他們目前面對酷熱天氣的身體狀況及對暑熱指引的了解情況。調查發現《指引》宣傳力不足,近一半受訪工友不知道《指引》的存在,有七成知道《指引》的工友完全不了解指引中的工種等級及所屬級別。

鍾卓穎續指,目前指引中未能涵蓋所有清潔工的工種,當中只有滅鼠、清潔以及掃街,而清潔工實際上的分類眾多,例如商車、水車、清理垃圾桶等等,同時他們所處的工作環境亦不一樣,現時指引工種分類並不符合實際情況。《指引》執行有困難,工作量太大,以致無法休息調查發現,只有不足兩成受訪工友願意完全跟從暑熱指引休息,超過七成工友認為工作還沒有做完,休息過後還是要用相同的時間完成工作,甚至超時完成工作。

鍾卓穎又指,調查發現只有兩成半工友手機有渠道接收政府發放工作暑熱警告的消息,由於太忙,有超過六成在工作期間不會看手機,工友未有及時留意警告,無法按《指引》休息,令《指引》執行困難。此外,有八成以上受訪工友要在露天場所工作7小時或以上,八成受訪工友要長期在炎熱的露天環境下工作;亦有九成的工友長期在焗熱的環境中工作,工友普遍年紀大,代償系統隨年齡增長而衰退,使工友難以感受到天氣的轉變,無法感知自身脫水的情況,導致排汗困難引致中暑,甚至中風或心肌梗塞的併發症。

一名接受聯盟訪問的60歲男性清潔工分享自己的工作情況。他表示每天工作8小時,為了爭取時間休息,因此都會加快工作速度,平日工作的環境都在露天,有時感到不適,也不敢看醫生,只能買些成藥服用。近日天氣炎熱,受訪者嘆言雖然明白有中暑機會,可是仍得工作,因此只好戴帽及多飲水,然而有時情況卻沒有水提供,很多時需要自己買水,以防中暑。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組織幹事許垣桓分析指,政府推行《指引》,為炎熱天氣下長期面對熱壓力的工種帶來一定保障,可是數據反映《指引》執行安排無法配合工友實際情況,以至無法跟從《指引》休息,建議政府檢討《指引》宣傳效果,制定全面在職培訓現時雖然政府及外判公司有就暑熱指引作出宣傳,介紹《指引》內容及預防中暑的方法。

許垣桓認為,政府應直接接觸不同工種的清潔工,了解他們工作時的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工種的清潔工的實際勞動程度及工作情況評估工友的勞動量,以便僱主作出相應的休息安排。針對暑熱指引制訂不全面,政府應將工作環境、勞動程度、年齡及病史作考慮的《指引》之內,制訂更貼合清潔工對於休息的需要,同時檢視有關清潔工友工作量的情況,檢視清潔工目前人手比例,按情況調配清潔工的數量,解決清潔工友工作量龐大,讓他們派從《指引》休息。

今日(3日)進行「清潔工對《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意見及現況調查報告」發布會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調查:逾六成清潔工曾有中暑症狀 近半不知《中暑指引》存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