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著名藝術家、「一代鬼才」黃永玉13日於北京病逝,享年99歲。一生譽滿天下的黃永玉,被國畫家、油畫家、雕塑家、詩人、作家、藝術奇才等諸多光環所簇擁,但他對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大公報》任職美術編輯的那段經歷,始終津津樂道、銘刻在心。
1948年,參加左翼運動的黃永玉,為了逃避迫害而離開上海赴香港。後來經人介紹,到《大公報》任職美術編輯,主要為新聞報道做插畫,偶爾也救場式地寫些文章。黃永玉這樣描述當年的工作狀態:「有時周末編輯打電話,說你趕快來,一個字也沒有了。我就坐在咖啡屋裏開始寫罵國民黨的文章,整版4000多字,我這邊寫,排字房就在那等,寫一張排一張。」
記者翻查《大公報》資料庫,找到了幾張1948年在《大公報》刊發的、標明「永玉刻」的作品,供讀者欣賞黃老當年的藝術水平。
黃永玉創作的木刻插畫《捉龍的人》,發表於1948年3月15日的《大公報》↓↓

黃永玉創作的木刻插畫《午睡》,發表於1948年3月24日的《大公報》↓↓

當年,黃永玉租住在九龍荔枝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喬冠華、胡風、臧克家等人都是常客,黃永玉習慣將金庸稱為「小查」——半個多世紀前,他們曾在《大公報》同一間辦公室共事。兩個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就這樣走到了一起。日後黃永玉又與黃霑、蔡瀾成為忘年交。
黃霑與才女林燕妮有過一段情,失戀時黃永玉曾經安慰黃霑「你要懂得失戀後的詩意」;而作為同齡人的黃永玉和金庸的交往,更為文化圈中人所津津樂道,《大公報》的另一位同事梁羽生這樣評價他倆——「金庸是大俠,黃永玉是怪俠。」
金庸曾在《讀黃永玉的畫》一文中寫道:「黃永玉最愛畫的就是這些角色,就是平民老百姓,即使曾經英雄過,但現在倒霉落魄生活着的一些人。正因如此,黃永玉之畫的能量在香港是最接地氣的。」

2012年《大公報》110周年報慶,黃永玉提出贈畫《彩荷圖》道賀,並以「六十餘年前有幸工作於麾下十分得意」的落款,詮釋自己與有榮焉的自豪與思戀。有趣的老頭兒說:「《大公報》來頭大了。我就是你們的小兵丁,一聲號令我就去了」。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