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和青年聯會獲聘 支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參加者
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3月推出恒常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新畢業港青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及香港青年聯會早前獲勞工處委聘為該計劃提供支援服務,並於10日舉行服務啟動禮及就業主題講座。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為活動致辭時表示,支援服務將為參加者提供完整生活配套,協助港青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體驗生活,又透露勞工處正與廣東省人社廳溝通,希望盡快提供更多生活津貼給參加者。多位參加計劃的港青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期待支援服務能助他們融入內地生活,拓闊眼界。
特區政府於2021年試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後,今年3月將該計劃恒常化。參加企業須以不低於18,000港元月薪聘請2021年至2023年大學畢業的港青,然後可向勞工處申領每月1萬港元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獲政府委聘的工聯會灣區社及香港青年聯會將為參加者提供支援服務,包括資訊講座、認識國情、研學交流、定期聚會、企業參觀等活動,提供生活、緊急、情緒、法律等支援,並設有內地支援熱線。
提供資訊講座研學交流等
在服務的啟動禮上,參加今次計劃的27歲港青Fiona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己看中大灣區內地城市在持續發展下機遇不少,在看見特區政府推出有關計劃支持港青到內地就業,覺得十分吸引,於是報名參加,隨即收到多個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職位邀請。她相信在有關支援下,自己定能透過計劃累積工作經驗,拓闊眼界。
26歲港青豆豆表示,自己於2021年曾參加特區政府試行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到廣州工作半年,擔任媒介公關經理,負責策劃活動,獲益良多,但時間太短,自己感覺對內地的認識依然不足,故今年再次參加計劃,希望更深入熟悉內地的生活資訊、人文風情,嘗試在內地發展事業。
23歲港青Alan表示,自己於2021年在廣州暨南大學畢業,讀書時亦在當地的互聯網公司等實習,在當地有不少同學朋友,覺得在內地工作的環境很不錯。他希望計劃不僅能讓參加者得到一個到內地工作的機會,亦能透過舉辦不同活動、支援,助參加者融入內地不同城市的生活,得到歸屬感。
以廣東話製短視頻講解資訊
工聯會灣區社總幹事曾志文透露,灣區社未來會和廣東省人社廳合作提供不同支援,包括以廣東話製作更多短視頻,講解與僱員權益相關的內地法律等,方便港青理解。
香港青年聯會副秘書長王偉倫則表示,聯會亦會與內地各青年組織聯合舉辦文娛社交活動,助參加者認識內地朋友,更會組織舊生會,凝聚聯繫,分享經驗。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有志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港青可以透過計劃拓展事業,累積工作經驗,建立人脈網絡,而港青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必然要經歷適應期,所以支援服務會發揮同行者作用,為參加者提供全面支援,包括認識國情、法律權益、職業適應、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建議及協助,攜手同行,共同應對不同挑戰。
他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鼓勵港青把握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包括民青局會繼續擴展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等,讓港青親身體驗國家發展大勢。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隨着選擇到內地升學、就業的港青近年愈來愈多。工聯會灣區社與工聯會內地6個諮詢中心一直致力為內地港青提供全面有系統支援,對是次受委聘提供支援服務深受鼓舞,定會以經驗及熱誠,幫助港青把握機遇,貢獻國家。
香港青年聯會交流基金會主席梁毓偉表示,大家會為參加計劃的港青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既強化參加者的工作能力,亦有助港青適應內地生活環境,拓展人脈,認清未來發展方向,做好職涯規劃。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黃書蘭報道)


